許冬日
摘要:我國當前很多國家級的森林公園以及森林生態景區都成為了人們旅游出行的熱門目的地,比如著名的三山五岳、神農架、長白山等等,本文首先分析了林業經濟以及林業旅游資源的內涵,其次指出開發林業旅游資源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及面臨的挑戰,最后提出科學合理開發林業旅游資源的有效策略,以期利用旅游業的積極帶動,實現我國林業產業經濟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林業;旅游資源;經濟發展
林業作為第二產業,其在發展過程中既擔負著生態環保任務,又同時要發揮出林業的經濟效益,實際上擔負著國民經濟的一、二、三產業的發展責任。從林業經濟開發方面來看,需要更為多元化的思路,除了單一的林業生產制造類產業之外,還可以落實開發第三產業——旅游服務業。綜合我國當前林業旅游資源的開發數據來看,全國各地都有森林景觀資源的建設項目,而且在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下,基于林業開發的旅游項目也廣受歡迎。
1 林業經濟及林業旅游資源概述
1.1 林業經濟
林業經濟是指依托于林業產業所形成的經濟形式,我國各地的森林資源為林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保障,但是現階段林業經濟的發展必須擺脫粗獷式的發展模式,形成林業管理體系的全面改革,從而創新林業經濟發展形式。
1.2 林業旅游資源
林業旅游資源是基于林業而開發的旅游業資源,林業本身蘊含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些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十分關鍵,林業旅游資源的開發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但是在開發林業旅游資源之前,我國的名山大川等就吸引著諸多游客前往,只是在林業旅游資源開發之前,這種旅游項目并不需要支付門票,但是同時也無法享受到良好的服務,林區環境也因為管理上的松懈受到不良影響。當逐漸完善林業旅游資源開發模式之后,林業旅游項目展現出了自然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相結合的優勢。
2 開發林業旅游資源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及挑戰
2.1 開發林業旅游資源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
2.1.1 國家政策的支持。我國在林業開發及保護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視,為了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給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為林業發展提供宏觀上的產業指導,同時鼓勵各地林業局為當地林業發展給出合理的規劃,從而能夠吸引投資者加入到林業產業的開發項目中。林業旅游資源十分豐富,但是林業旅游資源的開發需要大量的投資,整個林區可能需要進行重新規劃才可以建設成旅游景區。所以國家所給予的一些優惠政策讓林業管理部門以及林場企業都躍躍欲試,尤其是國有林場在經營模式上的轉型是走出林業旅游資源開發的第一步。
2.1.2 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就當前來看,我國第三產業在經濟發展方面的空間相對來說還比較大,林業在傳統產業模式方面的發展進入到瓶頸期,單純開發經濟林、林木種苗、景觀植物栽培、木材紙漿生產等產業形式存在進一步發展的難度,但是開發林業旅游資源可以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雖然林業旅游開發是耗時耗資較大的項目,但是相比傳統林業經濟模式來看,林業旅游資源的開發更能適應未來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
2.1.3 社會大眾對生態旅游的青睞。現如今,社會大眾將旅游出行作為一種必要的生活消費行為,通過旅游可以放松心情、緩解壓力,而以山水資源而主要風景的旅游地越來越受大眾的歡迎,尤其是爬山這種生態休閑旅游項目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享受到原生態的負氧離子環境,體現出了當代人的養生旅游、生態旅游的需求。
2.2 開發林業旅游資源促進林業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
