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文字信息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所見的常用信息,生活中人們無時無刻不在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這足以看出語文的學習是為了提高自身修養和人文交流。小學階段剛剛接觸語文,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向學生交代語文學科對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生活中要注意語文知識的積累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語文學習不是簡單的高分數,而是從自身需要出發,不斷攝取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培養一種可以受用一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的時間要遠超于課堂時間,所以自主學習也是完成教學目標的重要內容。自主學習能力的積極養成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給予學生合理的自學時間,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辦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讓學生的思維模式得到有效的發揮。自主學習是有目的性的自我學習能力,在生活中自主學習依然是重要的學習手段,任何學科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都可以從不同渠道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識,它也是自己內修品質的重要渠道。自主學習在小學階段應當得到教師的重視,在學生不斷擴大知識面的同時,教師應當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自主學習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工具,它也是學生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綜合能力的保障。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一、 前言
小學語文的學習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從古到今的優秀文化傳統故事都是通過語文學習形式流傳下來,語文內容廣泛,所包含的知識量非常多。作為小學生除了要學習簡單的字、詞、句,還要將自己的語文能力放在作文寫作和口語表達上,所以自主學習將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化和升華,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將語文能力塑造完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靠的是學生學習中習慣的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成為自主學習的前提,語文知識的掌握應當尊重教師的建議,多閱讀與學習有關的書籍,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和生活實踐也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在小學階段就應當把語文學科進行多樣化學習安排。生活中家長作為輔助學習的力量,應當發揮自主學習的倡導,在家長的監督下,讓學生養成愛學習、愛讀書、愛科學的生活情趣。小學語文的學習可以塑造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核心素養,小學階段要以教師的指導為核心,強調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新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積極創造可以自主學習的學習環境,掌握自主學習方法,成為日后知識積累的關鍵所在。
二、 小學語文
小學語文課堂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授來完成基礎文化知識的學習,語文學習內容也從簡單到復雜,從復雜到理解的過程,從而讓學生自己有能力去完成自我學習的過程,語文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它的學習可以通過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對生活中知識的提煉來完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主要就是將語文知識進行的提煉匯總的過程,從而讓學生的語言表達更具有前瞻性和內涵性。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的思維模式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自己不斷提出語文課文的問題,逐漸養成解答語文問題的能力,認識到語文學習最終要應用在社會實踐中。語文學習不是簡單的閱讀一篇文章,而是將學生從內而外地塑造成具有語文素養的高品質人才。語文知識主要是通過日常的學習積累出來的,所以要想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必須從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開始。
(一)小學生應學會運用語文知識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小學生學習語文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工具可以利用,小學生應當意識到學習語文的目的就是將語文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可以展現五顏六色的課堂內容,與學生做積極的互動,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表達出來。教師和藹的教學態度,讓學生愿意和教師一起展開想象的空間,共同完成語文難題的解答。生動的課堂氣氛將帶動學生共同學習語文知識。在課外學習中學生應當注重書本和電子圖書的利用。將語文知識消化在文字的海洋里,這也是語文知識貼近于生活的一個方面。語文知識出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學生通過不斷的深入學習可以塑造好的品格和習慣。
(二)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語文知識的積累靠的是對書籍的閱讀,隨著學生學習條件的優越,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為孩子購買各種書籍,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按照學生的合理需求,購買圖書,讓學生養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自我學習習慣的養成過程。好的課外書籍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上的語文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從閱讀中找到語文問題的答案。讀書的過程也是知識不斷升華的過程,也為自己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奠定了基礎,閱讀也成為學生自身發展的重要內容。
小學生學習主要是能靜下心來,愿意去學習,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自己受用一生的好習慣。
(三)教師應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為了能夠更好地將語文知識輸送給學生,需要將自身的語文素養進行提升,教師是小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影響到學生的心理變化,語文教師更要注重自身的修養,積極地接受培訓和學習,學生在教師的熏陶下愿意付出自己的玩耍時間去學習,為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做鋪墊。教師應當積極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讓課堂成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課堂,用積極鼓勵的方式讓每一名同學發言或者去講臺講一下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課上積極的表達為課下學習做準備,愿意思考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我學習,積極鼓勵學生發現學習的樂趣,學習不是任務,是提高自身修養的好途徑,是塑造更完善的自我的必備學習手段。
