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作為我們的母語學科,是我們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就目前來看,部分學生,包括父母在內,都忽視了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對語文教育的認知度較低,進而會制約學生的發展。高中是學生成長的最重要階段,
故而語文老師必須發揮引導作用,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首先對核心素養的概念進行了介紹,接著對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緊迫性進行了探析,最后提出了高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高中語文教學對學生閱讀的要求更加嚴格,這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需要培養各式各樣的思維、寫作技巧和傳統文化意識。因此,語文教師在教育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教師可以改變教學方法,促進學生思維的進一步發展,不斷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寫作素材,加深對中國古文的理解與研究,引導學生繼承和延續傳統文化。
一、 核心素養的概念
素養與個人修養是密不可分的,從廣義上講,素養包括道德、人格、說話舉止等多個方面。它是許多方面的不同表達,包括知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自我發展和社會發展方面取得成功的學生,就更加需要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爸袊鴮W生核心素養”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基于文化的獨立發展、社會參與等,協調國家認同的18個要點。
高中對于人們來說是最重要的時刻,也是實現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的時刻。高中教育是黃金教育階段,而核心素養為此設定了明確的目標,語文教學負責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閱讀和思維方式是密不可分的。語文閱讀是對語文技能的完整描述,語文閱讀元素包括語文知識、語文習得、語文技能、思維能力和人文素質,另外,它是新課程基本標準的重要概念。“語文素養”的內容分為六個級別:第一,重要的語文理解能力。第二,豐富的語文積累。第三,良好的語文表達能力。第四,優秀的學習習慣。第五,豐富的知識積累。第六,舉止規范。它要求教師幫助學生發展基本的語文技能,滿足當今時代發展的需求。通過培養學生的語文技能、科學精神和審美品位,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同時,要求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好好做人,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的人。
二、 高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緊迫性
當今的語文教育應考慮語文課堂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不僅是一個重要問題,也是目前專家學者研究的重要課題,必須及時解決。目前,全國各地的高中教師正在積極研究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必須制訂合理的解決方案,根據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結合學校和學生情況,制定合理的方法。核心素養可以更好地推動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一定時期內,可以導致相對穩定和暫時的發展。因此,學習語文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應用分布十分廣泛,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必須認識到提高語文素養的緊迫性,應與生活相結合起來,這樣才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三、 高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強調預習階段的知識面拓展
首先,加強素養有利于高中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對于高中生來說,素養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必須在老師的精心指導和鼓勵下學生才能逐漸成長。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提前預習,預習是對即將要學的內容進行有目的的學習與理解的過程,不但可以擴大知識面,還能進一步加深認識,有利于學生的發展。通過在語文課程中加入素養培養環節可以將一些基礎知識放在前面,將復雜的內容分成幾個大的模塊,然后向學生進行逐步講解,便于學生掌握。因此,學生必須學會自主學習。建議老師支持和鼓勵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將核心素養應用于課程中去,從概念的角度來看,素養教育的本質是通過教育來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將教學難點進行合理拆分。在課程中,通過將相對較大的學習目標劃分為幾個較小的項目,方便學生快速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種明確地劃分教學目標的方法更適用于當今學生的認知系統,學習效率將大大提升,這就是為什么素養培育在高中課程中被廣泛使用的原因。利用核心素養有助于高中生語文習能力的提高,利于更好地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角色扮演,提升學生語文建構與運用能力
語文能力的開發和應用是高中語文閱讀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語文技能的基礎,通過角色扮演提高學生的語文習能力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有助于增強學生對語文的運用能力。教師應積極運用這些方法來指導高中生學習,例如,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在進行簡單的講解之后,我宣布將其讓學生用戲劇的方式表演出來,他們立即興奮起來,并詳細詢問了活動的要求,當看到每個人都熱衷于參加活動時,我說了下一具體的要求,首先,對文章進行詳細閱讀,分析角色出現的場景,以及人物性格特點等,同時,就這些角色的做一個簡短的自傳。其次,了解當時的習俗和習慣,結合當時的背景進行調整。最后,完成劇本的制作以及角色的扮演,同學們很快對此產生了興趣,這種教育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語文開發和應用技能,加強了核心素養的培育。