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是當前互聯網上出現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微課的出現與發展,有效推動了新的課堂模式的開展,也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體驗。微課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資源,將微課應用于中學數學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構建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制作或下載相關中學數學教學內容的微課,幫助學生有步驟地建構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論體系。
關鍵詞:微課? 數學教學 問題 改進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6-0163-02
《大學》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是說我們解決任何問題都要抓住根本、認準目標,本強才有末壯,知終才能明始。在數學教學中,這種條例清晰的邏輯思維尤其重要,但在現實教學過程中,我們很多數學老師仍然糾纏于枝節和表象,不去深究教學和學習的內在規律,如果教師在教的過程中都沒有清晰的思維,那學生學起來更是一塌糊涂。微課是一種微型教學視頻課程,圍繞某個教學知識點,遵循課程要求,以視頻的方式,將教師對這一部分的講解呈現給學生,是一種直觀、邏輯清晰的授課方式。微課教學方式循序漸進,內容往往在十分鐘左右。每一個微課視頻,都是對具體數學知識的講解,學生不需要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要求,充分體現了“生本”教學思想,有助于學生的差異化發展。
一、微課教學的意義
1.解決了教育資源不均衡的問題
從全球范圍來看,微課的出現,突破了國家間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壁壘,跨越教育的地區差異,向公平化發展。微課可以促進國際間的教學交流,使國內的教育方法和理念逐漸與國際接軌。從國內教育來看,微課的廣泛運用,突破了由地理阻隔造成的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一線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同樣在二三線城市得到運用。借助互聯網的語音、視頻傳輸能力,好的微課資源可以得到最大范圍的輻射。數學是容易造成學生分數差異的學科,這是由于數學學科本身具有連續緊湊的邏輯性造成的,學生出現短期的放松學習的行為,后期的課程就會銜接不上。學生通過微課自主學習,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因此說,微課不但能解決區域間教學資源不均衡的問題,還能解決同一學校或班級內學生數學成績不均衡的問題。
2.突破了時間流程的及時性問題
傳統教育,教師講授完課,需要通過考試或測驗才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得不到及時反饋。在這里,我們簡單地描述一下傳統教育體制下中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第一天,學生上完數學課,晚上回家才做數學作業,有一道數學題不會,但老師不在身邊無法解答,也沒什么人能問,只好空著。第二天,課代表把作業收上去,教師最快下午才能將批改完的作業發回來。第二天的數學課上,教師又講了新的內容,布置了新的作業。課后,老師才開始批改昨天的作業,發現了學生做錯的題目,限于時間關系,沒有詳細地批改糾正,就將批改后的作業發了回去。第三天,教師在課上花幾分鐘講了第一天作業中的問題,但是,學生可能已經不記得第一天的數學題自己錯在了哪里。長此以往,學生欠下的功課就會越來越多,直至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完全放棄。微課教學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提高學生寫作業及老師批改作業的效率。微課視頻教程能幫助學生第一時間找到題目的答案與解析,學生經常用微課及時溫習教師課上講解的內容,還能比較出微課教師與課堂教師講解的差異,相互補充印證,收到及時、連續學習的效果。
3.突破了教育過程的自適應問題
因材施教,是教學的理想化方式,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建立完整適合的教學體系。微課的自適應學習方式,如果教師輔助學生找到適合他們的一個學習方式,包括學習時間、學習強度、難易程度,就會接近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將大幅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和興趣。
微課的使用對學生幫助很大,學生在上課前可以通過微課視頻提前預習,掌握知識的框架,把自己不懂的知識做上記號,以便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老師把學生的問題收集起來,重點在課堂上講解。微課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自主探究。學生通過微課發現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也能提升思維水平,鍛煉學習能力。特別是學困生,能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利用微課對其因材施教。
二、數學教學中微課存在的問題
1.微課資源問題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傾向于傳統教學,有時候能靈活使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比較精細,但微課的使用,還是比較少的。微課對錄制設備,錄制場所的要求很高,并且現在的微課后期制作軟件種類繁多,教師在比較和選擇這些軟件時,要耗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再學習并熟練運用這些軟件,需要學習的相關知識就更多了。微課制作費時費力,在學校教學環境下,微課的推廣受到一定的限制,微課作為一個小的知識片段而言,針對某一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方式,現在微課資源不是很系統,靈活恰當地使用存在一定的問題。
