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寶文 王麗

摘 ? ?要: 本文以“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和“行業、企業真實所需”為基點探索適合應用型高校的“創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對“創業基礎”課程開展教學模式探討,優化課程內容,加強課程建設,探索因生制宜的教學方法和多元多層次動態考核方式的教學改革,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為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基礎”課程開展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賽教融合 ? ?“創業基礎” ? ?教學改革
引言
“賽教融合”是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實踐的有機結合,以課堂教學為支撐,以技能訓練為基礎,以各類競賽為抓手,推動創新創業課程改革。“創業基礎”是創新創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課程教學改革中深化大賽效能,發揮大賽引領作用,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練、以賽促學、學練結合,激發學生創業的熱情和激情,取得明顯成效。推廣應用“課堂教學+創業技能訓練+技能訓練+技能競賽”的教學活動,構建“兩主體4S2C”“創業基礎”課程教學模式,重視線上線下課程的結合,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業基礎”課程切實服務于創業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創業基礎”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陳舊,教學方法落后。
首先,“創業基礎”課程沿襲了講授為主、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授課模式。不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和落后的教學手段造成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現狀,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影響本課程的教學效果。
其次,教學方式創新力度減小。山東華宇工學院創新創業學院于2019年上半年在2016級本科層次機械類專業使用“藍墨云班課”教學,教學改革范圍較小,教學改革探索尚淺,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方式開發欠缺,線上教學平臺搭建缺乏整體設計,教學資源不豐富。其他高校也存在類似問題。
再次,學生參與度不夠。老師照著課件講、學生忙著自留地聽,教師完成課時量教學,學生拿到本課程的學分,但真正的創業思維沒有形成,學生沒有主動思考、探索的積極性,往往選擇手機、互聯網。
(二)理論實踐分離,結合程度不高。
“創業基礎”課的開設以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為基礎,根據教育教學規律的要求和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以培養創新創業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通過理論課程的學習,引導學生掌握最新的創新創業理論、對大學生的優惠政策、大學生創業成功案例等書本上的知識。但這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人際關系拓展、團隊合作意識培養、責任擔當意識強化、語言表達能力鍛煉等問題在創新創業過程中會凸顯。創業實踐是“創業基礎”課程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因此,課程改革不但要求學生了解創業理論知識,還應該不斷提高和鍛煉綜合能力,二者的結合正是現有課程所缺少的。
(三)課程考核方式單一,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受限。
創業基礎課程是學生學習創業知識和培養創業實踐能力的基礎,理論教學不可放松。山東華宇工學院“創業基礎”課共36學時,均為課堂教學考核,學習目標決定學習的內容和態度,課程考核方式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課程的積極性和參與度。目前,絕大部分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與考核采取死記硬背課堂理論知識的方法,雖能取得較高的成績,卻與本課程開設的目標要求相悖甚遠。在創新創業系列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加大實踐教學的比例,努力建立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已經實施,“互聯網+”大賽、“國創”比賽等已經將學生的基本創業知識、實踐技能訓練和綜合應用能力有機結合起來,但沒有計入學分,這些大賽將花費學生大量時間和投入更多精力才能參與和獲獎,應該計入本課程學分,作為課程考核的一種形式。
(四)師資隊伍建設薄弱,各種限制過多。
相對于傳統的就業指導和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創新創業課程針對性更強、實踐性要求更高,要求課堂上的校內指導教師不但要掌握系統的創業知識,還要順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不同專業學生的特點,講述各有側重點的創業課程。不僅要求教師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并融入先進的教學理念,還必須聯合有創業管理經驗的校外導師一起引導學生將創業堅持到底。但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指導教師多或從思想政治教師轉型而來,這些兼職教師行政上歸屬于自己所在二級學院,創業基礎教學只是他們的附屬工作。這些兼職教師普遍年輕,中青年教師最多,教學經驗不足,多是半路出家現學現教,隨時有可能離開創業教育隊伍。這些教師的教學多停留在理論探討階段,學校多不能放開管理,不能保障校內導師將創業想法付諸落地的時間和精力,使課堂教學理念和創業系統性知識沒有得到更好的體現,教學效果因師資力量不夠完善而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創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采用教師理論授課與訓練導師指導技能競賽項目訓練、學生主動參與為主的教學模式,在課程改革過程中,授課教師和項目指導教師聯手全程跟蹤學生的創業項目,師師、生生和師生三方保持無障礙溝通、隨時微信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根據項目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保證“賽教融合”的課程教學目標體系實現。
(一)教學模式創新。
