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是貫徹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理念的重要措施,在實際的教學中,要根據教學要求和高中生的特征,為他們提供針對性的教學。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核心素養理念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工作的意義;其次,提出了當前國內高中音樂鑒賞教學面臨的問題;最后,通過案例分析的方式研究了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高中音樂;音樂鑒賞;核心素養;鑒賞內容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1-0181-01
【本文著錄格式】路陽.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常見問題與策略研究[J].北方音樂,2020,01(02):181,183.
音樂鑒賞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們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增強自身的音樂素養,通過對音樂進行欣賞與學習的方式,能讓他們更全面地感受音樂的魅力。但是,在當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部分音樂課程的教學未能關注到學生們核心素養的發展與培養,因此導致了教學方法存在一些問題。對此,本文從核心素養視角出發,提出了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優化發展策略。
一、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工作的意義
(一)有利于陶冶情操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可以讓學生們掌握基本的音樂樂理知識以及歌唱技巧,除此之外,還能培養審美能力,通過欣賞音樂的方式陶冶情操。在鑒賞教學中,學生們可以在音樂的世界中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培養更為積極和樂觀的學習態度與生活方式[1]。
(二)有利于激發民族自信
中國歷史悠久,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許多優秀的音樂藝術作品,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特征。高中音樂鑒賞教學通過引導學生們學習欣賞不同時期的音樂作品,能引導他們跨越時間的長河,真正地體會和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如何通過音樂的方式傳達出自己想要傳達的思想感情。這種方式下,學生們的民族自信心也能得到增強。
二、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目的認知不清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增強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在核心素養下,其目的還包括了以此豐富、拓展學生們審美邊界,強化音樂素養。但是,在實際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組織中,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仍舊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限制,沒有關注到音樂教學對學生們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要價值,教學目標設定過于簡單,音樂鑒賞顯得并不完整。
(二)方法違背規律
作為一種無形的能力,音樂鑒賞能力最終會融入到個體的審美能力、興趣愛好以及行為特征等方面。但是,一些教師在組織學生們參與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沒有關注到音樂鑒賞能力與核心素養培養的獨特性,僅按照以往的教學習慣將課本中的知識不加整合地直接展示給學生,打擊了學生們的感知能力和欣賞能力,同時也削弱了他們在音樂面前的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音樂鑒賞工作偏離了音樂教學的本質。
(三)教學趣味不足
同樣是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中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僅采取單純理論知識講解的方式,并不能吸引到學生們的注意力。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也使得學生逐漸喪失對音樂鑒賞的興趣,音樂鑒賞教學工作停留在表面,學生們的審美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發展策略
(一)教務行政層面
在明確了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工作實際開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之后,高級中學的教務處和行政管理辦公室要加強重視,并且在實際教學管理工作中,提出可行性的解決辦法。
例如,我國某地區的高級中學教務處辦公室的教師提出,在核心素養的發展背景下,要將學生們核心素養的發展與強化融入到實際生活之中。生活中處處有音樂,引導學生們回歸到原本的生活環境,感受多種不同類型、體裁音樂所帶來的感動。教務處的領導認識到這一點,經常性地組織音樂教師與學生參與到音樂文化、音樂生活和音樂科學等不同類型的音樂活動當中,在具體的情境下,培養和提升學生們的審美情趣。教師也利用這些活動,鼓勵學生們更積極地進行探討和研究,增強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
以音樂鑒賞中“多彩的民歌”課程為例,教師在組織學生們欣賞不同民族民歌的同時,還讓他們講述自己對于特定民族的了解,通過這種相互分享和交流的方式,有利于在音樂鑒賞的過程中,增強核心素養。除此之外,教務處還針對多彩民歌音樂主題鑒賞活動,在校園內部組織了不同民族民歌演唱的匯演。少數民族的學生可以表演本民族的音樂節目,其他同學也可以借此機會研究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和老師都能更深入地對民族歌曲進行研究,加深對民族歌曲、風俗習慣和民族文化的理解。
(二)教學研究層面
在教學研究層面上,作為高中音樂鑒賞教師,要根據教材當中的內容以及學生們的發展需求,加深對不同音樂體裁和內容的研究,通過系統整合的方式,針對不同的主題,為學生們展現出不同的音樂體裁以及音樂內容,以此豐富音樂鑒賞教學的素材,增強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1.多元化體裁
多元化的體裁是教學研究工作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引導學生們鑒賞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有利于豐富學生自身的情感層次,并在鑒賞中形成更為獨立、清晰和有梯度的思維方式,聆聽感受不同體裁音樂作品的深刻內涵。在現代化發展中,音樂的體裁以及表現形式變得更為多樣,這一發展特征有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們的核心素養,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為教師教研工作帶來了困難。在音樂鑒賞教研工作中,教師要不僅要從音樂的情感、音色以及特征方面著手分析,更要關注到不同體裁在區分音樂作品時的作用,整合音樂教學材料,幫助學生們更快速、更深入地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容特征。
2.多元化內容
古今中外,不同的音樂作品有著各自獨特的魅力,欣賞和學習多元化的音樂內容,有利于增強對美的感受,發展核心素養下的審美素養。
同樣以“多彩的民歌”音樂鑒賞課程為例,在“民族”主題下,教師在教學研究工作中,可以廣泛地收集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樂和歌曲素材,結合少數民族的主要樂器、舞蹈和表現形式,豐富學生們在欣賞少數民族音樂時的感官體驗。作為多民族國家,我國不同的民族在長期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發展出了多樣的音樂表現形式。因此,教學研究工作人員在對這一主題課程進行研究中,要以多元化的視野展開工作,讓學生們感受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和不同文化中豐富的音樂內容,并在欣賞中逐步培養核心素養。
(三)教師教學層面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明確音樂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發展,離不開學生們對于音樂情感的鑒賞,感受音樂所蘊含的不同情感要素,以此分析和鑒賞獨特的音樂內涵,培養并發展自己的核心素養。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們學習《菩提樹》和《魔王》兩首樂曲時,可以采用對比分析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將兩首樂曲進行對照學習。當為學生們播放完兩首音樂選段之后,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比如,兩首樂曲分別表現出了什么樣的情感?兩首樂曲在表達情感時分別采用了何種韻律節奏?從音樂表現力度角度分析,情感表達時的力度是強還是弱?通過提出這類問題,有利于學生們在二次欣賞中加深對音樂背后所蘊含情感的思考。
四、總結
綜上所述,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工作中,要從學校的行政教務層面、教師對專業教學方法的研究層面以及在課堂教學的應用層面等多個角度出發,系統全面地分析出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改進策略和優化方法。在基于核心素養的發展背景下,充分地關注到每一名學個體的實際發展需求,以此為契機,讓學生們在音樂鑒賞中收獲音樂帶來的快樂和感動,使他們真正愛上鑒賞音樂,核心素養也能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厚德.音樂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