2.學生問題
學生使用微課的注意力問題,是推廣微課時應思考的主要問題。很多學生在家上微課不專心,不能認真學習。微課雖然時間短,只有5-10分鐘,但學生有時也注意力不集中,很難進行有效學習。現在電子設備比較多,中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差,經常是打著學習的旗號,做著和學習無關的事情,久而久之,學習就無法保證,微課的優勢就無法展現出來。
三、改進措施
1.教師方面
首先,逐步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技能。引導教師有針對性地補充微課相關的理論知識,提升理論水平。微課的制作并非教師獨立完成,要通過教師之間相互協作,從制作技術到授課內容,充分發揮教師的優勢,打造一支微課制作隊伍。微課內容要盡量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有代入感。盡量將教學內容與中學生的生活相結合,從中學生的生活中獲取教育素材與案例,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以下是教師制作微課的準備工作。
文獻資料法:認真學習建構主義理論、現代認知心理學,《新課程標準2011版》《微課的制作》等一些相關理論或文件精神,摘錄對課題研究有指導作用的理論知識和借鑒,做好資料收集、存檔工作。
行動研究法:在數學課堂的教與學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反思、修正、再實踐,把研究與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對每一節微課中的每一句話進行斟酌,并充分利用微課進行下一步教學研究和探討。
觀察法:通過對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表現,進行全面、細致、深入的觀察,從而獲得比較充實、比較客觀的事實材料,確定其得以發展的條件。
其次,充分利用他人的優質微課資源,提高中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活動,實踐嘗試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的效果。教師在表達、解釋數學知識、數學方法和思想,或者在引導學生認識數學對象、解決數學問題時,要自然簡易,易于理解和把握,而非突兀艱澀、不合常理。自然的數學思維,吻合人腦和數學對象相互作用,并按照一定的思維規律認識數學規律的過程,用通性通法自然轉化和解決數學問題,這樣的思維方法學生容易理解、接受并掌握。
最后,在講授新的數學知識之前,教師要認真備課,精心準備微課課件和視頻,利用課前10分鐘組織學生觀看微課,仔細學習,或者在這節課中細心講解,把本節課的內容先作概括,最后利用5分鐘左右,組織學生集體看微課,幫助學生總結。在課堂中靈活使用微課教學,有助于提高上課效率,提升教學效果。
2.學生方面
第一,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微課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快樂。愉快教學是一種充滿愛的教學,是學生的動力和興趣所在,更是愉快教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優秀的數學微課課程,可以為學生創設一種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數學有其獨特的魅力,以數學為基礎的數學故事,能將學生從其他娛樂視頻軟件上吸引過來,專注于微課的數學內容。
第二,在學生習慣利用微課學習以后,適當引導學生制作教學微課,將他們學到的數學知識、學習中遇到的難題、解決難題的方法和思考過程,用錄制微課視頻的方式展現出來。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操作過程中,實際上就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數學知識建構過程。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放手讓學生在游戲和操作過程中自己去探究、發現,讓他們通過合作交流在實踐中求得真知。
四、結語
微課是教學與互聯網結合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是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的一次變革,打破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空間限制,是對課堂教學資源的有效補充,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新形式。同時,微課也對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資源開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微時代文化背景下,如何將數學教學與微課更融合,使其服務于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課外學習,還需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廣泛的實踐。
參考文獻:
[1]何錦云.淺談數學愉快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1(12).
[2]李俊.基于移動學習的“微課程”資源建設初探[J].科技視界,2013(8).
[3]關超.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7(6).
[4]陳麗芬.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J].新課程:下,2019(12).
[5]李輝.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2).
[6]汪貴宏.優化課堂教學 提升核心心素養[J].高中數學教與學,2019(11).
責任編輯:楊國棟
[作者簡介]王世譽,長春市第二十一中學校,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