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琦 蔡佳琪 王文穎 楊天妮
摘 要:農村貧困地區的全面長效脫貧攻堅,農科院校責無旁貸;農科學子更是使命在肩。在中國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三下鄉”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得大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了更好的發揮。國內更是針對大學生“三下鄉”展開了一系列理論和實踐研究,以往的研究,多以研究實踐模式和方式為主,而在對實踐效用方面的研究,多以高校育人或是整體作用,缺少農科農科院校學子“三下鄉”實踐活動的效用研究。通過“三下鄉”實踐,我們調查了農民對于基本的農作物種植知識的了解程度,進行三下鄉活動中向農民普及農業種植知識對脫貧攻堅作用的研究,為農科院校實踐工作開展及相關的科研提供借鑒。
關鍵詞:三下鄉;種植知識;脫貧攻堅;實踐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新中國 70 年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為世界扶貧減貧事業提供了中國方案。而在減貧振興工作中,農民教育問題是農民問題的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農業教育是職業教育,是指立足于產業發展角度、著力于培養農業專業技能人才的教育。科學種植知識的普及,正是農業振興所需要的。
今世界,知識和人才成為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在中國脫貧攻堅的道路上,農科學子“三下鄉”通過實踐在農村基層進行科普宣傳,對農民科學種植知識普及產生直接影響,是實現全面脫貧的良性助劑。于是,我們選擇對農科院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普及科學種植知識對打贏農村脫貧攻堅戰的作用進行探究。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目的,一是分析科學種植知識普及的現狀;二是探究農科學子“三下鄉”如何促進實踐地科學種植;三是分析科學種植知識與農村脫貧攻堅之間的必要性聯系。
2 積極作用
2.1 對實踐地農民科學種植知識普及的直接作用
農民受教育程度低是我國的普遍現象。農民本身對科學種養是缺乏認識的。比如他們認為噴藥需要“四面打透”、蔬菜最好“不見蟲孔”……這些在我們農科學子眼中的常見誤區,對他們來說卻是普遍概念。農科學子“三下鄉”社會實踐,是高校區域幫扶的一大途徑。
2.2 多重的實踐意義和研究意義,最終指導農業進步,助力長效脫貧
農科學子“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惠農益農,有多重的實踐意義,推動相關科研理論的發展。最終能為農業進步提供有效的理論基礎,助力長效高效的農村脫貧,對農村脫貧長效機制的建立起推動作用。通過介紹農業知識以及農業技術,找出解決鄉村農業建設問題的解決對策。
2.3 實踐育人,培養高素質農科人才
農科學子“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完善學生知識體系,增加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傳授學生專業技能的有效途徑,還能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深入實施“三下鄉”活動,能夠有效補充課內思政教學的不足,豐富教學形式,提升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對高校人才培養具備重要的教學意義。
3 存在問題
3.1 活動時間周期短
時間的長短會影響活動展開的進度,短時間難以造成長期的影響和持久的效應,無法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3.2 參與面不太廣
許多高校對“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宣傳力度還不夠,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未來就業。
3.3 宣傳對象不夠廣
隨著科學與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我們需要在宣傳的內容和形式上進行改變,策劃出對農民切身有益的宣傳方案。
4 改進措施
4.1 建立長效機制
增加“三下鄉”實踐活動的時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在當地建立長期的交換實踐學習基地,適當讓學生在課余時間繼續從事相關普及工作,助力鄉村振興。表現優秀的學生可在當地村委會或鄉政府進行掛職鍛煉,既可以當面更好的解決農民面臨的實際種植問題,給出相對專業和科學的建議,也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更好的訓練,這是在學校里無法實現的能力培養方式。
4.2 加強學校的科普宣傳力度
舉辦相應的線上答題或線下講座等活動來讓更多學生了解知道暑期“三下鄉”實踐項目的益處與流程,以此壯大普及扶貧隊伍,激發學生參與該課題的積極性。再者,宣傳力度的加大可以召集各專業的學生人才,大家集思廣益,可從各個方面針對農村種植與扶貧問題的具體情況選出合適的方案進而也可篩選出相對合適的專業的學生參與,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也可以使該課題的實踐方案與參與人員更為精練。
4.3 創新普及形式
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糧食需求,農業問題備受時局關注,因而普及種植知識對我們當代熱血大學生來說更是使命在肩。要想使普及工作更有效用的進行,我們需要在傳統的普及方式上創新形式,把黨的政策目標與農民的切身利益和發展需求相結合,將外力幫助與提高農民的科學經驗和能力相結合。首先應從提高自己的工作熱情和思想覺悟為主,在普及工作的進行中計劃著后期的回訪和相關內容的跟進。
參考文獻
[1]唐任伍.全球減貧治理的中國智慧[J].人民論壇,2017,(573):58-59.
[2]莫廣剛;薛艷軍.貫徹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加強農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J].中國農墾,2010,(467):66-69.
[3]楊宏波.胡錦濤人才思想研究[C].大連海事大學,2011.
[4]黃其椿,何龍飛,黃桂香,等.通過“三下鄉”社會實踐提高農科大學生創新實踐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162):107-109+112.
[5]張香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人才隊伍建設措施研究[J].鄉村科技,2018,(180):21-22.
[6]徐靜.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三下鄉”活動機制構建的新啟發[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263):21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