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新
【摘要】我國教育體制改革在不斷深入,但小學數學主要的教學目標仍然是以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主。因此教師要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心理年齡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關注點,去更新教學理論體系并切實應用到課堂實踐中。本文將介紹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以及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有針對性地提出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相應的培養對策,希望對教學領域的教師實踐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 核心素養? 培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160-02
一、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及重要性
(一)數學核心素養的內涵
核心素養的內涵是指學生在學校進行教育學習之后,獲得了自我提升與適應社會相匹配的能力素質,包括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價值觀的樹立,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的綜。數學核心素養即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培養的數學邏輯,數理應用,數學思維,推理建模,計算方法等能夠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二)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作用
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學生身心全面發展有著積極意義。首先,學生在具備基本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對數學學科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能夠獲得不同于基礎知識學習的感受,對于學生自身邏輯推理,數字建模等較為抽象內容的理解有所幫助。其次,人是群居動物,感性是情感的一部分,理性則是主導人的行為與決策的關鍵,理性思維的培養對于社交而言至關重要。而數學則是培養理性思維的一個基礎。最后,數學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數字理念培養有積極幫助,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今天,數據的應用可謂十分廣泛,數據的抓取、挖掘、清洗、校對,都需要一定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在小學階段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無論對于今后學生提高社交能力,還是就業入職都有重要作用。
二、小學數學教育核心素養培養對策
(1)端正學習態度與鼓勵質疑精神
俗話說態度決定成敗,小學生的心理年齡還未成熟,因此要積極引導學生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這也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一部分,要經常告知學生應做到虛心向同齡人學習,進行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樂學好學積極學習的學生。
教師還應把質疑精神與態度不端加以區別,質疑精神是值得鼓勵的,西方學者認為,在社交媒體的盛行下,人們逐漸變成了“單向度的人”,人們逐漸喪失了批判能力與超越能力,即便互聯網上資源豐富,人們也只是被動地接收知識,機械地填充自己。現在小學生學習的輔助工具很多,教師應該與家長溝通好電子設備的使用問題。學生的質疑精神是獨立思考的一種表現,學生在課堂提出的無論是不懂的問題,還是覺得教師教學內容有誤的地方,教師都應及時解決問題,并公開表揚,而不能把質疑精神誤解成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
(2)培養創新思維與加強鉆研精神
只有教師的教學內容具有創新性與趣味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教師一定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情景,切不可所有內容照本宣科,教科書只是教師教學進度的一個參考線,更大程度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就要以課本為核心,最大限度地豐富教學內容。
創新思維需要以鉆研精神為基礎,學生提出問題,不可只破不立,要培養學生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小學四年級已經開始涉及數學應用題,相對于數學計算而言更能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與抽象思維,但難度也是相應增加的,當學生能夠遇到難題時,培養學生的鉆研精神并不是要求學生鉆牛角尖,而是在鉆研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課堂互動與課后探討
課堂互動與課后探討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探討。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多表現為提問與回答,在教學過程中一個普遍的現象是教師提問,學生無人應答的情況。原因大多是教師的互動并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歸根到底是互動方法有誤。在提問時教師應循循善誘,使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夠一環節上一環。
(4)探索規律與獨立思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單純的把問題的提出與解決全盤告訴學生,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提出問題,如何解決問題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獨立完成而不是代替學生完成。
三、結語
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問題的解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任重而道遠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明確教師對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體現學生的綜合發展,木桶效應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時不能出現明顯的短板,為人與學習要相并而行,不能有所偏頗。教師應該將教學理論體系與實際應用相結合,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數學學科對于個人發展以及社會化的重要意義,由此激發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自覺培養自身數學核心素養應該是我們教學實踐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劉巧菊.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 學周刊,2018
[2]郁麗娜.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分析[J].讀與寫雜志,2017.
[3]王蘭珍.聾校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