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偉
摘 要: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市場供需結構發生極大變化,作為精英階層的研究生也逐漸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問題,就業壓力日益凸顯,就業情況不容樂觀。為了更好地為研究生進行就業指導,文章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的就業現狀與職業生涯規劃需求進行調查研究,發現當前受過精英教育的財經院校研究生群體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探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于研究生就業的重要性,為進一步加強碩士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供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碩士研究生;財經院校;職業生涯規劃;就業
近年來,碩士研究生報考人數年年攀升,失去了“物以稀為貴”優勢。財經類專業作為熱門專業之最,報考率更是年年攀升,大量考生盲目報考甚至跨專業考研,造成財經類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就業形勢尤為嚴峻。更有大量研究表明,碩士研究生普遍缺乏科學的職業生涯規劃,在擇業和就業過程中缺乏合理的指導,自我認識不明,職業定位不準,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也處于比較薄弱的環節,這都是當前就業難題出現的重要原因。由此看來,財經院校提升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水平顯得尤為重要。
一、財經院校開展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時下,巨大的就業壓力使得研究生從當年精英化的天之驕子淪為就業困難戶。如何使研究生的綜合素質達到用人單位的期望,使其就業恢復“丹書鐵卷”,已經成為各大高校的重點關注問題。調查發現,加強對財經院校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力度,讓同學們分辨職業規劃與單純就業的差別,對于解決其就業問題尤為重要。
二、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文章以某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所有年級的碩士研究生作為調查對象,查閱大量相關文獻并結合實際情況設計較為完善的問卷體系,采用問卷星的形式通過網絡發放調查問卷,本次調研共發“財經類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調查問卷”360份,回收有效問卷343份,問卷回收率達到95.27%。
(一)問卷調研結果及分析
(1)基本情況分析
本次調研共回收有效問卷343份:其中女生占比80.28%,男生占比19.72%,符合財經院校女生人數遠大于男生的特點;專碩占比63.38%,學碩占比37.06%,專碩人數遠大于學碩人數,符合目前各大高校專碩擴招、學碩縮招的現象。
(2)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自我認知及對專業認知程度分析
研究生對自身了解程度欠缺,不能充分發掘自身優勢并彌補不足,從而造成對自己定位不準,不能確定適合自己的就業崗位。通過對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的個性、興趣、能力、特長和價值觀了解程度分析發現,相當一部分碩士研究生對自身情況了解不夠,65.03%的受調查研究生對自己 “比較了解”,“一般了解”和“不是很了解”的人數約占到20%,只有13.99%的研究生能做到非常了解,甚至還有的研究生完全不了解自身情況。
通過對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關于所學專業的了解情況進行分析發現,53.85%的受調查研究生對所學專業僅有“簡單的認識和了解”,14.69%的研究生對所學專業“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但并不喜歡本專業”,“有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且非常喜歡該專業”的研究生僅占30.07%,甚至還有極少部分同學對自身所學專業完全沒有認識和了解。
通過對財經院校研究生關于本專業未來職業發展方向的了解程度進行分析發現,一大半(83.22%)的受調查研究生對本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只是“一般了解”,只有6.99%的研究生“非常了解”。
這些數據表明大部分研究生雖然經歷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學習,但仍然本專業的就業方向缺乏了解,這必定造成就業方向不確定。說明研究生的經歷并沒有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所學專業,也從側面反應出大部分學生考取研究生存在盲目從眾的心理,跟隨大流讀取研究生并不是適合每一個學生。
(3)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認知分析
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欠缺,沒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分析發現,約93%的研究生認同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另外,關于職業生涯目標是否確立并實施,超過一半(53.83%)的研究生 “一直在考慮,但未成形或實施” ,“一直在認真地對待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并努力實施” 占比32.87%。通過分析可以推測大部分研究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程度并不樂觀,雖然一直考慮職業規劃,但并未付諸實踐,整體缺乏規劃意識, 這可能與研究生很少接受職業規劃輔導,造成其無從下手、盲目性較大有一定關系。
(4)財經院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分析
目前,財經院校已經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但其重視程度仍然有所欠缺。60.14%的受調查研究生認為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并不能滿足需求。面對就業問題時,大部分學生獲取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途徑是通過網絡查詢或者向師兄師姐、親人咨詢。另外,導師具有對社會較高程度的認知,也能夠給予研究生一定的指導和建議,對于研究生來說向從學校或學院獲取的知識反而相對較少。
通過分析發現,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規劃服務有92.31%為“就業信息和就業政策”,而 “就業技能培訓和職業咨詢” 和 “職業生涯規劃講座與培訓輔導” 的服務相對較少。在當前研究生自我規劃意識淡薄,嚴重缺乏社會經驗的情況下,大量的就業信息并不一定有助于研究生順利就業,反而會使其更加迷茫,無從選擇。
三、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對自身定位不準,認知不清
從上述調查結果來看,研究生對自身了解程度欠缺,對自己的個性、特長、興趣和價值觀并不能做到充分了解,大部分學生并不能準確進行自我評估, 如果目前的學校只提供就業政策和就業信息,由于對自己的認知不夠,很多學生并不能根據天花亂墜的就業信息獲取到適合自己的崗位。
(2)存在盲目從眾心理,逃避就業壓力
