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燕

摘 要 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是教育價值的理性回歸,發揮所有課程育人功能。本文以“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為例,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引,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采用O2O(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建立多元化考評體系對課程思政內容進行研究探索。
關鍵詞 課程思政 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 系列講話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1.030
Abstract Fr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rational return of educational value, giving full play to all the functions of curriculum education. This paper takes "tax calculation declaration and planning" as an example, taking the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peech as a guide, exca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ourse, adopting the O2O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mode, and establishing a diversified evaluation system to explore and explore the cont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curriculum politics; tax calculation declaration and planning; series speech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題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就要求我們會計專業課老師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在“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的教學中,將思政教育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大思政”視域下“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1 “大思政”視域下“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教學改革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相統一。“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作為會計專業核心課程,長期以來,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相互分離,融通不夠。按照“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的根本要求,在專業目標的實現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培育工匠精神,將思政元素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有利于加強教師“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識”的提升。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特征發生著巨大變化。現今很多大學生對思想政治不感興趣,特別是針對高職學生,要將他們從手機的世界里拉回來,會計專業教師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育德意識,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的育德能力。在講授“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課程時,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針對學生的特質,結合學生的興趣因材施教。
2 “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課堂教學改革現狀分析
(1)專業課教育與思政教育互相分離。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被默認為思想政治課的任務,專業課堂只是傳統意義上的學習技術,專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并沒有建立起應有的關聯,而是相互分離,學生難以將學到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應用聯系起來。一直以來,“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課堂上只注重專業知識的講授,而忽略了價值觀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2)高職會計專業教師對思政教育認識不足。我們大多數教師對思政教育認識不足,錯誤地認為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思政教學關聯不大,重教學、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認為只要學生不出事,就是基本完成工作,對其他不做更多要求。因此,必須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這樣才能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起到引導的作用,培養德才兼備的會計專業人才。
3 “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施
從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兩方面對“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進行改革,在教學內容的改革中,針對理論教學部分,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引,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發揮專業課程的育人功能。針對實訓操作和稅務技能競賽,提升綜合職業素養,培育工匠精神。在教學形式上,采用O2O(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建立多元化考評體系,體現在專業課教學中潤物無聲地將正確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信念等傳達給學生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注重對學生過程的檢驗。
3.1 習近平的德育思想內容主要體現在其發表的一系列講話和一系列重要報告中,以習近平系列講話為指引,挖掘“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課程中的思政元素
3.1.1 理論部分思政元素的挖掘
(1)理想信念教育。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始于1978年,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稅收制度也在不斷改革發展,確立了分稅制,建立了以增值稅為主體的流轉稅體系。2003年以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分布實施了改革農村稅費,完善貨物和勞務稅制、所得稅制、財產稅制等一系列稅制改革和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從稅收制度的改革歷程,可以看出我國經濟由弱到強地快速發展。促使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命運,正確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實行納稅信用管理的講解,引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誠信是我們會計職業的基本道德規范,也是我們立身處世之本。引導學生增強誠信意識,樹立誠信觀念。
(3)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稅是對少數幾種消費品征收的一種稅,可以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的要求,調節消費行為,促進節能環保,正確引導消費需求,間接引導投資流向,補償部分商品和消費行為為負的外部性,緩解收入分配不公。大學生大多數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容易沖到消費。更有部分學生因攀比心理而導致的“奢侈”消費。因此引導學生樹立正確消費觀顯得尤為重要,在消費時堅持從個人實際情況出發,理性消費。
(4)創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對于促進企業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建設創新型國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引導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全面深化改革,破解發展難題的今天,我黨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個人只有創新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不斷地進步,才能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引導學生樹立創新學習的理念,首先要打好知識基礎,在掌握了一定知識的基礎上要提高思維能力,同時掌握創新理論。
(5)環境保護觀。從2018年1月1日起,開始征收“環境保護稅”,對積極治理環境污染的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對于不積極治理的企業提高稅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明確把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突出位置。引導學生逐步樹立環境保護意識,認識環境現狀,解決環境問題。
3.1.2 實訓部分思政元素的挖掘
在“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課程實訓部分,通過實訓內容并結合相關的案例,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培養規范操作意識、團隊合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形成較好的綜合職業素養,提高綜合能力。
3.2 教學模式
采用“O2O”教學模式,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兩部分優勢互補,實現互聯網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線上教學在“浙江省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共享平臺”進行,通過觀看微課動畫視頻、PPT等教學資源,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完成相應的線上學習自測,對自主學習的效果進行檢驗。線下教學指課堂教學,對學生線上學習所碰到的問題進行集中分析解決。同時學生通過線上部分各章節的作業,對學習內容進行鞏固,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學生還可以在討論區發帖或者回復,加強與教師的交流。
4 “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內容設計
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施具體體現在教學設計上,表1以環境保護稅為例所做的教學設計,在掌握環境保護稅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挖掘環境保護稅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政點,并且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同時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考評體系。
綜上所述,實施“課程思政”,在會計專業課程的課堂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牢牢把握課程思政這個主渠道,在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潤物無聲地向學生傳達正確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信念。
本文為2018年校級教學改革研究——“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項目立項《“互聯網+”背景下,“稅費計算申報與籌劃”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編號:xjg2019013)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王立新,王英蘭.“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會計專業課教學改革探討[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6):21-24.
[2] 謝冰.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職“會計文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與研究[J].職業教育,2019(9):118-121.
[3] 樊新梅.淺談職業院校的課程思政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8(6):54-55.
[4] 鐘世瀲.論習近平系列講話與職業教育發展[J].職業技術教育,2017:8-12.
[5] 張坤晶.論工匠精神培養育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職教通訊,201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