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教學,需要教師重點培養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這一時期的數學教學,教師應秉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根本,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行綜合性指導,從而使學生可以激發自己的數學學習興趣。只有學生發自內心喜歡學習數學知識,并能夠從學習中收獲相應的成就感,才可以進行積極主動的數學知識學習。教師圍繞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教學設計,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
關鍵詞:主動學習;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在教師教授學生們學習小學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的主動認知能力。所以,對于現階段的數學教學而言,需要教師結合“主動學習”的思想,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教師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時,需要為學生們設計相關的教學情境,使之簡化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應注重對學生合作分析能力的教學,使其養成相應的合作學習習慣。此外,教師設計的導向性訓練,能夠大幅度提升學生的知識認知能力。
一、基于情境化教學展開,便于學生知識理解
在教師指導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期間,需要有效培養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知識會受到年齡和理解能力的限制,這樣不利于學生理解對應的數學知識內容。所以,教師在系統性的教學思考之后,決定采用“情境教學法”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內容。因為,生活化、形象化的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們在學習期間有熟悉感,進而便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全面性分析。教師教授數學知識的情境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方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所以,教師通過為學生設計形象化教學情境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程度。
例如,教師教授學生們學習“找規律”的知識內容時,就可結合學生們日常的生活化情境,進行相應的知識內容教學。在教師看來,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就是不斷積累數學知識認知內容的過程。所以,教師需要深入到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中來,設計的教學情境需要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合。這樣人性化的數學教學設計,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知識印象,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理解更為迅速和透徹。特別是教師指點學生相關“規律”的共通點時,學生能夠迅速做出反應,并按照教師的思維引導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思考。最終,學生可以按照教師設計的教學情境展開學習活動,切實提升自身知識水平。
二、實施合作化知識引導,培養合作學習習慣
數學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學習,意在為學生夯實知識和能力的基礎。所以,教師在指導學生們學習數學知識時,需要將教學上升到“能力提升”的高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教師需要為學生們設計大量的合作性學習任務,并結合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成績和性格特點,設計對應的合作學習小組,使之能夠進行更為有效的問題分析。此時,在學習任務的引導下,學生們能夠按照教師設計的教學小組,進行相關的問題綜合分析。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教學指導,并要求學生進行大量的合作訓練,使之成為學生的學習習慣。
例如,學生們在學習“小數的意義和性質”的知識過程中,需要教師結合實際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們設計相應的合作學習任務。為此,教師需從學生的實際生活角度出發,為學生設計大量相關的數學示任務。教師為學生們設計“在商店中,店員是如何表示商品的價格的,店員表示商品價格的數叫什么?”等問題,學生們可以按照自己學習生活實際,進行相關問題的分析,并同身邊的學生進行密切的探討和研究。教師采用這樣的教學策略進行合作教學,并設計大量的教學任務,使學生能夠逐步養成合作分析數學知識的習慣。
三、設計導向性數學訓練,提升整體認知水平
學生們在學習數學知識期間,教師應為學生設計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進行有效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高效的學習思考,并有效解對應的決數學問題,從中體會解決數學問題帶來的成就感。所以,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時,需要綜合研究學生們對于數學問題認知的不足,并適時為學生們提示有效的解題方向,從而有效幫助學生獲得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例如,教師指導學生們學習“流水行船問題”中的速度變化時,會發現學生們在分析題目的過程中,很難有效理解水的速度和船速的相互關系。此時,教師可以選取傳送帶和有速度的物體,為學生們模擬相應的運動過程。學生們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可以有效理解其中的知識內涵,并積極開展相應的解題訓練,從而切實提升自身的數學知識水平。
綜上所述,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有效調動學生的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只有學生保持學習的主動性,才能夠切實提升自身的數學學習效率和質量,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何元慶.讓數學學習真正發生——淺談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革新,2019(12):56.
[2] 劉興民.以生為本 提升效率——小學數學課堂如何進行有效教學[J].中國農村教育,2019(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