通過調查發現,很多研究生對所學專業僅僅是簡單的了解,少部分同學則因為追求熱門專業而跨專業考研,缺乏對所學專業的深入了解,甚至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更有一部分同學考研是隨大流行為,心理不成熟,逃避就業壓力,存在嚴重的盲目從眾心理,沒有明確的擇業目標,擇業迷茫錯失良好的就業機會。
(3)職業目標不明確,職業規劃相對淡薄
當前研究生就業優勢不突出,出現學歷“倒掛”現象,這就要求廣大碩士研究生應確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及時做出職業規劃,提早為職業發展做出努力,然而現階段的研究生幾乎沒有接觸社會, 嚴重缺乏社會經驗,更沒有正規的求職經歷,所以對適合本專業的職位了解少之又少,造成缺乏職業規劃意識, 更無法形成合理有效的職業規劃。
(4)教學與實踐脫節嚴重,研究生就業觀偏頗
財經院校對研究生的教育主要以教學和科研為導向,但很多時候教學與科研的價值取向已經不適應經濟或社會發展對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培養計劃與現實需求差距較大,學術過于專業化,造成廣大研究生空有理論知識缺乏應用能力。 另外,研究生就業普遍看中社會地位與薪資待遇,存在“高學歷優勢”心理,意識不到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就業和職業發展目標過于遠大,過于浮躁,過于自信,錯失就業機會。
(二)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1)財經院校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當前碩士研究生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缺乏合理有效的指導更是加重了其就業壓力,隨著研究生就業壓力與日俱增,高校作為連接學生和社會的橋梁,理應為解決社會就業問題做出努力,因此在各高校開展碩士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目前雖然各大高校已經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本科生中有所實踐,但財經類專業一直是熱門專業,長期以來就業狀況良好,導致財經院校對職業規劃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調查得知大多數財經類研究生表示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知識并不能滿足其就業需要,說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財經類院校中,特別是研究生中還未得到有效重視。
(2)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內容較為單一,缺乏針對性
我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主要表現為其內容較為單一,不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本次調查發現財經院校提供的職業生涯指導服務主要為就業信息和就業政策的發布,對于相關課程缺乏系統的課程方案與設計,授課模式相對簡單,授課內容多為理論灌輸,缺乏對相關行業就業形勢的分析及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實用性較差,缺乏及時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導致研究生對相關課程失去興趣。
四、解決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的對策
通過調查研究,我國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旨在幫助財經院校碩士研究生提升綜合素質、調整求職心態、轉變就業觀念、增強就業優勢。
(一)個人層面
(1)明確個人目標,加強職業生涯規劃
為解決就業難題,財經院校研究生應首先從自身做起,進入研究生階段之初就應該通過網絡、師兄師姐、導師等各種途徑充分了解所學專業的優勢、劣勢及就業方向、就業形勢,可通過自我評估、與同學互相評價客觀清晰的審視自己,充分知悉自身能力,切忌眼高手低,結合自身實際和所學專業明確個人目標,清楚自己未來的求職意向和發展方向,進而可以制定出合理的、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計劃,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2)避免盲目從眾,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財經類專業由于就業率高一直是各大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一方面大部分考生在本科報考時便盲目選擇志愿,甚至有一部分考生選擇跨專業考取財經類專業研究生,期望得到好的工作機會;另一方面,大部分碩士畢業生在尋求工作時有較強的功利心,認為高學歷就應該有高薪資好待遇。當前研究生在就業時應該做到堅持本心,清楚知道什么是最適合自己的,不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在就業困難時要能做到先就業后擇業,切忌好高騖遠,腳踏實地解決就業難題。
(二)學校層面
面對當前財經院校研究生的就業問題,各大高校積極引進企業招聘,及時發布就業信息,為學生就業提供幫助,不斷為解決就業問題做出努力。除此之外各大高校還應從本質解決問題,首先,學校或學院應該建立健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開展實用性,有針對性的特色教育課程,例如個性能力測定及職業選擇、一對一職業咨詢等; 其次,學院應聘請專業的就業指導教師或組織機構,在培養研究生科研水平的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為以后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另外,在當前國家大力鼓勵產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尤其財經類專業更需講究實踐性,財經院校應該加強校企共建,深度合作,為在校生提供專業對口的實習機會,引導研究生投入社會實踐,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用結合。
(三)社會層面
社會各界也應重視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努力營造濃厚的職業生涯規劃氛圍,增強當代研究生甚至是全體公民的規劃意識,大力推進我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完善,可以通過互聯網、電視等平臺提高職業生涯規劃的宣傳力度,引起研究生、民眾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學生就業的重要性的認識。另外,政府應制定相關的文件或政策鼓勵、支持,必要時可以強制高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規定相應的教學課時,如果有一定條件可以加大人力和財力的投入來支持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提升教育的專業化水平。
參考文獻
[1] 高文龍.現階段我國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
[2] 楊臘梅.在讀碩士研究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研究[J].商(04).
[3] 周曉瑩.碩士生職業規劃教育的路徑探析[J].知與行,2018,32(03):136-139.
[4] 王勛,李鈺.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探析[C].全國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教育研討會,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