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桃秀
摘 要: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學生不僅要掌握現有的數學知識,還要為將來的數學學習打下基礎。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養成解決數學難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生;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問題、實踐等入手,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幫助學生建立直觀想象、邏輯推理和合理運算的數學思維。
一、在生活中點透數學——培養學生直觀想象的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從學生的直觀想象入手,通過結合學生的生活來為學生點透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使學生獲得直觀的學習印象,加強學生的數學聯想。部分學生在學習幾何圖形時,缺乏數學抽象的能力,不能構建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影響了學生的理解。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學生直觀想象的數學思維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幾何圖形的學習特點。
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時,筆者為了讓學生認識圓錐和圓柱,促使學生理解圓柱和圓錐的特點,能夠掌握圓柱和圓錐的區別,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培養學生直觀想象的數學思維,在教學中為學生準備了生活中常見的圓柱和圓錐型的模型,讓學生通過觀察模型來總結圓柱和圓錐的概念與特征。學生觀察模型后,對圓柱和圓錐進行了分析,知道了圓柱和圓錐的特點,能夠有效區分圓錐和圓柱,懂得了圓柱和圓錐是由底面、側面和高組成的,認識到了立體圖形的特點。接著,筆者又組織學生利用剪刀、紙板等材料進行圖形制作,使學生加深對圓柱和圓錐的印象。學生在制作的過程中,形成了空間觀念。這樣,筆者通過在教學中結合生活材料來幫助學生點透數學,使學生形成了直觀想象的數學思維。
二、在問題中點透數學——培養學生邏輯推理的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從學生的邏輯推理入手,通過結合課堂中提出的問題來使學生明白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找出問題的答案,懂得遇到難題該從何下手。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缺乏問題意識,既不能回答出教師的問題,也不能提出自己的疑惑。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學生邏輯推理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的思考。
例如,在學習“扇形統計圖”時,筆者為了使學生認識到扇形統計圖應用的意義,促使學生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幫助學生掌握扇形同統計圖使用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繪制扇形同統計圖,在教學中結合扇形統計圖的案例對學生進行了提問:什么是扇形統計圖?你在生活中見過哪些應用扇形統計圖的案例?你認為扇形統計圖有著怎樣的特點?你能從扇形統計圖中獲得哪些數據信息?你能利用給出的數據繪制相應的扇形統計圖嗎?學生圍繞這些問題對“扇形統計圖”這部分內容進行了學習,分析了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學會了利用扇形統計圖來了解分量與總量之間的聯系,能夠根據數據繪制相應的扇形統計圖,給出問題的答案。這樣,筆者通過在教學中為學生設置問題,使學生發現了數學的邏輯性,促使學生對問題展開了推理,養成了積極思考的數學思維。
三、在實踐中點透數學——培養學生合理運算的數學思維
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可以從學生的合理運算入手,通過融合學生的實踐來幫助學生把握數學學習的技能,促使學生在動手的過程中找到數學學習的技巧,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部分學生在計算方面存在不足之處,不能養成檢驗數學結果的好習慣。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減少學生運算中的失誤,使學生形成合理運算的數學思維,就要增加學生的練習。
例如,在學習“因數與倍數”時,筆者為了使學生掌握因數、倍數等的概念,知道因數與倍數之間的聯系,可以掌握因數、倍數的數學方法,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了實踐練習,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體驗因數和倍數。筆者先是為學生設計了不同形式的練習題,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實踐。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對練習題進行了分析和解答,熟悉了因數和倍數的概念,知道了如何尋找因數和倍數,梳理了因數和倍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能夠說出2、5、3等的倍數的特征,形成了數學抽象和合理運算的能力。筆者在學生完成練習后,對學生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專項指導,減少了學生的錯誤,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筆者通過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實踐,增加學生運算的機會,使學生形成了合理運算的數學思維。
總之,本文通過在生活中點透數學、在問題中點透數學、在實踐中點透數學,對學生的直觀想象、邏輯推理、合理運算等數學思維進行了培養,提出了適宜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策略并進行了有效的實踐。
參考文獻:
[1]冉彩霞. 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A]. 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研討會(貴陽會場)論文集[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3.
[2]黃艷.淺談小學數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