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瑩 劉匯慧
摘 ? 要: 中等職業教育是為我國培養優秀職業技能人才的重要場所,隨著職業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推進,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教學方式發生了諸多變化,校企合作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和方式不再是新鮮事。高質量的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質量,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由于學校、企業認識及觀念上存在差異,因此中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嘗試分析和論述相關問題,更好地提高中等職業教育質量,發揮校企合作優勢。
關鍵詞: 中等職業教育 ? 校企合作 ? 問題 ? 促進政策
校企合作是助力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推手,做好合作工作能夠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雙贏,更好地提高職業人才的綜合素質,為優秀畢業生提供更多就業發展的機會。要想做好中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學校和企業彼此配合,還需要政府積極給予政策支持。下面,筆者將結合自身理解認識,詳細分析。
一、校企合作在職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1.政府層面存在的不足
當前,我國政府及教育部門高度關注中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工作的實施,尤其是地方政府部門,在當地中等職業學校和企業嘗試合作時,給予了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支持,相關部門認識到了只有做好相關工作,才能更好地促進中等職業教育辦學質量提高,解決企業優質一線職工缺乏的問題,將更多人才留在當地發展。不可否認,政府層面存在一些缺點和問題,如國家對于校企合作的行為沒有做出明確的規范和約束,校企合作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沒有被更廣泛地重視與關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政府部門在校企合作方面發揮的作用沒有充分明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環境下,我國政府在社會資源調配中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要想增強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政府必須參與到相關工作中,在校企工作資源運用或其他領域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政府可以出臺更有利于職業教育開展校企合作的措施和政策,幫助校企合作順利落實,營造更加理想的環境。實際上我國多個地區中等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只是簡單掛了個牌子,地方政府沒有結合相關工作實際推行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與制度,職業學校在開展校企合作時難以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
在具體工作中,部分政府重視度不足,沒有將職業教育的問題納入政府工作的主要范疇,對校企合作的理解認識不夠全面。如政府部門認為校企合作有助于職業教育發展,可以提倡,但是相關工作是學校與企業的事情,政府在其中不占據主導地位,許多問題無從解決和管理。政府在校企合作領域制定的管理體制并不順暢。針對中等職業校企合作工作,政府及教育部門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各項工作進行指導和管理,導致校企合作工作遇到問題后,學校與企業不知道該尋求政府哪個部門的幫助,某些情況下,即便學校和企業尋求政府幫助,各部門也會彼此推諉、互相搪塞,問題解決速度慢,影響校企合作質量。政府沒有有效執行職業準入制度。國家已經出臺了多個行業的職業準入制度,要想進入相關行業工作必須獲取相應證書,實際上各級政府對準入制度的執行力度不夠強硬,部分擁有工作經驗但是沒有證書的人可以取代擁有證書的人的工作,這種趨勢下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難以有效體現。
2.企業層面存在的不足
企業是職業教育校企工作的參與者之一,在合作過程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不可否認的是由于摸著石頭過河缺乏經驗,因此缺陷和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多。首先,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主動性不足,對企業來說在經營發展中追求的是更高的經濟利潤,產品和技術是發展的核心,雖然希望在發展建設中招聘到優質人才,但是與學校構建合作關系并非唯一選擇,企業只要適度提高薪資福利待遇就能獲取大批優秀人才。校企合作雖然能夠培育優質人才,但是優質人才短期內還是畫在紙上的大餅,無法為企業帶來實質性的利潤,在前期合作中,企業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部分不具有前瞻性意識的企業,面對這種無法獲得直接利益的合作積極性自然不是很高。其次,部分企業對校企合作的認識比較片面,如企業認為中等職業教育無法真正培育出優質的技術型人才,之所以選擇與學校合作,并非尋找優質的后備人才,而是構建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知名度,構建合作關系之后,學校必然會向學生和家長宣傳自己。校企合作的根本并不是培養優質技術人才,而是為企業打廣告,校企合作實施效果究竟如何,存在哪些問題,企業并不十分關心,往往前期投入一筆資金之后,對相關工作的開展不管不問。最后,校企合作前期的一些目標和規劃是比較理想的藍圖,現實與理想之間可能存在無法逾越的鴻溝,人才培養最終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校企合作培養的人才無法達到企業的用人標準,將會進一步降低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3.學校層面存在的不足
職業學校在校企合作相關工作中一直占據主導位置不容忽視,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是職業學校的任務,做好優質職業技術人才培養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學校口碑和辦學質量。學校在校企合作工作實施期間,長期占據著主導地位,會主動尋求與企業合作。學校和教師基本能夠認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與價值。校企合作工作實施期間出現問題,學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首先,學校整理的實踐教學資源能力不足,在與企業聯系溝通過程中,依靠的并非實力與在教育學界的影響力,而是憑借人脈關系,如部分企業的領導作為學校的校友,往往是校企合作的重點合作對象,但是這一類型企業可能并不適合學校合作發展的需要,導致學校的實踐教學資源明顯不足。
其次,職業學校對社會就業情況了解認識不足,學校工作的重點是幫助學生獲取各種專業技能知識,教師缺乏企業工作經驗,導致無法全面了解企業在職業技能型人才招聘時的要求,學校設置的部分專業課程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再次,學校對企業的技術支持不足,學生、教師在動手能力及現代化技術的掌握方面存在一定問題,與長期從事某個行業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存在明顯差距,學生掌握的技能知識,部分情況下無法為企業的專業技能提供有效支持,進一步加大了校企合作實施難度。
