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紅
摘 ?要:在職業院校的教學當中,我們除了要向學生進行理論課程的講解之外,還要在校內對學生進行實訓,以及在校外為學生找到實踐的機會,最終學生將會進入到企業進行實習,完成自己學習專業內容的全部過程。在今天我們的職業教育越來越走向專業化的模式,同時我們也將學生從校園到企業的全過程進行了科學的劃分。本文中筆者就自身的教學經驗來談一談職業中學基于四種課堂的開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四種課堂;職業教育;綜合能力
引言: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職業教育的教學目標當中,我們是要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專業技能的綜合性人才,因此,除了在學校當中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的培訓以外,還要讓學生擁有接人待物、處理問題分析問題等方面的能力,最終要讓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可以良好地適應社會當中的職業崗位。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在學校教學過程當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完成好學校內的學習任務,還要積極地為學生聯系社會當中的相關組織和企業,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逐漸轉換身份,適應不同的環境,培養自身的綜合能力。
一、構建四種課堂對學生的意義
(一)幫助學生溝通理論與實踐
職業中學當中的學生,在校期間會學習一門專業知識,這些專業知識的內容與社會生產當中的相關行業和相關工作都直接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會逐漸認識到自己所學習的專業知識的實際作用。作為教師,我們也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自己的理論知識的機會。在我們所提到的四種課堂當中,理論課堂可以幫助學生打好理論知識基礎,實訓課堂可以讓學生在學校當中進行試錯。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將自己所了解到的理論應用于實踐當中,能夠充分通過實踐檢驗自己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也能夠在校內的模擬過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及時加以補充。
(二)幫助學生溝通校內與校外
職業中學當中的學生,在結束三年的學習以后終將走向社會,這個過程必然會面對很多的困難,有些困難需要學生自己去體會和解決,還有一些條件是學校可以幫助學生創造的。上文中筆者提過,學校當中開設的專業內容與社會中的產業和相應工作都是實際對應的,學生所學習的專業知識最終將會被用到實際的工作崗位當中。而社會當中很多企業也需要具有專門技能的人才,因此學校與企業可以進行良好的合作。在四種課堂當中,校外實踐課堂可以幫助學生逐漸由校內走向校外,企業課堂可以讓學生感受真實的企業生產環境,同時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了解到自己各方面能力與工作崗位的匹配程度,并且及時地加以調整。
二、基于四種課堂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策略
(一)做好理論與實訓的銜接
在職業中學當中,幫助學生學習好專業課程是我們最根本的就是要求,也是學生在職業中學當中學習最根本的任務。為了讓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夠更好地結合,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找到正確的方法,讓學生以更加科學的方式進行知識運用。
具體來說,是在校內的實訓課程當中,學生需要相互配合完成一個項目,在當前很多的職業院校都為學生安排了項目教學,讓學生在三年的學習過程當中已完成一個項目。基于這樣的方法,我們可以在學生入學之初,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理論課堂當中相互督促學習理論,并且在實訓課堂當中仍然以原有的小組為單位去完成相應的校內實訓項目。通過這種小組的結合,我們可以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并且提前適應職業環境當中與他人進行合作的模式。這樣學生在校內就可以鍛煉好自己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在未來進入到實習崗位和真正的工作崗位是也會更加游刃有余。
(二)校企合作幫助學生連接校園與工作崗位
除了讓學生更好地鍛煉自己的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以外,我們還要讓學生能夠有機會接觸到真實的工作環境,并且在真實的工作環境當中不斷地提升自己。這就涉及到了校外的實踐課堂和企業課堂。
在當前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已經成為了職業教育訓練學生實踐能力的一種基本方法。校企合作不僅可以讓企業參與到學校的教學當中,幫助學校教學增加知識的實踐性,還可以讓學生更快地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環境當中,了解到具體的工作崗位有哪些實際的要求。作為學校當中的教師,我們應該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好轉換角色的方法,在學校學習時讓學生時時刻刻能夠了解到企業的最新發展動態,當學生開始進入企業進行實踐,也能夠時時刻刻為學生提供理論和生活上的幫助,從而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身份上的過渡。
綜上所述,在今天的職業中學教學當中,我們良好地把握理論課堂、實訓課堂、校外實踐課堂與企業課堂,這四種課堂的相互連接與相互轉換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生與社會工作人員之間的身份轉換。
參考文獻:
[1]何瓊.學分制條件下金融與證券專業工學交替教學改革初探[J];管理觀察;2018年17期.
[2]董廣斌,項海濤.大力推進校企合作 培養技能型人才[J];中國冶金教育;201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