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張旭旭 鐘興潤 益朋



摘 ?要:在創新創業教育的時代背景下,文章通過分析創新創業的內涵與特點,提出專業課程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相融合的模式,從結構、要素、階段、運行四個方面構建了以《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為例的Timmons專業課程體系,探討了實現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創新創業能力、實踐實訓能力的培養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Timmons模型;創新創業教育;專業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0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12-0033-04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actical analysis of how to cultiv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specialized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further practicing ability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immons model is adopted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system of safe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Keywords: Timmons model;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reform
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具體的課程教學來實現,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校專業課程教學實踐過程中去,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當前高校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高校通過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從而提升就業層次和人才質量,從早期培養自主創業者為主轉向培養崗位創業者為主的專業技術通才。因此,加強大學專業教育與創業教育的融合,應是中國創業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專業教育的升華之路[1]。
以中國知網數據為基礎統計2010年至今相關研究可以看出,探究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方面的論文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圖1表明創新創業教育在高校專業課程方面我國教育工作者做的探索和實踐基本數據情況。黃兆信等通過借鑒發達國家創新創業教育成功的經驗,提出了我國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改革路徑[2]。劉艷等以生物學、工程學等優勢交叉學科資源為基礎,提出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程和專業實踐教學之中,從而構建學科交叉、研究與應用結合、教學與創新創業內容相銜接的新體系[3]。劉杰等將創新創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構建了協同育人的路徑[4]。朱曉東等基于CDIO理念對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進行分析,探討影響融合現狀的因素,構建集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創業園模式和考核體系為一體的融合路徑[5]。楊坤等以工程力學專業為例,構建了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理念的工程力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6]。國內高校諸多學者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實踐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方法和路徑。
本文以《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為例,運用Timmons模型系統闡述了融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體系的構建措施與實踐情況。高校安全工程專業的相關課程的教育教學內容和模式的相應改革,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融入,必將提高學生進入工作崗位的思辨能力、創新能力。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和特點
創新創業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分為兩點:一是強調提升和開發個人素質、創造性思維,二是注重學生在創新創業方面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高,特別是要加強創業的意識以及拓展實踐操作的能力,要達到能夠使學生用新觀點、新思維去解決一些問題的目的,從而使其能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7]。發揮學生的獨立自主性才能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參與實踐活動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素質;讓學生局限于課堂和書本的條框中是不可能培養他們的創造思維的,要學會理論結合實際,靈活應用所學的專業知識。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特點:
1. 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以及創新意識,指引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能夠發現問題并對該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法,從所謂的求職者轉變為創業者甚至是社會的建設者。
2. 注重通過實踐、競賽的形式使學生獲得更多感性體驗,以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實踐過程中的趣味和意義,從而提高他們學習和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3. 提供強大的學術科創研究平臺。具備一些像大學生創新創業研究服務中心這樣的機構,使學生能夠接觸前沿的科學研究,并為他們提供所需的平臺。
4. 指引學生和老師的創新創業活動。通過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提高了學生和老師的創業意識,提供了創新的方向和途徑,從而引發師生的創新創業活動。
二、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融合的必要性
在本科生培養的整個過程中創新創業教育理念要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的專業教學設計,只有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完美的集合起來才能使學生收獲真正的技能。一方面,創新創業教育必須以專業課程教學為根基。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以后,運用在學校學習的知識開始創業實踐。因此,大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專業課程與創新創業教育的聯合培養,可以使他們提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從根本上激發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另一方面,專業課程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融合是安全工程專業等工科專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
《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是當前企事業單位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智能化與現代化的前沿課程。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其在安全科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安全管理領域的信息化程度逐日遞增。在信息化時代,尤其是日益注重智能化與大數據的時代,安全管理信息化成為安全管理的基礎,安全研究者和實踐者已就此達成基本共識[8-10]。在如此背景下,安全管理應如何根據信息化時代的要求,適應行業的發展需求已經成為當前安全管理研究實踐的重要課題[11]。由此可見,安全管理信息化必將是當前及未來安全科學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
三、創新創業能力與課程結合的實現路徑和方法
(一)Timmons模型應用
Timmons創業模型是由美國創業教育之父Jeffry Timmons提出的。他認為創業過程的關鍵,是在于創業者能否對機會的識別、團隊的建設和資源的整合做出合理的分配,使三者之間形成動態平衡[12]。學者程繼明在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建設情況的分析基礎之上,以Timmons模型為基礎改進了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運行機制,將整個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模塊化、可視化,為新課程模式提供了有效思路[13]。
基于Timmons模型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有機融合,建立新的教學體系,其改革機制反饋流程圖如圖2所示。
1. 確立教學目標
