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
【摘要】在中職學校開展體育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修養,促進學生的智力開發,不但使學生有健康的身體,而且有益于學生的個性完善和身心健康,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為他們以后步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中職學校開展體育教學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中職學校? 體育教學? 工作現狀? 改進策略
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實施,國家開始提倡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而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關心和關注。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技術型人才培養是落實科教興國的重大舉措。中職學校肩負著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重任,在提高學生素質、服務社會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職學校培養的人才不僅要具備過硬的勞動技能,還要有健康的體魄、健全的心理和良好的身體素質。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實施,如何增強學生的體質、使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更加科學合理、教學方法更加完善,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教學中來是廣大教師面臨的一大課題。因此中職學校教師要引起高度重視,加強研究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以促進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良性發展。
一、中職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現狀
(1)教學觀念缺乏創新。國家實施新課程標準后便提倡在中職學校開展快樂體育、健康體育和終身體育的教學觀念,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身心健康。但目前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教學仍以“競技體育”為主,并體現在體育教學的方方面面,注重培養運動技能和運動型人才,對學生的評價標準是能否掌握體育的各項技能,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2)教學目標不明確。在中職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主要表現在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陳舊、學習氣氛不濃厚等方面,尤其是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引不起足夠的重視。
(3)評價機制不健全。學生對學習體育的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從目前我國對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價標準來看,由于學生自身的身體狀況存在差異導致在體育考試發揮不佳,使學生喪失對體育課的信心,但是迫于體育考核的壓力,很多學生不得不被動的上體育課,而一旦考試通過之后,便不再參加體育鍛煉。這種不科學的評價機制不利于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
(4)教學場地不足,缺乏必要的教學器材。目前,中職學校普遍存在招生難的問題,致使教學經費匱乏,因此很多學校把大部分經費用到了實習實訓設備中,而用在體育教學上的經費則相對較少,在教學場地和教學器材上很難保證正常的體育教學,不利于體育教學的開展,導致體育教學效果受到很大影響。
(5)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不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和娛樂方式日益多元化,使得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漸漸淡化,超過半數的學生在課余時間上網,另有一部分學生則去逛街、交友或去KTV娛樂,只有極少數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甚至有些學生長時間依賴網絡,對體育課的要求和意愿越來越低,學生缺乏體育鍛煉、意志薄弱。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許多家庭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忽略對子女吃苦耐勞精神的教育,致使大多數孩子嬌生慣養、不愿吃苦,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缺乏必要的體育鍛煉,在體能上更是脆弱,甚至把體育課當作玩耍課、休息課。
二、改進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策略
(1)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中專體育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根據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開展體育教學活動,這樣才能使師生間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使學生通過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使學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直接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傾聽學生的心聲和需求,不要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強加給學生,開展體育活動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意愿、重視學生的呼聲,在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下開展體育教學活動。
(2)加強教師的創新意識。在中專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不斷了解科技的發展進程,才能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才能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因此中等職業學校的老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接受新的教學方法。學校要鼓勵教師進行體育教學的學術研究,給教師搭建創新教學的平臺,鼓勵教師提出新的教學觀點、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以便創造性地開展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做到因材施教。當前,中職學校體育教學一般都是開展集體活動,在教學中采取分組輪換的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看起來合情合理,但是卻沒有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于學生發揮參加體育課的積極性。新課改要求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根據學生的年齡、身高和性別差異等情況進行分組教學,或讓學生通過自由組合開展體育活動。同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出難度不同的訓練項目讓學生進行自由選擇,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
(4)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心理健康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中職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身心發展正處于由動蕩逐步向成熟和穩定發展的關鍵時期。作為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切實加強“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視體育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在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入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如體育保健方法、心理健康、生理衛生、心理輔導法等知識,以增強體育課的吸引力。
總之,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評價方式,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健康的體魄、提升學生的能力為主要任務,教師通過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體育課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參加體育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以不斷促進我國體育事業的進步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