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
摘??要:在目前社會的網絡大環境下,適當的將網絡環境下所帶來的優勢應用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幫助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網絡環境下實施的效率提升。因此,目前要在網絡環境的背景下對現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要求等都要重新進行規劃與研究,進而可以讓大學生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之后有一個健康的、積極樂觀的人生價值觀,為大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以及未來的生活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開始。
關鍵詞:構建;網絡環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以及網絡技術不斷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網絡在教育教學中以及大學生個體的發展中變得格外重要。但無論什么都會有其雙面性,在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許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關于學習和生活的負面影響。網絡環境的多樣性,容易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大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部分高校沒有重視網絡環境背景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所以,為了降低網絡環境對目前學生心理的不良影響,本文試通過分析目前大學生在網絡發展的背景下的心理狀態來進行構建關于大學生心理教育的新模式。
1.網絡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1.1網絡技術應用于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
在以往沒有網絡環境的情況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而網絡技術的出現以網絡多樣化等特點輔助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而且也從根本上將很多心理健康的問題都高效進行了解決。網絡技術在高校的應用為高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途徑,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以往心理教育模式中的不足之處。在網絡環境的背景下可以實現無教師進行上課并可以有效解決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重難點。
1.2網絡技術應用于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
網絡的多樣化應用于教育教學中既有優勢,也有弊端。網絡上多樣化的信息,特別是負面的信息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大學生的人格還不太穩定,所以,極容易影響他們的認知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除此之外,如果學生太依賴于網絡技術進行心理教育學習,也無法與同學們之間進行正常、友好的溝通和交流,長時間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的溝通和人際關系等問題。
2.構建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策略
2.1積極適應現代的教育理念,將傳統和現代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雖然現代的網絡技術應用下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相比以往教育的優勢,但依然無法直接取代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無法做到的當面交流等優勢,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做到與學生之間面對面進行引導和交流。高校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意將傳統的心理教育模式與現代的網絡技術等進行結合應用,來將新時代的正確的觀念以及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給學生。
2.2優化網絡并形成系統化的網絡教育結構
高校將網絡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就要將網絡技術進行規劃與優化,根據目前網絡環境中的信息眾多及目前網絡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中的不足,適當地優化網絡系統,并在高校中設計系統化的教學網絡結構。同時學校也可以結合家長、網絡等方式結合現實心理教育的情況,讓相關人員參與到網絡技術優化的過程中去。讓家長、教師以及學生個人都可以參與到高校的網絡環境下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由此來提升學生個體的心理狀態以及社會群體普遍的心理健康水平。系統化的網絡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成,而且也可以有效地促進高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而且網絡技術背景下的教育教學,也符合目前社會科學的發展和大學生發展的需求。
2.3促進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培養與建設
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優劣也直接決定著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以及大學開設其專業的專業程度。網絡環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需要社會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技術的應用,同時需要一批優秀的教師資源和相應的教學技術。所以,這就要求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要加強對教師專業的培養,同時也要求教師要熟悉相關的網絡技術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也要學會應用網絡幫助學生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心理輔助與評價分析,在師資隊伍不足的情況下,教師可以以網絡的形式向多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運用網絡技術的同時,也要注意與網絡的結合要適當,采用傳統的心理健康教學模式的同時,也應適當的與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相結合。不斷地從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改正不足,并結合網絡技術的優勢形成新模式的教學,同時也要注重大學生自身的心理特征與發展,從而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讓他們自身建立正確的三觀。目前社會對大學生群體的心理素質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變得更加嚴格,運用網絡環境來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心理指導,為大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明確了方向,不斷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成為一名合格的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聶國東,梁媛,鞠茵妮.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工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6(12):129.
[2]趙陵波,陳明瑋,任志洪.基于EBP的“慕課(MOOC)”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構建[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6,3(4):88-91.
[3]周敏.積極心理學視野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5(2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