要注重創新創業能力與專業課程的高質量融合,課程標準的設計理念應在提升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基礎上把創新創業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進一步融合進來。通過對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系統的學習,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培養創新創業能力。
2. 確定完整的課程體系標準和結構
(1)分析模型要素(主要是以下兩個要素)構成,確立課程標準
一是個體要素。包括大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興趣愛好、專業技能等因素。主要表現在激發的創意和創業興趣或識別機會能力、獲取專業知識技能、資源整合運用的能力等方面。
二是學校要素。學生素質的培養受到學校要素的影響較深,這是大學生創業群體與其他創業者比較最大的不同點。高校通過在專業課程中融入創新創業教育來影響大學生的成長過程。
要探索融合知識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標準,進行體系化的科學研究,將創新理念融入專業教學和科學研究中。
(2)按照模型階段的不同,動態調整課程結構
在創新創業教育的基礎上,根據課時的發展,對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的課程結構進行動態調整,應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初期階段,應該以理論知識的教導為主,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中期階段,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入案例分析,融入創新創業教育,進行課堂競賽或專業科研競賽,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提升他們識別機會的能力,整體提高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力的感知度。后期階段,鼓勵學生多參加各類企業實習實踐活動,在現場親身體驗具體的流程,并鼓勵學生參加“互聯網+”等創新創業大賽,引導學生開展各類創新性項目化調研,讓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夠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和階段性實踐。
在不同的創業階段,對創業能力的要求和所需要學習的課程都有顯著差異,因此,在課程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應注重“因材施教”,開展不同的課程知識教學,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3. 改進課程體系評價方式,改革考核方式
根據模型運行成效,通過分析各個階段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有針對性地對課程體系進行改進,使課程的開展更具體化,便于實踐操作。一方面改革教師考核方式和標準,依據不同階段在實踐中的成效,對師資隊伍進行階段性的考核,督促教師在教改方向上有進一步的思考,完備完善課程體系。另一方面改革課程考核和學業評價方式,成績的評定是對每個階段的課程的學習情況和實習實踐情況進行綜合考核,分別就其完成情況、創新性等方面進行評價打分,從而使培養老師了解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學習吸收情況和專業能力培養情況。
(二)優化教學體系和課程設置的具體方法
對學生專業知識技能、創新創業能力、實踐實訓能力的培養可通過以下途徑具體展開,具體見圖3所示。
1. 改革課堂組織形式,提升學生專業知識技能
(1)轉換角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主動將自己知識傳授者的身份轉換為解惑者的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中心,讓課堂成為師生間互動交流的場所。教師先把教學大綱、知識要點等資料發給學生,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上讓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成為主要環節,教師的主要身份職責是就學生的疑惑進行解答,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如此,便可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
(2)增加案例教學。案例教學、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融合,將創新創業教育與本專業課程完美融合且案例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真實性和本土化特征。
(3)舉辦課堂競賽。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課程內容多而雜,涉獵十分廣泛。為提高學生對該課程的認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在理論授課中,應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加入課堂討論、知識競賽等形式,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團隊合作以及獲取知識的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2. 補充實踐教學環節,提升綜合素質
(1)“實踐出真知”,實踐環節作為理論學習的延續,是檢驗理論學習的有力標準,也是檢驗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方式。實踐教學環節的成績應該占總成績的四分之一甚至更高。大學生的整個實踐過程,教學環節應采用“四合一”的形式展開,將課程設計、課堂實驗、專業實踐和企業實習作為一整個流程,其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企業實訓。課程教學過程中始終以企業實踐為主線,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令學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同時帶領學生到企業進行實例教學,聘請相關技術骨干人員對學生進行指導,講解安全信息管理實際操作過程中的要點,了解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開發、構建和使用,以及如何正確實施和維護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讓學生親自接觸企業的現場環境,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靈活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
3. 參與科研技能競賽,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為了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教師可以令學生積極參與到科研項目中,帶領學生到企業中參加實踐培訓,在實踐項目中鍛煉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的能力。另外,多多鼓勵學生參與“互聯網+”等創新創業大賽,在科技競賽中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科研創新能力。以專業知識為基礎,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融合,激發出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四、結束語
新時代,新要求。安全管理信息課程要注重提升學生專業素質、實際應用能力與創新創業能力,相應的調整和優化課程教學體系和內容,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的核心目標。再進一步將專業理論、創新意識、創業能力有機融合,不斷加強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的培養,為社會輸送一批批具備綜合能力的高素質“雙創”人才。
參考文獻:
[1]成偉.從背離到融合: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關系的創新[J].教育發展研究,2018,38(11):80-84.
[2]黃兆信,王志強.論高校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34(12):59-67.
[3]劉艷,閆國棟,孟威,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國大學教學,2014(11):35-37.
[4]劉杰,張哲,焦夢媛.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的理路探討[J].高教學刊,2019(19):49-51.
[5]朱曉東,顧榕蓉,吳立保.基于CDIO理念的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研究[J].江蘇高教,2018(02):77-80.
[6]楊坤,趙同彬,譚濤,等.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理念的工程力學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構建[J].高教學刊,2019(19):38-40.
[7]童曉玲.研究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
[8]王秉,吳超.安全信息視閾下的系統安全學研究論綱[J].情報雜志,2017,36(10):48-55+35.
[9]Bates David W,Gawande Atul A. Improving safety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3,348(25).
[10]Leveson N.Engineering a safer world:Systems thinking applied to safety[M].Massachusetts: MIT Press,2011.
[11]王秉,吳超.科學層面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三個關鍵問題思辨——基本內涵、理論動因及焦點轉變[J].情報雜志,2018,37(08):114-120.
[12]徐奇偉.基于Timmons模型的高校過程化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2):74-77.
[13]程繼明.基于Timmons模型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要素分析[J].機械職業教育,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