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怡婷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的教育質量。要辦好讓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就要提升學前教育師資力量,就要提高幼兒園教師的核心素養。本文主要分析了提高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缺失的重要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有效途徑
近年來,“核心素養”這一詞匯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重視,各行各業的人們都需要培養核心素養來提升自己存在與發展的價值。在教育界,關于教師和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問題也備受關注。幼兒園教師應秉持的基本理念是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幼兒園教師的核心素養是其知識、能力、情感態度的綜合表現。因此,提高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對于促進幼兒園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提高學前教育的教育質量等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1 提高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把握教育教學規律,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幼兒一生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的重要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的特殊性決定了幼兒在園的多數乃至全部時間都需要教師的陪同與看護。提高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有利于教師把書本中心理學、教育學規律應用到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把學前教育理論運用到保教實踐中,有效促進幼兒園辦學質量。
1.2 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
提高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是教師專業知識技能提升的必然要求。幼兒園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教學內容較為繁雜,這就對教師的知識能力素養的要求很高。教師自身必須擁有廣博的學識,有將復雜的學科內容簡單化、游戲化成為易于幼兒接受的知識的能力,將五大領域的教育內容綜合組織起來,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
1.3 形成良好的師幼關系,增強幼兒園教師的榜樣作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于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幼兒園的品德教育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重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重在教師的言行舉止。提高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對于幼兒園教師外顯的一言一行起到了無形的約束作用,并且這種約束不會是師幼關系間的絆腳石,反而會拉近師幼距離,形成平等、合作、互助、友好的良好師幼關系。
2 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缺失的重要原因
2.1 信息技術素養不高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大多數幼兒園都具備了進行信息化教學的良好條件。信息化教學集圖片、文字、聲音于一體,直觀形象,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與認知發展的特點。但是,筆者多次見習發現,許多幼兒園教師的PPT課件制作簡單,不能夠很好地運用音視頻媒介,先進的技術設備通常只用于播放動畫片。追根溯源,可以發現其原因:第一,幼兒園教師學歷參差不一,教育技術發展迅猛,如不及時進行培訓學習,很快就會落伍;第二,幼兒園教師由于職業定位不準確、社會地位不高、家長配合度不夠等產生職業倦怠,喪失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在進行教學設計、制作課件時不盡心盡力。
2.2 專業知識與技能不扎實
高校培養過程中,出現如下傾向:本科院校較注重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輸入,專業技能較匱乏,導致專業技能無法與實踐結合;而專科院校較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方面的培養,但輕理論的教育導致學生在教學設計上缺乏知識基礎。以上這兩種傾向都是不可取的,在培養幼兒園教育人才的過程中應將文化素養和技能素養結合起來,穩扎穩打地提高幼兒園教師的知識技能素養。
2.3 創新意識薄弱
幼兒園教師的創新意識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不能將先進的教育理念融入進教學實踐活動中,設計的教學活動非常傳統,無法吸引幼兒積極參與。另一方面,實踐創新能力不夠,在教學方案設計方面,預設性過強,缺乏一定的生成性。教師不去主動了解幼兒真正感興趣的事物,選擇的教學內容不貼近幼兒生活。只要教師愿意不斷地更新教育模式,進行創新化的教育實踐,隨時隨地都可以是課堂。
3 提高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
針對上述導致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缺失的原因,筆者提出了以下幾條改進措施:
(1)深入研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等學前教育領域相關的指導性文件。深入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及年齡特點的認識與理解,知道幼兒在什么年齡段該做什么樣的事,對教學目標、內容有著清晰、科學的認識;另外,結合教育教學實踐,加深對幼兒個體的理解,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2)做出詳細的職業發展規劃。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可以有效地引導教師針對個人的專業學習情況對自身的就業和發展目標進行主動的修正,發揮自身的最大優勢,緩解職業倦怠。筆者認為,幼兒園教師在進入崗位前的學習、培訓及實踐中就應當對職業生涯發展做出合理規劃。做詳細的職業發展規劃,不僅能夠加深幼兒園教師對于學前教育專業的認識,而且有益于提高幼兒園教師對從事學前教育事業的熱情和積極性,有利于其未來在這一領域的可持續性發展。
(3)結合教學實踐,反思自身。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工作中的反思。幼兒園教師在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要注意提高發現意識和主體意識。發現意識,就是指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的活動,發現幼兒感興趣的點;發現自己在教學設計、教學手段應用等方面不合理的地方,不斷地打磨自己的教案。主體意識,是指教師要尊重幼兒的權益,以幼兒為主體。教育是主體間指導學習,師生關系不是主客體、雙主體關系,而是主體間關系。現代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幼兒的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知識建構過程。所以,幼兒園教師的教育實踐必須以幼兒為主體,充分調動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4)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發揮現代化教學媒體的作用。社會瞬息萬變,互聯網快速發展,幼兒園教師如果不能夠及時順應時代發展,必然會被社會淘汰。每一位幼兒園教師都應該具備終身學習的理念,比如參加進修、培訓學習相關教學媒體的使用及強化訓練。同時必須與時俱進,結合教學特色,做好教學設計、課件制作,如利用白板的繪畫功能增強藝術領域教育活動時與幼兒的互動等。
幼兒園教師核心素養是幼兒園教師基于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能力、在實踐中形成的、能夠在幼兒園教育實踐過程中促進幼兒核心素養發展的必備素養,包含知識、能力、情感等多個方面。古往今來,教師這個行業都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與使命。幼兒園教師唯有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才會引領一代代幼兒發展成未來社會需要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 呂詩雅.幼兒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及策略[J].農家參謀,2019(23).
[2] 王瀟晨,張善超.教師核心素養的框架、內涵與特征[J].教學與管理,2020(03).
(作者單位:徐州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