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青玲
摘 要:學習投入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在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培育,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實現“知識、能力、態度”三維培養目標的有機統一。本文從核心素養培育視角出發,結合教師因素、同伴因素、個體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等影響學生學習投入度的因素,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提升中職學生課堂學習投入。
關鍵詞:核心素養 中職 學習投入 策略
課堂是教學行為的主陣地,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主要依賴于有效課堂教學。隨著中職課改的推進,一線教師一直關注并致力于解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學習投入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指標之一,關注提升課堂學習投入,有利于預測學生學會學習、自主探究的發展情況,也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在核心素養視角下,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有利于實現“知識、能力、態度”三維培養目標的有機統一。
一、影響中職學生學習投入的因素
同普高學生以及其他知識型學習者相比,中職學生學業基礎薄弱,學生之間知識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缺乏刻苦學習的精神,學習習慣與方法欠佳,有厭學心理。多項研究表明,教師因素、同伴因素、個體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都會影響其學習投入,進而影響其學會學習和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的培育,并最終體現在學業成就上。
1.教師因素
學生對教師的喜愛程度與其學習投入呈正相關關系。有力的教師支持可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投入;關切的教師行為對學生的學習投入具備影響力;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促進學生的學習投入提升。和諧的師生關系體現了師生間更多的情感交流,營造了平等的人際互動關系,學生的學習投入與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的情感安全成正比,可以促進學習的投入。
2.同伴因素
影響學生學習投入的同伴因素主要有同伴影響、同伴關系和同伴壓力等。 比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分組教學,如果沒有制定分組規則,學生更傾向于與其學習水平相當的學生同組,同伴因素對學生的學習投入的影響既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
3.個體因素
性別、年齡、人格品質都是學習投入的影響因素。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顯示,性別也是學習投入的一個變量,女生的學習投入水平高于男生。學業倦怠是影響學生學習投入的重要因素,人格品質也與學習投入有密切關系。堅韌、承諾、挑戰等人格品質與學生在學習投入呈正相關。值得關注的是,學生的人格品質是可以通過鍛煉培養的。
4.家庭因素
家庭的影響對學生的學習投入起著直接的作用。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與子女的溝通方式、家庭成員間的關系、家庭生活環境、家庭氛圍等,對學生自主學習、學習投入均有影響。
5.學校因素
學校規模、學校學風、學校紀律氛圍、學校歸屬感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投入。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及歸屬感對其學習投入具有明顯的正相關性。中職學生逃學、輟學的最大原因是學生對學校和教師產生厭倦情緒。學校加強教學管理、營造良好的學風教風,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投入。
二、核心素養視角下提升中職學生學習投入的有效策略
筆者以金華地區60位具有豐富教學與管理經驗的一線教學骨干教師作為調查對象,他們均是本地區職校專業帶頭人與教學骨干,具有豐富的班主任管理經驗,同時他們的教學經歷覆蓋了10個以上專業(文化)課。此次調研筆者采用了兩輪德爾菲法,與一線教學專家共同研究中職課堂教學提升學習投入的策略問題。不同專家結合自身的教學與管理經驗,基于實踐,給出了提升學生學習投入的有效策略,具體策略如下。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課程開端,就會成為學生較穩定、持久的學習動力。有趣的課堂開場,巧妙的設疑,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生想知而未知的問題,引導探究,都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認識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
依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在中職專業教學中,教師要緊密聯系企業,深化產教融合,讓學生在模擬生產實踐中,學以致用,提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創新熱情,激勵學生不斷探索、創新。而這種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不僅是學生核心素養的體現,也是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
3.因材施教,運用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設計豐富有趣的教學內容,還要有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在中職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有項目教學法、分組教學法、游戲競爭法、創設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一體化教學法、工學結合法等。教師可通過新穎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組織方式,調動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其學習投入度。
4.教師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增強學生自信心
教師的支持包括及時的鼓勵、積極肯定的評價、良好的師生交流、積極的教學投入等。教師的教學投入、教師的期待和激勵越多,學生的學習投入程度越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在學生較好完成學習任務時給予肯定;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教師及時關注并提供相應的幫助、鼓勵,增強學生自信心,有效利用學習結果的反饋刺激學生。
5.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的人格魅力包括性格、能力、氣質、道德品格等。在課堂中,教師的人格魅力直接或間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充分運用語言、肢體動作和情感的表達,提高個人素養和人格魅力,能贏得學生的尊重。例如,學生接納教師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教師能夠叫出學生的名字,直呼學生名字會讓學生產生“親切感”,樂于聽從教師的建議與安排,學習投入水平就會提高。
6.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在互聯網+時代,教學方式也隨著技術發展而變化。多媒體、網絡平臺、人工智能、移動教學、虛擬仿真等技術成為新時代的現代教育技術核心。中職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的腳步,恰到好處地用好現代化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微課、互動教學APP等現代教學工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提升學生學習投入。
7.做中學,讓學生深度體驗
真正的學習應該是讓學生自己“體驗”課堂,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個體參與度;另一方面,是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這兩種“體驗”對學生的學習投入都呈正向刺激。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采取多種方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體驗”,項目化的“體驗式”教學,注重學生學習體驗的生成,將教學內容與企業實踐或日常生活實踐緊密結合,增強學生對職業崗位的適應能力。
8.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
讓中職學生為實現人生價值,樹立良好的職業理想,并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學習和技能學習,能有效刺激學習投入。學校要開展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制定職業規劃,正確認識和把握自己在職業院校的學習、實踐等,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動力。
9.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平臺
教育需要家校合力,家校溝通是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聯通的主要途徑。有效的家校溝通,可以讓教師及時全面了解學生情況,成功調動家庭教育。家庭缺少教育氛圍和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會影響學生在校的學習投入,建立良好的家校溝通平臺,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形成和諧的教育氛圍。
三、小結
提升中職學生學習投入度,職業院校應從多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成長背景、優化教學資源、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因材施教等方面發力。通過以上幾點策略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投入度及核心素養得到全面提升,處于中間及偏下水平的中職學生的學業水平得到顯著提高,讓學生學有所樂、學有所獲、學有所創。因此,多途徑提升中職學生的學習投入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朱孝平.中職課堂學習投入狀況初步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5(26).
[2]彭茂清.中職教師課堂教學困惑及其原因分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3]張娜.國內外學習投入及其學校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心理研究,2012(2).
[4]黃盈盈,鄭莉.高職學生學習投入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5(12).
[5]倪士光,伍新春.學習投入:概念、測量與相關變量[J].心理研究,2011(1).
[6]高向斌,光霞.提升學生學習投入 營造課堂公平——美國課堂教學的五維度21條教學策略評述[J].教育科學研究,2015(3).
(作者單位:浙江省機電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