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奕
摘 ?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及《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要求廣大一線體育教師牢固樹立“快樂體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推進體育課程的改革。但初中階段,體育教學由于長期不受師生重視,以及學生處于叛逆階段,面臨中考壓力等原因,初中體育教學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本文將基于教學實踐經驗,針對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教學;體育;身體素質
在久坐學習之余,科學鍛煉是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自身免疫力,還能幫助學生緩解中考壓力。但是體育教學不能盲目訓練,不能過猶不及。在進行體育教學之前,教學需要先了解初中生最需要鍛煉的是什么?基于初中學生的體育中考要求,每一個中學生需要提高心肺功能、肌肉耐力、爆發力、敏捷性、協調性、肌肉力量等體適能。通過訓練,發展以上體適能,不僅身體素質得到提高,中考項目中的中長跑、實心球投擲、立定跳遠、跳繩、仰臥起坐以及球類項目就都能得到提高。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課不受重視,上課質量差
首先,在傳統教學中,體育課長期不受重視,導致學校在招聘教師時,對體育教師的專業性要求不高,體育課教學質量差。其次,有的學校因為教師資源不足,體育課是別的任課教師代課,體育課多半是自由活動,學生在體育課上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最后,由于面臨中考壓力,體育老師往往是學校最“閑”的教師,體育課不是被語文教師占用,就是被數學教師預定,學生其實沒有多少機會上體育課。而對體育課的重視也是近幾年,體育成績列入中考考核標準才受到師生家長的重視,但是學校由于長期體育課程教學經驗的缺失,導致體育課的質量一時難以改善。
(二)過于形式化,沒有制定真正適合學生的教學計劃
在新課改背景下,各個學校紛紛制定教學計劃,響應課程改革,開始對體育課的重視。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有的學校采取“一刀切”的做法,不管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否接受,就盲目制定教學計劃,只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如,初中學生,處于青春發育期,身體特征開始明顯,男女差別較大,男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女生趨于文靜,不好活動。因此要因勢利導,加強男生的身體素質練習,培養女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此外,學校之間進行交流,很多教師在參加完交流會以后,就積極引進新的體育教學模式,但忽視了學生的具體情況,不能將體育創新的教學模式“本土化”,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讓學生怨聲載道,身體素質也沒有得到提高。
二、初中體育教學的改善措施
(一)體育教學的指導原則
體育教學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意保證學生在課上的安全。因此,首先,在上課前,教師應該讓學生在運動前,換好干凈的運動服裝、運動鞋,并確保周圍場地環境安全。其次,教師應該叮囑學生請同學們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或降低動作難度,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如有身體不適,請立即停止練習;如身體存在心臟等嚴重疾病不能運動的同學,建議采用舒緩的方式自主鍛煉。最后,在運動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不要馬上停下休息,要繼續站立或行走3~5分鐘再坐下休息,注意營養和機能恢復,保證良好生活與健康習慣。
(二)游戲化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玩中學
在教學中貫徹“寓教于樂”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在“玩中學,玩中練,玩中指導,游戲中提高”,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從而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培養其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如,在籃球課上,在運球低手投籃的練習中,首先通過圖解示范使學生基本了解技術動作概念,再通過學生自由練習,自主學習掌握動作技術,教師再通過利用簡易動畫圖解和教師示范,調動學生學習氣氛的同時,提高學生練習的熱情和練習的效果。之后,在學生基本掌握運球低手投籃的動作技術基礎上,設立情景,引導學生進行一攻一防練習,不但增加了練習的難度,同時也拓展了課堂教學,豐富了教學內容。
(三)趣味教學,緩解學生學習壓力
初中學生面臨中考壓力,體育課作為戶外課程,也應該承擔其緩解學生壓力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在體育課上引入一些趣味活動,緩解學生壓力。如,“走云梯”游戲活動,男女生面對面站立兩人兩手交叉緊握住對方的手腕,形成一個像“云”一樣的梯子,學生一個一個從梯子上走過。以老師為中心,學生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學生記住自己的左右手拉的是誰,讓學生散開打亂位置,站立不動牽自己左右手的同伴,然后開始“解扣”,同時手不能松開,最后還原成大圓圈。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和動腦、組織、領導、反應配合能力,還增強了班級的團結凝聚力,切實緩解了中考學生的壓力。
三、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學生不能再單純以考試成績論高低,而應該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師在學生初中階段,也應該自覺承擔起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正確引導者的角色。在初中體育課上,教師應該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在運動中解壓,積極迎接中考,在陽光下成長。
參考文獻:
[1]周軍平.基于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分析[J].學周刊,2020(05):144.
[2]楊娟.創新初中體育教育方式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J].學周刊,2020(0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