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霞
摘 ?要:在新課改形勢下,在開展初中歷史教學工作的時候,會存在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得到進一步的解決。本文論述了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出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解決問題的對策,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現在全國范圍內都在開展新課程改革與教學,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當下的教學發展需要。在各個階段的學科教學之中,都在嘗試著進行教學的改革與實踐,這一點在初中歷史教學之中也有著明顯的體現。在初中歷史教學之中,老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老師開始沿用一些新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工作。通過一些新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初中歷史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讓學生去理解相關的歷史知識,這樣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很有幫助。
一、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不重視歷史教學工作
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初中歷史教學工作,很多老師并沒有重視歷史教學。因為歷史在中考當中所占的分值較少,老師重視程度不足,都認為數理化和英語才是教學的主干學科,對于歷史教學不夠重視。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將一些主干學科當做是教學的重點,在平時花大量的時間來進行這些主干學科的教學工作。這樣就對歷史教學往往產生忽視的情況,不注重整個歷史教學的高效性,老師和學生的注意力都沒有在歷史教學上面。這樣長此以往,就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二)歷史學習與學生的生活缺乏聯系
在開展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老師進行歷史教學的時候,往往只是講述一些理論知識,缺乏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在教學之中,老師所講述的內容往往沒有切合實際的生活,都是在闡述一些考試內容,教育學生怎樣去審題和做題,這樣就使得整個教學沒法開展。因為所講述的內容缺乏實際生活的聯系,就使得學生覺得比較官方化和理論化,學生也難以理解一些深刻的道理。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很多老師在課堂上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感受。學生會覺得老師所講述的內容過于理論化和官方化,對歷史學習產生不了濃厚的興趣,這樣就影響了學生之后的歷史學習和聽講。
二、初中歷史教學中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建立正確的歷史教學思想
在初中歷史教學之中,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改變之前單一的教學模式,要運用正確的歷史教學思想,注意歷史教學的重要性,而不是認為歷史教學毫無用處。老師不僅需要讓學生學習一些歷史知識,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一種學習方法,讓學生意識到歷史學習的重要性,改變自己之前的歷史學習習慣,要將一些好的習慣運用到教學之中,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老師需要改變應試教育模式,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運用理性的思考來思考相關的歷史問題,這樣學生在之后的歷史學習之中,就會有所啟示和發展。教育部門也需要加強歷史的認識,重視初中歷史的教學工作,這樣老師在心理上也能夠足夠重視,以后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變得更加高效。
(二)在教學中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知識實際上和實際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不可分割。老師在教學之時,需要充分考慮到這個實際情況,要注意歷史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以便于在之后的學習中,能夠更加快速地開展教學工作。歷史知識實際上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都是不可分割的。老師需要做的是能夠將歷史知識聯系起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講解和說明,幫助學生去更加快速地掌握相關的歷史知識。比如,在講解抗日戰爭的時候,老師可以問學生祖輩那一代是否有人參加過抗日戰爭,調動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能夠積極展開思考的工作。這樣學生的思路就會變得更加開闊,能夠將歷史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后的學習就會變得更加順利。
(三)改變歷史教學的單一性
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做的是,能夠改變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在教學之中,需要注意用一些新方法開展教學工作。首先,老師需要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工作,要注意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將歷史知識通過視頻和圖片的方式,更加直觀地展示到學生面前。讓學生感到歷史知識的重要性,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和動力。這樣學生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就會變得更加高效。另外,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方便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課下交流,也方便學生能夠進行資料的查找和學習。這樣能夠提高整個歷史教學的效率,也能夠讓學生更加專心地聽課,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方便學生理解歷史知識和內容。
總之,對于初中歷史教學來說,要想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之中,注意總結經驗和教訓,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開展教學工作。這樣學生也會感到比較輕松,能夠更加快速地掌握歷史知識,促進高效課堂教學的建立。
參考文獻:
[1]李春寶. 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刊,2016,9(13):55.
[2]唐文集. 初中歷史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 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6(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