2.2.1 資源開發和自然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挑戰。就當前來看,我國林業資源開發仍然需要遵循國家在林業經濟發展方面提出的宏觀指導、生態優先、因地制宜的原則,所以在開展林業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要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形成協調,但是一些地區在開發林業旅游資源時過度占用林地、過度開發,不僅使得林業旅游項目內容“不自然”,還破壞了原有的生態體系,所以會出現二者不協調的問題,最終林業旅游項目不具備大眾期待的生態環境,也會影響其經濟效益的獲得。
2.2.2 林業旅游資源開發及旅游項目長期規劃挑戰。我國擁有林業資源的地域很多,但是并不是說所有的林地都應開發旅游資源,因為有的林業產業有自己的發展模式,能夠獲取穩定的經濟效益,不需要借助旅游產業來進行發展,但是如果一旦確定要開發林業旅游資源,其就面對著旅游項目長期規劃及發展方面的挑戰,就當前來看,也有部分林業旅游項目存在經濟效益轉化不佳的情況,所以必須提前做好科學規劃。
2.2.3 林業旅游資源開發及形成經濟效益的挑戰。林業旅游資源開發的目的主要是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林業經濟項目,但是林業旅游資源的開發比單純進行林業資源的保護要投入更多的資金,所以開發之后對于經濟效益方面的期望值也會更大一些,所以林業旅游資源開發還面對著經濟效益方面的壓力和挑戰,所以林業旅游項目必須能夠吸引游客的喜愛、滿足游客的需求。
3 開發林業旅游資源促進林業經濟發展的策略
3.1 加強林業資源監管,達成生態保護的要求
林業旅游資源的開發必須提前做好方案并得到上級管理部門的批準之后才能進行,禁止對林業資源進行隨意開發,而且在允許林業旅游資源開發之后,相關部門需要定期對林業資源的開發進行監管,不允許開發單位私自拓展開發面積或者是增設旅游項目,對于任何可能破壞當地生態環境的行為予以制止,確保林業旅游項目的建設對于當地生態環境保護來說是“錦上添花”,而非“肆意破壞”,從而推進林業旅游項目可持續發展。
3.2 科學合理規劃資源,發展非公有制林業
在開展林業旅游資源的開發時,要科學合理地規劃資源,可以多參考國內外成功的林業旅游景區項目,然后結合本地的情況來進行方案的設計,落實好一期、二期開發的不同階段方案及相應的資金投入,爭取在完成一期項目建設后就能夠投入運營。同時堅持多元化投入的方針,減輕政府部門的投資負擔,另外,開放發展非公有制林業,鼓勵民間資本的融入,讓更多的林業旅游資源發揮出相應的經濟效益,也可以讓更多的林業資源得到保護。
3.3 設計林業旅游項目,提高林業經濟價值
開發林業旅游資源要設計相應的林業旅游項目,比如索道纜車、旅游大巴等都是配套必須的交通設施,而游客在游玩的過程中要有一些可以參與其中的項目,所以在修建旅游景區時,對當地風景的設計十分關鍵,可以將山、林、溪、湖等風景做出劃分,同時設計自然風景、人文風景的不同區域,在開發人文風景時,要與當地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還應堅持因地制宜的理念,根據當地地貌、氣候環境來合理設計旅游項目,比如多雨地區在開發旅游景區時,要多為游客提供避雨區域以及開發一些室內活動項目,通過對林業旅游項目的科學設計和開發,提高林業的經濟價值,推進林業的多元化、可持續發展。
4 總結
綜上所述,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相應的生態自然系統的保護應是同步實現的,即便是林業資源的開發,也不能忽視這一點。從林業旅游資源的開發來看,這是最為有效的一種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可以相互促進的林業發展模式,在利用林業資源向第三產業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要采取有力措施規避林業生態平衡被破壞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郝瑋良,李宏,王恒,龍鍵泓,王雪琪.論開展河流濕地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的意義——以鶴壁市淇河為例[J].綠色環保建材,2019(07).
[2] 趙紅花.林業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的平衡探討[J].綠色科技,2018(21).
[3] 李紅玉,徐艷,周彩虹.林業經濟效益與生態保護的平衡探討[J].綠色科技,2018(21).
[4] 孫林厚.林地生態保護的作用及途徑[J].吉林農業,2019(19).
[5] 田曉紅.林業生態保護長效機制建設的路徑——以山西省為例[J].中國林業經濟,2019(05).
[6] 徐慶福,李永喜,劉世超.論林業分類經營與森林生態保護[J].森林工程,2018(01).
[7] 謝海燕.探討林地生態保護的作用及途徑[J].現代農業研究,2019(05).
[8] 包戰雄,袁書琪.旅游發展、生態保護與社區生計關系研究進展[J].亞熱帶資源與環境學報,2017(04).
(作者單位:衡南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