三、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
小學語文學習應當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是適應新時代條件下語文教學目標所提出的要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途徑主要是教師的主觀表達和學生自身學習條件的完善,自主學習也可以通過學生自己去尋找有效的途徑來完成。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是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協調完成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參與指導和學生自我學習意識的提升。學生具有充分的條件可以展開語文的學習,首先學習環境的改變,養成課堂以外熱愛學習的習慣,在家里、圖書館或者看一場電影、參加一次公益活動,都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課堂上的帶動,思想的深入,到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最后完成自主學習都要求學生在飽滿的熱情中完成。
(一)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
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要想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必須學會用興趣去引導學生,語文學習內容豐富多彩,需要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養成愿意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是小學生應具備的主要學習方法。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天真活潑,根據學生的特點教師應當在課堂設計上注重學生學習情緒的帶入,讓學生學會學習應當從培養興趣開始。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教師應當因材施教,抓住學生的興趣取向,把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興趣天堂。有了興趣作為指引,接下來教師應當放開學生,讓他們可以自由地、帶有目的性地完成學習內容。教師有時需要設立特定的自主學習時間,在安靜舒適的條件下,讓學生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教師積極地提問,讓學生自己去找答案,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自主學習也包括課后成立學習小組,在校園內和校園外展開有目的性、有質量的學習。
(二)小學語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教師在課堂上應當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積極發言來表達自己內心世界。自主學習方法的建立應當以學生的學習為依托,學生要想能夠更好地養成自主學習的學習興趣,需要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教師才有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用鼓勵的語言讓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發揮想象力,最后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也是自主學習中所要產生的思考性學習。在自主學習環境下,對學習有疑問,這時要學會主動思考問題,提高自己歸納總結問題的積極性,在語文學習中也可以參照相應的課件和主動請教老師來解答問題。小學語文學習需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完成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法
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方法需要創造具備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條件。自主學習就是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的學習,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條件的建立包括學校學習環境的舒適程度,學生在沒有壓力的條件下才可以完成知識攝入。學校的圖書館、學習園地都是學生學習條件優越的地方,所以教師應當多組織學生去好的環境中學習。自主學習方法也是通過教師的指導完成的,語文自主學習可以是生詞歸納法、好句子收藏法、優秀作文借鑒法等,語文自主學習應當根據具體的語文學習任務來完成。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
教師在課堂上應當帶動學生自主學習,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的眼睛是向教師表達興趣的窗口,對于學習內容,教師應當做合理安排,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必要時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交流彼此的學習方法。學生自主學習要以學習為目的,以興趣為導向,通過有效的途徑來完成。教師的積極培養是自主學習的途徑,學生本身獨立學習也是自主學習的途徑,家長的有效輔導也是自主學習的途徑。課后作業自覺完成就是自主學習的開始,參加社會活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有教師的正面評價,積極鼓勵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找到更多的途徑去完成學習。
四、 結論
在小學階段對語文的學習,應當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法,在教師的正確帶動下,學生應當帶著疑問去學習語文知識,養成獨立學習習慣,學會運用自主學習的方法,通過課堂活躍的互動和課后不斷的探究,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將所學知識付諸自主學習的開端。教師應當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方法,通過知識的不斷積累,讓語文學習更加的順暢。在課堂教學中語文學習要求學生學會自己去學習,去收集生活中的語文信息,將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的學習聯系起來,找到學習的共性問題,同樣也要發現語文學習的獨特性和特有的文化底蘊。好的學習方法的運用可以讓自己在語文方面的知識學習更加有針對性,對于語文內容可以很快地抓住要點,指導自己學習的方向,自主學習不是漫無目的的學習,語文學習更應當有自己的目的性,掌握與課堂有關的語文知識。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上積極地表達自己,活躍自己的思維能力。教師在實施自主學習時,應當將學生的行為進行規范,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下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語文學習任重而道遠,需要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在語文知識的廣闊天地里收獲滿滿。
參考文獻:
[1]李桂麗.新時期小學語文自主閱讀教學模式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31):249.
[2]沈紅,王毅.閱讀與悅讀——談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3(12):223,248.
[3]陳惠治.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3(5):75.
作者簡介:
葉華玲,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鳳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