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互動教學,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早期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主要以老師講為主,學生一定程度上缺乏主觀能動性,不能進行獨立思考,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一些學生可能會對學習產生厭惡心理,導致成績大幅度下降。這就是為什么老師應該專注于在指導過程中積極思考的優秀學生,通過使用互動式學習方法,可以通過提問、對話和交談來刺激課堂環境,讓學生融入課堂中去,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時,該文章以優美的語言詳盡地視覺解釋和各種修辭技巧吸引讀者。在教授本文時,首先,要引導同學通過自己的想象來感受作者寫作時的心境。通過提問題、討論和閱讀的方式來教書,例如,讓學生回答第四段描述了哪種場景,有什么特點?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主學習或者進行小組討論,要求每個學生找出一種修辭手法,看看哪個組找得最多,也可以通過閱讀的方式來感受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意境?;邮綄W習技能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拓展發散思維。
(四)高中語文教學中分組辯論探究,培養學生批判和思辨能力
思維是語文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用語文和視覺體驗來表達。通過使用語文研究和推理來識別語文意義,加深了對語文作品的獨到見解。通過討論和研究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為學生設定學習目標,讓學生可以進行分組研究,并允許學生進行研究、思考和討論,使學生擺脫語文作品的困擾,并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例如,當談到《林黛玉進賈府》時,作者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因為《林黛玉進賈府》是小說中的一章,其實理解起來并不那么困難,學生基本上可以獨立完成閱讀。為學生制訂了幾點學習目標:“文中出現人物的關系怎樣?林黛玉剛進賈府時的情景如何?人物有什么性格特征?”然后,通過分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理解課文并進行小組討論。這樣,他們便可以自由地探索課文并發展自我意識,同時,小組討論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高中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進行教學,提升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
在閱讀高中語文時,語文學習和應用是學生的關鍵點,教師可以通過閱讀的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語文建設是學生知識框架的建設,語文的使用象征學生自我能力的體現,教師根據語文的構造和用途來培養學生,主要包括閱讀理解和作文兩部分。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而寫作是對自我認知的一種表達,在語文教學和閱讀理解中,學生越來越難以發揮有效的作用。教師可以使用閱讀和寫作來拓展他們的知識面,這是常見的教學方法,通過讀和寫的結合,進一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和提高寫作水平。例如,當談論到《囚綠記》一書時,首先要理解故事的背景、情節、中心思想、人物生活個性以及文中包含的人物關系,然后進行總結:作者在看到“綠色”,想要抓住美好的事物,表現出作者對美好的期望,之后,教師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寫作,寫作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大大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六)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群文閱讀,增強學生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
對美的鑒賞能力主要來自語文閱讀過程,通過語文閱讀可以加深對美的欣賞力和創造力以及表達美的能力。具體表現為在學生可以體驗漢字的美,來欣賞和認識各種具有背景和風格的語文作品,并創造美。為了使高中生達到預期效果,老師必須根據每個同學的自身情況和閱讀能力,提供大量的書籍供學生閱讀,提供正確的閱讀方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講《蘇武傳》這篇文章時,可以為同學提供作家在不同時期撰寫的文章,經過閱讀加深對作者的認知,通過大量閱讀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審美鑒賞能力,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 結語
本文首先對核心素養的概念進行了介紹,接著對高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緊迫性進行了分析,最后從高中語文教學中強調預習階段的知識面拓展、高中語文教學中角色扮演,提升學生語文建構與運用能力、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互動教學,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高中語文教學中分組辯論探究,培養學生批判和思辨能力、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以讀促寫教學,提升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以及高中語文教學中進行群文閱讀,在增強學生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等幾個方面提出了高中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加強核心素養的推廣力度,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成效。素質教育意味著嚴格遵守既定的學習活動,并通過豐富的學習方法加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高中教師和成年人的必備教授技能,通過利用基本技能來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教課時必須采用合理的方式,因為蠻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以問題的角度看待問題,但應提高高中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濤.高中語文教學中語文素養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76-177.
[2]胡志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3):138-140.
[3]馬懷軍.語文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語文教育,2019(8):104-105.
作者簡介:陳芳,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