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呈
【摘要】? 新課改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與技能,還要提升各方面的修養和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學生形成更為健全品格的關鍵,它是學生正常進行一切學習活動的基礎。在高中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數學思維和運算,還應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應該將心理教育充分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心理教育,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數學,并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 心理教育 高中數學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3.6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11-016-01
學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教師和家長比較關注的問題,它甚至會跟隨學生走過一整個學生時代。心理健康并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而是應該滲透在每一門學科里。數學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但高中生大都未成年,他們的感性往往大于理性,因此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心理問題,就需要教師想辦法幫助學生一起克服心理障礙。
一、導致高中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產生壓力的因素
高中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在這一階段的學習和生活有極大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思想、道德與品格。無論是哪一門學科,教師都不要只教授教材知識。打好扎實基本功、培養靈活的思維方式固然重要,然而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道德修養更為關鍵。現階段,許多高中生在學習數學時會遇到許多心理問題,如:焦慮、緊張、恐懼、容易放棄的心理。造成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高中階段有很多考試,尤其是重點高中,大型小型的考試加上每天語數英三科的小測,通常會把學生壓得喘不過氣來。長期面對考試,部分學生出現了考試焦慮癥,在考試之前會莫名其妙地緊張或者心虛。況且每次考試的成績都不會一直保持穩定,一定會根據學生的發揮和試卷的難度波動起伏,因此學生的情緒也跟隨著成績的上下起伏,時間長了,學生極有可能會患上焦慮癥。此外,這些反常的心理狀態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生活,甚至會越演越烈,使學生在每一次考試都不能正常地發揮,這就導致了每次成績出來后,學生容易產生悲觀的心理,對學習越來越消極,成績一直原地踏步,甚至一落千丈。此外,許多家長從孩子一出生就給他們立下了很多人生目標,部分家長由于小時候沒法接受到好的教育,因此他們就把自己的愿望轉移到孩子身上,讓孩子替他們去完成心愿。家長迫切地希望學生能夠努力學習,爭取考出好成績,上一個好大學。有些家長還會將自己的孩子和其他成績優異的學生做比較,當學生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學的差距越來越大的時候,就會產生挫敗感,變得不自信,甚至還會出現厭學癥狀。最后,很多學生缺少毅力,在學習中缺少恒心,雖然知道學好數學非常重要,也經常給自己立下目標,但就是沒辦法堅持下來。
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老師,要想在課堂上滲透心理教育,一定要將學生目前的心理狀態和導致不良心理狀態的原因分析透徹,才能根據學生身上存在的典型問題,實施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加強師生間的交流
興趣對學習數學來說非常重要,有了興趣,學生就會對數學充滿好奇心,同時也會產生積極愉悅的情感,激發內部的學習動力,愿意主動地、快樂地去學習,當學生對數學產生熱情和動力的時候,就會越學越開心,越學越想學,這樣一來,學生學習效率也會有很大的提升。此外,教師的態度對學生來說也是有很大影響的,如果教師時常給學生關心、愛護和幫助,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并且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去感化學生,學生就會更加尊敬教師和熱愛數學。在高中數學的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的興趣,加強與學生間的交流。
例如,在學習《常用邏輯用語》的時候,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理解命題的概念和命題的構成。教師在給學生展示問題的時候,可以出一些不枯燥死板的問題,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出題,如:今天不是晴天,那一定是雨天。教師用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會讓學生有親近感,不會覺得數學學校完全是解決學術問題,而會發現原來數學一直存在于每個人的生活當中。
因此,高中數學的教學,不僅僅只需要傳授知識,還需要傳遞情感。教師一定要發揮自身的教育機智,讓學生自愿、主動地去學習數學,增強自身的內部學習動力。
三、尋找合適的機會,適當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
數學學習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學生會因為太粗心而做錯簡單的計算題,也會因為理解力差也沒搞懂解決問題的數量關系。其實,大部分學生的智力都屬于中等或中上水平,之所以數學學不會,和智力無關,而是和他們的意志力有關。大部分學生的意志力薄弱,有畏難情緒,碰到一點挫折就想放棄。很多學生在考試前自信滿滿,給自己立下高分目標,結果考試成績一出來,直接將他們打入谷底。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應該要適當加強學生的挫折教育。
例如,在平時的小測或小考中,教師可以故意給學生營造一種比較緊張的氛圍,然后再帶著學生稍微放松一下,通過一松一弛的訓練,能夠有效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再如,很多學生再做試卷時,一遇到難題就會苦惱,停在那做不下去了,像選擇題和填空題的最后一小題都是稍微有點難度的題目,試卷最后幾道的解決問題除了第一二小問,后面幾道小題都是難度系數較高的,需要成績中上學生才能解答出來。教師要讓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碰到不會做的題目的時候,不要停在那懊惱,浪費太多時間,而是應該果斷地選擇跳過。
總之,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階段,教師一定要將心理教育與數學教學有效融合,讓學生擁有美好的好心情和澎湃的熱情去學習數學。
[ 參? 考? 文? 獻 ]
[1]楊杰.人文教育在職業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福建茶葉,2019,41(07):181.
[2]卜艷波.“情感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華夏教師,2017(01):32.
[1]寧永亮.情感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學周刊,2014(2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