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張增新
摘 要:特種作業人員是煤礦的主力軍,抓好煤礦特種作業人員日常安全培訓就等于牽住了安全的“牛鼻子”。如何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日常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減少“三違”行為,是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的重要途徑,煤礦生產安全,是礦工生活幸福的第一需要。本文筆者將結合自己多年從事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工作和區隊日常培訓管理的經驗,對我礦煤礦特種作業人員日常安全培訓工作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開展;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為我們做好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尤其對于煤炭這一高危行業而言,培訓是安全生產的根本保障和百年大計。2017年《煤礦安全培訓規定》的出臺,進一步建立了“企業自主培訓,部門強化考核,執法與服務并生”的安全培訓管理新機制,對煤礦培訓工作提出了更嚴的標準和更高的要求。為認真貫徹落實《煤礦安全培訓規定》,2018年3月12日,河南煤礦安全監察局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煤礦安全培訓規定》進一步做好我省煤礦安全培訓考核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煤礦企業每年應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日常安全培訓,每年培訓時間不得少于二十四學時”。《意見》已實施一年有余,我礦煤礦特種作業人員日常安全培訓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與基層單位領導、技術員、培訓員、職工座談時發現還存在一些問題,離我們預期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1 我礦特種作業人員日常安全培訓工作現狀分析
我礦煤礦特種作業人員日常安全培訓工作經過一年的開展,從試卷和職工的反饋建議上來看,大家對本崗位知識點掌握得比較牢固,在2018年年底的考試結束后,工人們對有些題目還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氣氛非常熱烈。這充分說明特種作業日常安全培訓工作達到了一定的效果,大家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與技術隊長、培訓員、職工交流中發現還存在一些不足,培訓效果還不盡如人意:
1)部分基層干部對特種作業人員的日常安全培訓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在每月的下隊考核時發現,一些領導一見面就抱怨工作忙,覺得培訓是一種負擔,認為職教中心不體諒井下工人的辛苦,不顧井下的生產,增加基層負擔,對職教中心開展的培訓工作有排斥情緒。
2)基層培訓員成了典型的“夾心餅”。近幾年,國家對煤礦安全培訓工作高度重視,要求越來越高,檢查越來越細,考核越來越嚴,有關培訓方面的活動、檢查增多,由于基層領導對培訓工作缺乏重視,對培訓員工作支持力度不夠,使得培訓員的工作難以高效開展。煤礦是連續性生產的企業,作業環境差,勞動強度大,職工時間、精力有限,往往不愿意參加培訓,尤其是培訓占用休息時間時,就向培訓了“亮紅燈”,抵觸情緒嚴重。培訓員就成了“夾心餅”。
3)區隊培訓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敬業精神。由于培訓工作比較繁雜,再加上采掘一線單位的培訓員身兼幾職,造成區隊培訓員更換頻繁,新舊培訓員交接不力,培訓工作后遺癥現象嚴重,對培訓工作和本職崗位責任制了解不清,培訓員素質參差不齊。培訓部門對培訓員的入門沒有嚴格把關,沒有進行專項培訓,造成部分培訓員有摸著石頭過河的情結,缺乏愛崗敬業的精神,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
4)基層兼職教師授課缺乏技巧。基層教師授課教學基本功不扎實,授課方法單一,職工學習興趣不高。目前,全礦特種作業日常安全培訓的教學一般都是技術主管負責授課,由于時間倉促,工作忙,精力受限,學習內容載體不新穎,方式方法生硬,導致培訓質量不優,效果不佳,成為制約培訓效果的瓶頸。
5)職工培訓學習類活動過多,職工不堪重負。部分區隊特種作業人員種類多,比如有些隊有四類特種作業人員,每種類24學時,就需要組織96個學時,再加上平時的“三個一”活動,科室領導送教下區隊活動,本占線開展的一些活動等等。為完成這些工作,不得不占用職工休息時間,職工喊累,牢騷滿腹,技術員也抱怨組織起來困難。
