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山 汪琴芬
【摘要】涼州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關鍵所在,學校可以通過挖掘涼州詩詞,編寫校本教材,創設地方特色藝術環境,引導學生主體參與,落實課堂實踐,開展多元化的社團活動,借助活動平臺,形成教育合力,擴大涼州民間藝術的影響力等途徑,使學生了解、學習并喜愛上涼州文化,讓寶貴的民間藝術得到繼承和發揚。
【關鍵詞】追溯? 實踐? 涼州文化
【中圖分類號】K89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218-01
涼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古絲綢之路的第一重鎮。世人從一曲婦孺皆知的《涼州詞》知道了涼州,觸發了對涼州文化的追溯與探索,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說,涼州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關鍵所在。我們是中華文化的主角之一,而且在現在提倡“一帶一路”的時候,這個主角又走向了前臺。我們將涼州文化與特色學校建設相融合,很好地提升了學生的區域自信心,在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的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校園文化特色活動。
一、挖掘涼州詩詞,編寫校本教材,創設地方特色藝術環境
涼州,是中華詩詞文化的搖籃和發源地,文化底蘊豐厚。“武威莫道是邊城,文物前賢起后生。不見古來盛名下,先于李益有陰鏗。”流傳于后世的王之渙的“黃河遠上白云間”,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兩首《涼州詞》早已聞名天下,是中華詩壇的燦爛瑰寶,更使“涼州”名揚天下;清朝中后期,涼州被謄為“書城不夜”。涼州有“開五言律詩之先河”的詩人陰鏗,被稱為唐“大歷十才子”之一的涼州本土詩人李益,被魯迅、梁啟超稱贊著名經學家、史學家張澍;教育家、書畫家、詩人張美如;有詩題“涼州八景”的張玿美,地方詩人李蘊芳、陳炳奎……他們的詩作和其在文化活動方面的成就,給涼州乃至祖國的文化寶庫增添了新的內容,為涼州詩壇增添了奇光異彩,給后人留下了一筆的精神財富,豐富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
學校應堅持開展國學與“涼州詩詞”誦讀活動。首先要創設具有傳統文化氛圍的校園環境,讓墻壁“說話”。其次,通過晨讀、“每周一詩”熟記涼州名人名言等活動,讓孩子們真切地感受涼州文化,同時,在詩歌誦讀中了解傳統節日,讓詩歌彰顯精彩,使孩子們感悟到豐富的民族傳統節日是中國多元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并為學生的詩歌創作提供了廣闊的創作空間。
二、學生主體參與,落實課堂實踐,開展多元化的社團活動
作為教師,我們先要自己弄清楚涼州文化到底有哪些閃光點,怎樣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活動。讓學生學會開發利用校內外教學資源,提高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指導學生擴大閱讀面,積累本地楹聯、諺語、歇后語等,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自主完善校本教材,成立了專門的社團小組并定期開展活動。
1.誦讀涼州賢孝,讓校園書香洋溢。
涼州賢孝又稱“涼州勸善書”,學校成立“涼州賢孝誦讀社團”,鼓勵學生熟記吟誦,在熟記吟誦的過程中吸收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在積累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蘊,學生對地方傳統文化的熱愛也是與日俱增。
2.“攻鼓子”舞鼓魂,使孩子陽光開朗。
涼州“攻鼓子”是流傳在武威北鄉的一種民間鼓樂舞蹈,已有近2000多年的歷史。學習攻鼓子表演的陣型,如“猛虎出山陣”“四方陣”等陣勢,社團活動提高了學生與群體合作的協調能力,學習攻鼓子讓他們變得更加活潑自信,最重要的是,使得寶貴的民族文化得以傳承。
3.組織書法社團,學生揮墨樹自信。
號稱“隴右學宮之冠”的武威文廟,是全國三大文廟之一。推廣古今書法名家及身邊書法名人的練字經驗等,營造了良好的書法教育氛圍。日復一日,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便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也讓學生享受到了寫字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樹立起涼州文化的自信心。
三、借助活動平臺,形成教育合力,擴大涼州民間藝術的影響力
涼州文化及民間藝術具有強大的社會教化功能,在構建和諧穩定的“一帶一路”城市新體系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作為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要堅持走特色辦學之路,以培養“具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的下一代”為己任,進一步優化民間藝術教學模式,豐富活動內涵,注重涼州文化和地方民間藝術特色課程教師的培養,不斷提高教師的社團組織和輔導水平。同時,家庭、學校、社會合力為繼承和發揚涼州文化及民間藝術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是讓學校特色活動通過藝術比賽、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形式走出校園,向社會展示涼州文化、涼州民間藝術,不斷促進學校特色活動的改革和發展。
同時,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涼州文化及民間藝術的傳播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學校的特色活動可以借助網絡和數字媒體傳播和宣傳,更應該持續地探討新型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民間藝術傳播的途徑及前景。
“醉聽古來橫吹曲,雄心一片在西涼”。地方文化和民間藝術承載著人類過往的記憶與文化,是不可再生的人類藝術瑰寶,學校特色教育能與之很好地融合,才能更好地追溯、實踐、傳承涼州文化和優秀的民間藝術。
參考文獻:
[1]王其英.《涼州歷史文化散論》[M].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13.07
[2]魁麗華.《武威民間戲曲的藝術特色探析——以涼州賢孝為例》[J].《北方音樂》2017(1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