首先,嘗試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模式。以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為目標,以競賽項目為指引,開展創新創業學院與二級教學單位對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競賽協同項目訓練的學生主動參與為主的教學模式。通過創設創業情境、交互體驗創業過程、反思創業中遇到的問題,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創業實踐能力。
其次,重視線上課程環境的營造。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拓展教學內容,改變師生地位,使教師由“滿堂灌”的課堂控制者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引者,將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落到實處。線上課程環境包括購置多媒體設備、構建智慧教室等,這些都保障了線上教學模式的不斷探索,網絡課程的設計和制作、課程習題庫的建設、開放教學空間的搭建等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都為創業基礎課程改革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最后,教學場景嘗試多樣化。課程的教學方式和形式嘗試多樣化,混合采用校外導師現身說法、學生小組頭腦風暴討論、創業成功的畢業生現身說法等教學形式,針對不同知識點和教學、對象設計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促成學生情感上對創業課程的認同,最終落實創業基礎課的教學效果,真正引導學生樹立創業人生職業發展觀。
(二)實踐教學強化。
依托二級學院所開設專業,創意激發引導,引入競賽標準和評價細則,在更大范圍內開展技能競賽訓練,強化創新創業實踐,支持更多學生參與國家、地方、高校三級創新創業實訓教學體系。
首先,建立多元多層次動態考核評價體系。改進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方式,改變傳統的“終結性評價”方式,重視“過程性評價”,整體考慮學生學習參與過程的積極性、學習態度是否端正、有無項目成果等因素,探索建立規范化的考核指標,以“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論文/專利”“技能競賽”的理論需求為基點,遵循創業過程的步驟合理整合、優化課程教學內容,構建內容充實、求精夠用模塊化的課程教學內容。
其次,“以賽促練”,改革考核方式。在課程考核環節設計上既要考核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賽中取得成績的可作為平時成績加分。“因材施教,分類考核”,突出創新創業意識培養、創新能力、創業實踐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考核。
最后,不斷深化實踐教學的內容。凸顯“因材施教,分類考核”,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做中創,讓創業基礎課程成為大學生創業實踐項目來源的主陣地,在考核環節設計上多元評價、分層次評價、動態評價,能科學評定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度。
(三)加強師資力量建設。
教師啟蒙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引領大學生投身創新創業活動,對提高大學校園的創業率和創業成活率的作用不容忽視。
第一,健全創業導師制度。本課程實行創業導師制度,既聘請校外企業導師引領學生實地創業及運營管理,又有校內導師尤其“創新創業”課程教師啟發創新思維,不斷鼓勵學生嘗試將創新創業設想付諸實施,既將實戰經驗豐富的校外企業導師引進大學校園做講座,又將理論功底深厚的校內導師推出到社會上實地感受創業的細枝末節,切實有效地幫助大學生開啟創新創業思維,提高創新創業素質和能力,促使學生更加大膽地參與創新創業。
第二,夯實創業培訓基礎。創業培訓真正從現實中引導大學生投身創業實踐,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率和創業成功率。大力發展創業教育培訓,提高大學生創業者的素質和能力,真正達到“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目標。而創業培訓教師的培養則最重要,因為創業培訓教師是創業教育的直接實施者,正是各個學校尚未實施起來的工作。
第三,加強創業科研建設。成立“創業課程研討小組”。以各二級學院為單位,以創業培訓授課教師為基礎,成立創業科研小組,持續性地開展創業教育理論研究,不斷對大學生創業典型進行案例搜集和經驗總結,逐步增加創業教育的課題立項,逐漸形成一套較成熟的創業理論體系指導創業實踐;在“創業課程研討小組”的基礎上,篩選組織優秀教師多參加相關科研研討會,通過學習別人的經驗、分享本校課程改革成果、熱烈的理論研討等方式,進一步提高教師隊伍的理論水平和整體素質;開展“創業優質課評選活動”,推薦優秀教師參加培訓課程,組織全體教師觀摩學習。通過創先爭優活動,逐步打造“創業務精品課程”。
結語
在“雙創”背景下,“創業基礎”課程已成為國內各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途徑,以“兩平臺4S2C”教學模式為基礎,整合豐富教學內容體系、科學構建賽教融合的創業基礎課程教學目標體系及多元多層次動態教學考核評價體系,可有效增強創業基礎課程教學運行效果,進一步促進“創業基礎”課程的進一步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傅許堅,林峰.基于創業教育底層邏輯的課程改革與實踐——以衢州學院“大學生創業基礎”課程為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9,10(04):123-125.
[2]暴海忠,袁芳,史永鳳,孫麗麗,段然全.創業基礎優質課建設探索與實踐——以青島黃海學院創業基礎優質課建設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389-390.
[3]章靜敏.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BE)下的高等學校“創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以河北工業大學為例[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9,10(03):118-123.
[4]黃紫微.《創業原理》體系改革研究[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06):237-238.
[5]嚴驪.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與課程體系建構研究——以同濟大學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09):77-80.
[6]鄭珺.大學生創新創業公共課程創新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黃山學院“創業基礎”課改革為例[J].藝術科技,2019,32(09):30-31.
基金項目:2019年山東華宇工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于賽教融合的“創業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2019JG49);2020年山東華宇工學院本科課程建設“《創業基礎》課程建設”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