6)培訓考核機制不健全。任何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有配套的制度和健全的激勵機制作保障。目前,特種作業日常培訓,雖說有計劃方案,但不夠科學,執行也不到位。另外考試形式缺乏創新,激不起職工的興趣與斗志。
2 扎實、高效開展煤礦特種作業日常安全培訓工作的建議、對策
1)提高培訓工作地位,樹立培訓工作權威。培訓工作要求高,就必須要高看一眼。作為區隊領導,要深刻認識到培訓是安全生產的保障和百年大計,不僅關系到員工素質提升,更關系到員工生命安全,培訓如果“得過且過”,事故就會“得寸進尺”。一是要樹立抓好安全培訓工作的鮮明意志和堅定態度。選拔專業理論知識豐富、工作認真,踏實肯干、樂于奉獻的員工擔任培訓員;其次區隊領導要認真學習國家、河南省、集團有關培訓方面的文件精神,以身作則,模范帶領,不折不扣宣傳、貫徹、執行上級的文件精神;三是區隊領導積極協助、大力支持培訓員的各項工作。適時改變所在單位的培訓獎罰辦法,使區隊培訓工作進入良性循環;四是區隊領導要深入一線,了解民情,傾聽民聲,解決好工學矛盾,教育、激勵工人去學習,去提高自身素質,并制定有效的激勵機制,從“多數學”向“全員學”轉變,從“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從“枯燥學”向“趣味學”轉變,從“需求學”向“成長學”轉變,高度重視,高質量、高標準干好培訓工作,讓培訓的音符傳遞到每個角落,切實用培訓之漿撐安全之舟,為企業安全發展保駕護航。
2)建立培訓員準入資格,每年對培訓員進行一次專項培訓。若要培訓更有效,唯有源頭緊起來。職教中心應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區隊培訓員準入資格,嚴把入口關,真正讓有能力、有干勁、有責任又熱愛培訓工作的管理技術人員進入培訓管理的隊伍。對新培訓員進行為期不低于24學時的培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為不斷適應新的形勢,職教中心應在每年年初對培訓員進行一次專項培訓,強調培訓員職責,學習培訓員崗位責任制,傳達上級有關培訓的文件精神,指明工作目標,強化考核細則,加強培訓員的管理。
3)搭建全礦特種作業人員APP學習平臺。隨著當代設備工藝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職工培訓的方式也要發生轉變。我們可以借鑒“學習強國” APP學習平臺和“河南專技在線”APP學習平臺的做法,從基層挑選出專業理論知識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兼職老師與職教中心專職教師結合,制定出各專業的教案、課件和講課視頻,上傳到學習平臺上,每位特種作業人員通過客戶端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有選擇性的自行學習。設置“專業模塊”和“答題活動”,每天每個專業推出一道題,每周每個專業推出5道題,讓職工通過答題對學習中的問題查漏補缺,鞏固學習效果。實行積分制,讓職工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激發職工學習積極性。職工學習時間累計24學時后,可以自行選擇考試,實現真學習,真練習,真考核。
4)每年對特種作業人員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職工的腳步是積極向前,還是厭煩磨蹭,將對培訓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我們必須給他們注入“興奮劑”,使培訓工作體制、機制更加科學、高效。“高技能人才不僅需要課堂上教,更需要在實戰中練”,把理論學習與崗位練兵、實操比武有機結合起來。每年對特種作業人員進行一次技術比武活動,包括理論考試和實操演練。理論考試采用上機操作,成績用分數與時間兩項指標去考核。實操比武可根據國家制定的各工種的實操標準去考核,依據標準打分。對理論、實操成績優秀的給予重獎,讓職工在實踐與競技中不斷提升素質,讓職工切實感受到:“參加培訓學習既能提技能又可以賺收入。”
總之,特種作業人員是煤礦的主力軍,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煤礦的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抓好特種作業人員日常安全培訓工作勢在必行,它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的復雜工程,是常新常談的課題,需要我們職教工作者不斷探索,常抓不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我們都是追夢人,在追夢的路上不停跋涉。我相信,在集團、礦領導的英明領導下,在區隊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我們全體職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特種作業人員的日常安全培訓工作將會再上一個新臺階,將會助推一礦安全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