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田徑教學是其中十分關鍵的組成部分,從實踐中來看,田徑教學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此,就需要教師和學生都能夠真正意義上有效認識到高校田徑教學的重要作用,并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相對應的運動技能,以此使學生能夠在田徑教學過程中得到更多的好處,使其身心健康茁壯成長。基于此,本文重點探討和分析高校田徑教學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相對應的實施策略,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為相關人士提供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高校;田徑教學;身心健康發展;作用;策略
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機制不斷深化改革,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各項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不斷的優化和完善,由此使其教學效率得到更顯著的提升。另外,高校教師也越來越著重關注到田徑教學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并且著重認識到田徑教學的重要作用,越來越關注各項教學環節的改進,由此使得田徑教學成效逐步呈現,并引起越來越多人士的關注。而在具體的田徑教學實踐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要著重認識,對問題進行有效探究,并采取更科學合理的應對策略,以此充分確保田徑教學作用得到更顯著的提升。
1 高校田徑教學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主要作用
1)確保高校學生身心代謝速度進一步加快,使其健康成長。從高校田徑教學實踐來看,在田徑運動中絕大部分都是有氧運動,而在有氧運動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的細胞繁殖能力進一步增強,繁殖速度更快,進一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從而使人體內部的各個器官和系統出現與之相對應的良性變化,在使其運動技能得到顯著提升的同時,對其生理和身體素質的增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可以看出,田徑運動可以促進人體骨骼的快速生長,使人體的形態更加優化,確保學生的體型更健美,學生在參與田徑運動的過程中,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進一步增強,有效降低相關疾病的發生概率,特別是感冒等疾病大幅度減少,在體重身高等方面都充分達成相對應的標準,體質更加健壯,比不愛運動的學生在身體素質方面有顯著增強。綜上所述,通過分析能夠充分看出,高校田徑教學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其健康成長。
2)確保學生能夠保持更加良好和諧的心理狀態。高校學生往往面臨著比較大的學習,考試和就業壓力,所以在實踐中可以看出,學生群體中很多人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普遍存在,而這樣的情況對其心理健康會造成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在教學實踐中,通過田徑教學可以使學生能夠充分的體會到競技體育的樂趣,使其在競爭激烈的比賽中排解不良情緒,使其壓力得到充分的抒發,從而在最大程度上確保其保持良好健康的心理狀態。與此同時,通過調查分析能夠充分看出,經常參與田徑運動的學生,在心態方面更積極健康,更向上陽光,很少有情緒持續低沉的情況。田徑教學為學生排解負面性情緒,提供切實有效的渠道,使其保持積極健康的情緒,進一步增強其心理承受能力,更積極有效的面對挫折。與此同時,在具體的田徑運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的人際關系得到切實有效的改善,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使其增強自信心,在心理層面更加健全完善。
2 當前高校田徑教學的現狀分析
1)高校公共體育中并沒有高度關注田徑教學。隨著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推進,某些學校往往把田徑教學排除在公共體育教學之外,并沒有高度關注田徑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類現象的根源在于,在高校中有很少部分學生選擇選修田徑課,很多學生認為田徑課缺乏創新形式,比較單一枯燥,無法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自然無法體現田徑教學的重要性。
2)教師對田徑教學態度比較冷淡,并沒有足夠的熱情。從實踐中來看,高校體育教師并沒有真正意義上有效認識到田徑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教師認為田徑教學可有可無,并沒有著重把握其重要作用,對其教育功能,健身價值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缺乏高度關注和深入分析。
3)學生對田徑教學缺乏應有的興趣。很多學生并沒有認識到田徑教學的主要作用和價值,認為田徑課甚至可以被其他課代替,學生們普遍缺乏田徑運動的興趣和學習興趣,不了解田徑運動對自身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
3 高校田徑教學改革的實施策略
1)重視田徑教學的開展。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真正意義上有效設立田徑課,使其成為一項政策,以此為基準,推進田徑教學持續穩定的開展。學校相關方面要高度重視田徑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重視程度,對田徑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確保學生能夠有更大的學習興趣,充分融入到田徑教學過程中來。
2)著重加強理論教學,使學生能夠接受和認可田徑教學的各項內容。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著重加強理論教學,使學生能夠在理論層面真正意義上認識到田徑運動和田徑教學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其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要深刻體會,有效掌握相關方面的田徑鍛煉身體的健康原理,學生對天氣運動有更清晰明確的認知,這樣可以加深其認識能力和重視程度,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自覺自愿地參與到田徑運動中來,并且養成終身體育終身運動的習慣。
3)針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更新,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顯著增強。要想使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主探究精神得到充分的激發,就要針對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例如,在田徑教學實踐中可以把健身操以及健身跳等新興的鍛煉方式引入到田徑教學中來,使教學更富有樂趣。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使學生更深入形象的了解到田徑運動的無窮魅力和重要作用,同時進一步融合學校傳統田徑教學方法,構建更富有針對性和高效性的田徑精品課程,確保校內校外的田徑教學資源得到深入的挖掘,并呈現出更大程度的發展。
4)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構建多元化的考評標準。在教學評價模式方面要突破傳統的單一化的考試模式,要結合客觀和主觀結合的基本原則,構建更加多元化,高效化的綜合評價體系,兼顧定量與定性、靜態與動態、單項與綜合等等,使評價模式能夠更有針對性和引導性,使學生的潛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揮,確保田徑教學功能得到充分的體現,使綜合性評價考核模式得到有效落實。
4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上文的分析和探討,我們能夠充分看出,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要著重關注高校田徑教學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使其在田徑教學過程中能夠體會到競技體育的樂趣,并且進一步提升其身體素質,排解不良情緒,有效具備更加良好的心理狀態,從而在身心方面健康茁壯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妮.高校田徑教學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作用[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7(4):74-77.
[2]孫凌云.高校田徑教學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作用探討[J].品牌:下半月,2014(11):228-229.
[3]劉武.高校田徑教學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1):60,62.
[4]韓冰楠.高校田徑教學與學生健康發展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481.
[5]顏敏.高校田徑教學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影響[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4(24):145,147.
作者簡介
文蘭穎(1976-),女,漢,河南洛陽,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