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迪
摘 要:本文主要講述如何利用MES系統的中的功能幫助作業成本法核算水平的提升。由于MES系統的出現穿透了傳統作業成本法中作業層級的概念,通過各種功能參數的設定實現了作業動因與資源的有效匹配,減少了作業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同時也大大提高了作業成本法的核算精度。希望通過本文給已經使用ERP系統,但仍未應用MES系統的企業在使用作業成本法核算時提供一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MES系統;作業量;作業動因;生產任務工單
一、作業成本法及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核算方法的區別
1.作業成本法,是指以“作業消耗資源、產出消耗作業”為原則,按照資源動因將資源費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項作業,計算出作業成本,然后再根據作業動因,將作業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對象,最終完成成本計算的成本管理方法。使用作業成本法核算的基本邏輯是生產本身會導致作業的發生,產品生產的過程耗用作業,作業的發生又耗用資源,各種資源的消耗必將產生成本。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之中克服了傳統成本法對間接成本費用分配不清晰的不足,使傳統成本法下的很多不可控的資源與間接的成本費用,都能在新的核算體系中找到相關責任人,合理進行分配并施加必要的成本控制。
2.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法的區別:在使用傳統成本法時,通常以產品作本身為成本分配的對象,用單位的產品消耗各種資源占本期這類型資源耗用的總額的占比(如人工小時、機器小時)作為間接成本費用的分配依據,而在新型制造企業中這些費用與工時、產量等因素關聯型越來越小,這樣就造成了傳統成本核算失真,不能反映出產品成本的真實構成情況。而作業成本法是按照作業的動因和作業量將各項費用分配至產品的單位成本上,更加真實地反映了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累積的各項成本。
二、MES系統及MES系統與ERP系統之間的關系
1.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是制造執行系統的縮寫。MESA(MES國際聯合會)對MES的定義是:MES能通過信息傳遞對從訂單下達到產品完成的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優化管理。當車間發生實時事件時,MES能對此及時做出反應、報告,并用當前的準確數據對它們進行指導和處理。
2.ERP和MES的關系:ERP是企業資源管理系統。通過資源管理系統對信息進行整理、傳遞,使得企業的資源在購買、儲存、生產、銷售的過程中對人員、資金、物資等進行合理的配置與利用,通過管理的提高實現企業效益的提升。MES系統通常是在ERP系統的架構下運轉的,是ERP系統的子系統與延伸。MES系統是對ERP系統中生產計劃的分解與監控執行,這也就說明MES系統是將ERP的生產管理模塊的細化,ERP系統是更高層面的業務管理級,而MES系統是深入實際的現場作業級。所以MES系統必須與各種設備進行集成,通過工業控制技術對實時生產數據進行采集,并將采集到的數據上傳至ERP系統進行業務級是事務處理。MES系統通過控制物料、設備、人員、資源、生產指令和輔助設施等資源來提高企業制造水平,并對生產行為進行優化。通常這種優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精益生產:對生產過程實現準時化降低庫存占有。
(2)信息化制造:通過對設備的集成來實現對生產過程及數據管理的信息化并通過安東系統實施傳遞信息給管理者。
(3)資源的跟蹤與分配:通過實時的信息傳遞,將資源的流轉過程進行有效監控,并將各項資源合理的分配至生產作業的過程中去。
三、作業、成本動因、資源在MES系統中的定義與實現
1.作業:MES系統的出現有效穿透了作業的層級,將難以區分的產量級作業、批量級作業、品種級作業、客戶級作業、設施級作業在MES系統中進行量化定義。這樣只需要簡單地根據ERP系統傳遞來的生產指令組織生產,系統就可以按照固定提前期、作業路徑區分出資源動因與作業動因,并合理組合作業中心與作業庫。
2.成本動因:可以分為資源動因與作業動因。資源動因是對一項作業所消耗資源數量的計量,它是將作業消耗的資源成本分配給一個特定成本庫的成本動因,是將各項資源費用歸集到不同作業的依據。作業動因計量了某一成本對象耗用了多少作業量,因此它是將不同作業軌跡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對象的依據。通過分析作業動因與最終產出的關系,可以揭示出增值作業與非增值作業,優化企業生產流程。
3.資源:
(1)主物料(原材料、零部件):在MES系統中主物料的作業基礎是產品BOM清單,BOM清單上不僅記載了零件需求,同時也記載了需求數量。同時工藝路線的設定確定了主物料的流轉方向,也記載了主物料在生產過程中經過那些車間、班組、設備,調用了哪些人工、工具、動能、輔材,并按照批次需求確定了固定提前期、生產節拍、設備工時、廢品的結轉方式等等。而生產任務工單則是產品BOM與工藝路線的載體,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去記載物料流轉所發生的所有成本。而在MES系統中需要設定的主要參數內容有:物料配送需求、物料流轉路線、在制品轉移方式、在制品管理、要貨需求觸發、主物料發貨管理、庫房與貨位管理。
