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夏菡

摘 要: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應用型高校的主要任務也是衡量辦學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通過學校、二級學院、專任教師三個層次;課堂教學、實踐實習、課外活動、畢業設計四個維度構建專創、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培育大量的創新創業人才。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
基金項目:菏澤學院2018年度教學改革研究立項培育項目(項目編號:2018310)。
1 引言
創業教育興起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國際研討會(北京)上提出創業教育概念,我國將“創新教育”融入其中形成“創新創業教育”;2010年教育部成立“高等學校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2015年國務院頒布“雙創教育”改革實施意見;全國各個高校也積極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要培養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要建立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本文以菏澤學院為例,從三個層次、四個維度兩個方面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進行闡述。
2 學校、學院、教師三個層次體系構建
2.1 學校層面建立“創新創業學院”
菏澤學院創新創業學院成立于2017年6月,是學校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活動的組織管理機構,是支持創新活動、孵化創業企業、培養優秀畢業生的綜合服務平臺。主要職能包括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創新創業課程建設與課題研究;各類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創業實踐活動以及創新創業培訓的組織、服務與管理。同時學院出臺《菏澤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管理辦法(試行)》、《菏澤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實施辦法》、《菏澤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學分認定辦法(試行)》、《菏澤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教師選聘辦法》等相關政策保障創新創業教育及實踐的順利進行。
2.2 二級學院在制定專業培養方案時重視“創新創業教育”
在新的《專業培養方案》中課程體系由通識課程、學科課程、專業課程、實踐課程四個模塊構成(專升本只有專業課程、實踐課程兩個模塊),而且實踐課程的學時再整個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例較大,表1為菏澤學院城市建設學院各專業所占總學時的比例,其中創新創業教育是實踐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創新創業理論課程每學年在奇數學期安排一門32學時2學分,分別為創新創業基礎一(大學生職業發展規劃)、創新創業基礎二(創新創業基礎知識)、創新創業基礎三(專業教育)、創新創業基礎四(大學生就業指導);所有專業每學期開設創新創業實踐(共5學分),同時土木工程專業開設創新創業仿真實踐(一)和創新創業仿真實踐(二)課程。
2.3 專業課教師課堂教學積極融入“創新創業教育”
雖然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理論課程,但孤立性太強,不能很好地與所學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也不符合當前社會對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培養需求。而專業課教師在講授專業知識時內容枯燥,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到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能夠在豐富課堂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創新教學模式的重要手段。
3 課堂教學、實踐實習、課外活動、畢業設計四個維度體系構建
3.1 課堂教學注重創新創業基本理論的講授
任何實踐都離不開理論的指導,創新活動與創業實踐也一樣。通過吸納當代創新創業教育的最新成果、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知識理論進行系統分析和全面講解,為大學生下一步的創新創業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創新與創業的概念、創新思維與方法訓練、創新技法、創業者與創業團隊、創業資源、創業機會與創業風險、創新創業精神與人生發展等。
3.2 建立實踐基地積極開展創新實踐和創業實踐
實驗實踐教學是創新創業教育融入的關鍵。高等院校應該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積極采取校企合作等多種形式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實踐基地具備相應的圖書資料、軟硬件儀器設備、網絡條件等并面向所有學生開放,并對學生進行科技創業概論、創新創業思維、職業技能與工程素養、項目組織管理以及協作溝通等方面的培訓,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建立于2017年的菏澤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為在校學生、校友及校外創新企業提供了創新創業平臺。
3.3 舉辦多種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
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僅僅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通過開展一系列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不僅可以強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除了“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之外可以開展多種形式“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以及與企業合作舉辦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舉辦舉行創新創業沙龍、創新創業知識競賽、創新創業辯論大賽等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3.4 鼓勵畢業設計(論文)在創新創業活動中完成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校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措施,是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與創新創業訓練的重要途徑,它有著任何課堂教學或實踐教學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過將畢業設計(論文)與創新創業活動相結合形成一體化的培養模式,大學生可以結合大學二、三年級甚至大學一年級所參與的創新創業活動(訓練計劃)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不僅使創新創業活動能更好的延續,也解決了學生因考研、找工作而導致的畢業設計(論文)的時間不足,同時顯著提高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
質量。
4 總結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學習氛圍,使在校學生學到創新創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在大學生在各類創新創業類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同時,通過學習與實踐使大學生清醒地認識到創業的風險,創業要成功必須要有一定的財力和創業能力做保障,為走上社會后的創新創業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鄭志穎,劉欣.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9(12):76-79.
[2]劉潔,路倩,陳翠霞,鎖羅曼.財經類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基于國內高校成功經驗的借鑒與啟示[J].智庫時代,2019(47):283-284+287.
[3]李盟.關于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課程評價體系與實證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9(33):15.
[4]王智騰,段漢武.外語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41(06):85-90.
[5]周青軍,魏通,劉文潑,安冬敏,李澤朋,仝曉強.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與畢業設計(論文)一體化可行性研究及實踐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8(02):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