最后,學校在學生監督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問題。校企合作期間學生勢必會進入企業實習或見習,在學校學習時,教師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管理學生,當學生進入企業實習或見習時,可能會被安排在不同的崗位,帶隊教師的人數有限,管理監督學生時難度加大,部分學生對企業實習或見習不滿意,可能不會認真完成學校和企業布置的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校企合作實施質量和效果。
4.學生層面存在的不足
學生是校企合作培養的對象,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是校企合作有效的體現。每個學生的能力水平、思想認識、價值觀念及學習態度等存在差異,對學校和企業安排的一系列理論與實踐學習活動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學習效果存在明顯差異。具體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中職學生年齡比較小,心理不夠成熟,對未來發展缺乏科學合理的規劃,許多學生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才進入職業學校學習,并沒有深刻認識到職業技能的學習對未來發展究竟有何作用和價值,對于興趣愛好,未來想要從事哪個行業的工作,沒有準確的定位,對企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其次,學生自我安全保護認識不足,實習期間部分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不按照要求操作,可能會對學生生命安全構成威脅,這也是校企合作常見問題之一。最后,部分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認為一線生產工作太辛苦,加班量大,部分崗位甚至需要倒班,學生由于無法忍受高強度的工作,因此無法堅持完成實習。
二、中等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促進政策措施
1.強化制度教育的有效規劃
在實施校企合作時,學校需要科學合理規劃相關工作,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學校對校企合作的實施目標、發展計劃、工作重難點等沒有清晰全面的認識,那么在具體合作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解決問題的難度必然極大。在職業教育規劃問題上,不論是政府、學校還是企業都需要明確應履行的職責。首先,政府需要進一步明確在校企合作中,可以采取哪些政策保證合作順利實施,要規范當前校企合作的工作流程與關鍵性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增強校企合作管理的有效性。其次,企業需要轉變思想認識,在與學校構建合作關系后,要認識到自己是校企合作的一分子,可以對學校人才培養情況進行充分分析,嘗試與優秀人才取得聯系,提前簽訂就業協議,優質學生一畢業,就能夠進入企業工作,展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使企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將會進一步提高。再次,學校需要進一步分析各個專業的就業范圍、實踐教學內容,等等,在尋求合作企業時,可以選擇契合學校專業發展需求的企業,與之構建合作關系,增強校企合作的對口性,有效提高校企合作質量。最后,學生需要進一步明確職業發展目標和要求。明確在校學習及進入企業實習時,想要獲取哪些方面的知識,未來想要從事的工作是什么,對職位高低有何要求,等等,更好地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實施。
2.拓展校企合作的經費保障機制
充足的資金是支撐校企合作的重要支柱,一些校企合作之所以無法順利進行,除了企業與學校理念不同,政策法規保障不足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資金不夠充裕,部分專業需要大量實踐,實踐既需要設備又需要場地,都需要大量經費,但是由于合作效果不佳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企業不愿意繼續投入經費,導致合作經費不足。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必須保證資金充足,保障經費需要企業、學校及政府三方面通力協作,企業需要在項目結束后才可以停止給予資金。
3.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職業技能型人才既需要掌握充足的實踐知識,又需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未來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落實好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時,可以由學校和企業協同合作實現,如企業可以安排優質的技術型人才定期到學校指導實踐教學,學校可以將理論知識豐富的教師安排到企業見習,了解運行發展情況,分析理論教學可以從哪些方面調整和優化,不斷提高校企合作教學質量。
4.校企教學模式的構建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使學生有效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在校企合作中,需要結合中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比如,可以安排指導教師到實操現場講解,讓教師實操示范,安排學生實踐操作并在操作結束后交流討論,在一系列工作實施中,教師要盡可能給予學生更多的主動權,幫助學生糾正實際操作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
總之,校企合作是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具體工作中,二者需要不斷磨合交流,政府部門要積極給予政策支持,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進行,根據中等職業教育特點,構建符合需要的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實現職業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為社會培養更多優質的職業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永海,劉冬霞.論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問題與促進政策[J].企業導報,2016(16):78.
[2]蔣桃.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中的問題與促進政策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6(05):89-91.
[3]黃穎.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問題與促進政策研究[J].時代教育,2016(14):55.
[4]賀翔.校企合作機制在中職院校的創新[J].教育現代化,2019,6(93):31-32.
[5]沈鐵松,李國渝.利益多元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動力機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8,38(06):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