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霞
(河南省駐馬店市上蔡縣思源實驗學校 河南 上蔡 463800)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中存在著諸多弊處,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也普遍存在著重速度輕質量、學生嚴重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性的共性問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老師的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將網絡資源融入教學中,利用網絡資源和初中英語教學相結合來解決這個難題,不失為一種一舉多得的措施。下面,筆者先對英語教學與網絡資源融合的好處進行分析。
1.1 優化英語教學資源,實現互利共享。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當代社會里,,我們可以通過百度、知網查詢等多種方式來有效、準確地找到在學習生活中需要的東西。因此,在對我校初中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發現可以利用日益發達的網絡資源,找到豐富的授課輔助教學資料和學習資料,這樣可以幫助教師本人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次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吸收掌握英語知識。推動英語教學與網絡資源的融合,也能有效緩解地區間資源不平衡的狀況,使縣城的孩子也能接受到和發達城市一樣的先進教育,實現教學資源的公平共享,推動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
1.2 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突破教學高地。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曾有專家調查發現,在興趣愛好指引下進行學習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學習效果往往比沒有學習興趣、在老師或家長被動要求下進行學習的學生高得多。初中是學生逐步深入地學習英語知識的階段,在初中,老師對英語的教學不再像小學那樣單一地停留在26個英文字母和英語單詞上,而是開始深入比較枯燥的英語語法和課文講解中去。興趣是學生學習英語最好的老師,同時也是讓學生學好英語的必備基礎。因此將網絡資源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中最大好處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利用網絡視頻等多種方式,采用網絡教學,將英語中的人物對話用豐富生動的視頻展示出來,與此同時,在利用網絡視頻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師生間進行有效的溝通,縮短師生距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老師課堂教育的有效開展,促進學生英語知識的吸收。很多學生喜歡影片欣賞、歌曲學唱、短劇表演和FLASH小游戲。因此,我有意識地在日常初中英語教學中運用各種多媒體英語資源,如英文電影/歌曲,英語教學網站,各種多媒體教學光盤和英語教學報刊雜志等。這樣能讓學生樂于主動地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其次,英語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英語教學無外乎包括聽、說、讀、寫這四部分。受地域環境的禁錮,許多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都是啞巴英語的學習方式,不敢開口說英語。因此,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會英語的正確發音既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難點,同時也是老師教學的難點。在筆者看來,將網絡資源與初中英語教學相融合,能夠讓老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有效地將視覺與聽覺結合起來,為學生提供英語口語練習的絕佳機會,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從而糾正學生存在的不恰當的英語口語朗讀方式。
2.1 積極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成果。多媒體技術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它有效地將網絡資源進行了飛速傳播,實現了資源的無限共享。因此,為推動初中英語教學與網絡資源的融合,在筆者看來,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授課的過程中,要積極地利用PPT、投影儀等多媒體技術,將教學中的聲與圖、視與音結合起來,利用幻燈片等方式推動英語教學,促進學生更好地吸收、掌握英語知識。
2.2 轉變教學方式。網絡資源與英語教學相融合,是一種新型教育模式。要想將網絡資源與初中英語教學有效地融合起來,在筆者看來,還需要老師在課前積極地做好備課工作,首先及時地將授課過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識查找出來,并利用幻燈片的制作、主頁的建設等,將搜集到的學習資源和數據在課堂上展示出來,讓學生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做到有的放矢,應對各種突發狀況。
總而言之,英語教學的最大特點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方式接觸和了解英語,親身感受或直接體驗語言,以及應用語言并感受所帶來的成就感。因此,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以外,還應該積極利用其他課程資源,特別是各種形式的網絡資源,教師在教學中積極使用網絡資源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思維方式,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轉變教學方式,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將網絡資源與英語教學相結合起來,完善英語教學模式,讓學生能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實現人生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