(2)人工:人工在以往的作業成本法核算中是一個難點,通常使用理論人工代替實際人工計算作業動因數值。但在MES系統中員工信息與生產作業的匹配為精確的人工成本核算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實現人工資源精確匹配的手段是員工信息在作業前進行綁定,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使用條碼或RFID均可。有條件的企業可以在開工前讓參與生產作業的員工逐一掃碼匹配生產任務與工序信息,也可以只掃描帶班班長的信息將本班次作業人員的信息與生產作業進行綁定,但后一種方法需要在班組出勤人員發生變化時手動在系統中進行人員信息調整。
(3)能源:能源在MES系統中有兩種統計方式,一種是最小作業單元(通常是班組而不是單個設備)的智能計量表計量,智能計量表按照作業時間段與生產任務工單進行匹配,將能源消耗量分配至生產任務工單的各個產品之上。第二種是利用MES系統對設備的高度集成,直接調取設備加工參數,并通過監控設備實際加工參數推算出各工序的能源消耗量,并利用生產任務工單的工序轉移功能使用分步法成本核算的方式進行能源消耗量的累計計算。
(4)設備及設備維修:這里主要涉及兩方面的核算與管理。一是設備折舊管理,由于MES系統能與生產設備實現實時通信,建立生產作業與設備耗用的匹配關系也變得簡單,只需在生產之前將生產任務與生產線進行綁定即可,并通過這種綁定將設備耗用通過作業量直接分配至單個產品之上。二是設備維修管理,利用MES系統可以對設備的運轉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并通過安東系統將設備運轉情況反饋給生產管理者,并在設備故障時進行報警(深度開發的MES系統可以將設備故障信息直接傳遞到設備管理員與生產管理者的手機上)。此外MES系統還可以進行設備維修履歷管理,通過維修履歷進行設備的預維修預檢修,有效降低設備維修成本,并將設備的維修成本分配至其生產過的單個產品成本之中。
(5)工具消耗:在MES系統中可以設定工具的標準消耗定額與工具更換周期,并通過對實際作業情況的監控比對工具消耗的偏差,利用偏差報警及分析功能有效降低工具的消耗水平。同時通過生成任務工單和設備的綁定關系,可以將設備上的工具消耗信息準確地按照作業量分配至單個產品之上,有效的解決了通用工具在加工不同產品時因定額耗用量的不同對作業動因統計時的干擾。并通過分步累計的方法直接按照作業量累計計算工具的消耗量。
(6)輔助材料:在MES系統中主要從兩個方面對輔材進行管理,一是設備本身運轉需耗用的潤滑油冷卻液等,這類輔材可以在MES系統中設定更換周期,也可以通過安東系統定期反映到生產管理者的手中。在更換時MES系統記載每臺設備更換的輔材型號與數理,以便將輔材消耗量通過生產任務工單與單個產品的作業量進行綁定,并進行后期的作業成本核算。二是生產過程中直接耗用的輔助材料,這部分輔助材料可以參照主物料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
(7)廢品:在MES系統中廢品的統計可以通過生產任務工單和產品質量追溯模塊落實到工序的作業動因之上,這樣不僅僅可以統計廢品損失中的物料成本,也能將報廢零件之前加工過程中所累計的各項資源也統計在廢品損失之中。當然這樣的廢品統計要求使用主物料應用條碼或者RFID的產品質量追溯模塊。此外對于售后索賠產生的相關成本也可以通過質量追溯模塊尋找廢品損失產生的真正原因,并有效控制批次質量問題的范圍。
(8)其他輔助資源:主要包括廠房的折舊、采暖、公用動力、輔助設備、輔助人員等資源。這些資源在傳統的ERP系統中無法進行定義和分配,在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也是難點,所以只能使用工時等進行簡單的分攤。但在MES系統中引入面積、智能計量、設備綁定、人員綁定等參數,并將這些參數與生產工單的作業量相關聯來解決這些輔助資源的分配問題。
四、MES系統應用在作業成本法核算中的優勢與應用中的注意事項
MES系統最大的優點是將企業管理系統與各種設備進行了實時連接,而對主要的物料和資源均通過條碼或者RFID等進行了批次或者序列號管理。這樣就將生產任務與各項資源動態的綁定在了一起。這也就解決了作業成本法核算中最難解決的作業量統計與作業動因分配的問題。只要將各項與生產有關的要素在MES中進行量化設定就能構建出完整的作業成本法核算模型。同時由于這種模型的存在也就突破了之前作業成本法核算中的產量級作業、批量級作業、品種級作業、客戶級作業、設施級作業難以區分、難以分配的掣肘。雖然MES系統對作業成本法核算有如此大的幫助,但在MES實施和應用之中我們也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MES系統通常只統計各種作業量而不統計金額,這就要求MES系統要與企業所使用的ERP系統高度集成,將作業量轉化成財務可以使用金額概念。
2.企業要有較強二次開發及系統維護能力,每個企業都有各自的不同情況,而MES系統則將管理的觸手直接深入到設備、人員、資源之上,這樣就造成標準的MES系統很難滿足個性化需求,要想將好的系統使用好就要求企業擁有強大的軟件開發與維護能力。
3.要重視系統參數設定的合理性,對于系統來講“輸入的是垃圾,輸出的也一定是垃圾”,MES系統將作業成本法深入到了生產全過程之中,細小的參數設置錯誤都可能出現“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情況。
五、結語
MES系統的出現使作業成本法核算更加簡便和準確,但不論使用何種成本核算方法都是為了更好地反映企業真實的經營情況,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而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還是人。有優秀的人才,好用的系統才能讓作業成本法核算開出最美麗的花朵,結出最甘甜的果實。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高級會計實物,2018.
[2]王愛民.制造執行系統(MES)實現原理與技術,2014.
[3]柯裕根,雷納爾·戴森羅特.HYDRA制造執行系統指南:完美的MES解決方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