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格非 彭霞 顧建榮 阮方
摘 要:本文立足“一網通辦”教育政務服務及高校“三型”機關建設等背景,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專項工作為例,聚焦難點和突出問題,深入分析調研、高度凝練,提出了科學規劃頂層設計,抓“安全”、“數據”重點和“一網通辦”亮點,分層分步有序實施的建設方案,構建了一套科學、有效、完備的“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對提升學校機關特別是行政機關辦事效率、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對高校教育信息化實踐和發展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一網通辦;“三型”機關;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先后發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把推進教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作為教育信息化項目治理優化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明確要求教育部門建立政務服務協同體系。在如今“互聯網+教育”時代,在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中央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部署要求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的大背景下,為提高高校科學化管理及服務水平,國內高校教育信息化重要任務是把推進“一網通辦”教育政務服務作為加強“服務型、科學管理型、執行力型”機關(以下簡稱“三型”機關)建設的重要抓手,努力構建科學、有效、完備的“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使得教育信息化充分做到符合時代要求、促進高校發展、服務師生員工,營造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的信息化服務環境。
因此,如何把握好“互聯網+教育”的教育信息化高速發展機遇,結合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現狀,整合學校信息化軟、硬件資源,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技術,推進學校“一網通辦”教育政務服務重點工作,研究構建“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的建設方案,成為學校全面有效地推進“三型”機關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
(一)概念
結合“三型”機關建設,高校“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是指以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系統為目標,逐步完成教育信息系統和網站整合,加強網站信息公開,深化教育數據資源共享和開放,面向廣大師生群眾,整合現有系統,優化辦事流程,集成跨部門、跨層級服務,逐步實現協同服務、一網通辦、全校通辦,逐步實現網上辦理事項全覆蓋的“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
(二)難點問題及解決措施
為構建“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高校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本校信息化建設中主要存在的難點和突出問題進行全面調研,提出科學有效的措施,落實整改。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教育信息化工作為例,學校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學習培訓和科學指導,將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與主題教育結合起來,扎實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堅持群眾路線,聚焦師生需求問題,經過深入分析和調研、高度凝練,學校在構建“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過程中,主要存在的難點問題如下。
第一,信息化隊伍建設問題。信息化隊伍人員素養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對信息化項目的跟蹤、督促及管理等工作能力不高,師生對信息化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教育信息化獲得感低。
第二,數據治理問題。重點是學生、黨員及教職工等人員數據中心,以及相關教務、學工、人事、組織、科研、資產等全景數據治理問題。高校機關部門繁多,各部門業務性質不同,“三型”機關建設發展應該是學校所有機關部門相互協調的整體的共同發展。很多跨部門業務工作需要機關部門工作人員尤其是領導有大局意識,體現互幫互助、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需要各個部門之間充分交流和溝通,并相互協調和配合,擰成一股繩,共同促進機關工作效能的整體提高。
第三,業務系統問題。系統陳舊,子系統多,缺乏統一規范化,數據零散且質量不高,學校校務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問題。
(三)“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建設方案
針對以上難點及突出問題,學校從大局出發,找準學校“一網通辦”信息化工作的著力點,以數據融合、服務聚力的智慧校園生態體系為目標導向,立足長遠,建立長效機制,在全面推進“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構建中,把握好高度重視、組織領導、育人為本、數據治理、規范標準、統籌規劃、深度融合、安全穩定等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八個方面,采用科學規劃頂層設計、重點亮點工作分步實施的方案進行。
1.加強科學規劃和頂層設計
一要創新體制機制,建設一支素質和能力過硬的信息化隊伍,保障高校教育事業發展。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科學有效的信息化管理體制和協調順暢的工作網絡,形成主管校領導負責、領導小組決策、主管部門規劃與推進、信息化辦公室支持、各部門積極參與并分享建設成果的信息化工作機制;建立一支較為穩定的高水平的信息化工作人才隊伍,加大信息化推廣和普及力度,進一步提高全體師生信息化素養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學校整體信息化水平。
二要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繪制校園數據融合、服務聚力的智慧校園生態體系藍圖。以教育信息化工作應密切聯系廣大師生群眾,堅持以創新發展和軟、硬件提升為動力,針對新環境下信息化內涵的不斷豐富,科學規劃,做好學校信息化專項規劃的頂層設計。
部門信息化規劃,要有全局性、系統性、前瞻性和繼承性,圍繞“以人為本,服務導向,應用牽引,技術推動”,建立“基礎業務流程化、管理信息化、數據規范化”的部門信息化三級管理體系,強化流程梳理和數據規范,著力推進部門業務子系統建設和業務流程再造工作,提高科學管理水平,打造執行力。
2.抓好重點工作和亮點工作
抓好網絡安全重點工作,建立網絡信息安全專業化隊伍,落實學校的網絡安全主題責任,提高全體師生的網絡信息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培訓,建立校園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網絡安全技術防范,強化安全應急保障體系,做到領導到位、機構到位、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確保校園網絡信息系統網絡信息安全。
抓好“數據”重點工作,統一數據管理標準及規范,加強數據治理;建立教師、學生、教學、科研等學校權威教育數據源;創建智慧校園數據信息共享機制;構建教育大數據平臺,支持業務分析決策等。
做“一網通辦”亮點,按照“便利、普惠”的原則,圍繞師生對生活品質、全面發展、文化休閑等方面的需求,全面推進校務流程再造工作,逐步將校務服務接入“一網通辦”總門戶平臺,推行“一網通辦”服務模式,切實提升機關科學管理水平、服務水平和執行力。
3.分層分步有序實施
“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構建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具有復雜性、科學性、過程性等特點,須計劃組織、科學設計、分步實施、協同推進實施。
第一步,廣泛動員,全面探討和調研,借助校務流程平臺,理順、優化部門內部管理及服務流程,做好部門簡單業務流程再造。
第二步,統籌協調,加強部門間交流溝通,共同理順、優化跨部門業務,做好跨部門業務流程再造。
第三步,加強數據治理,加強部門子系統建設,豐富部門業務數據,確保數據源頭標準規范。
第四步,完善部門業務數據共享機制,規范數據采集及數據推送接口,建立完備的大數據中心。
第五步,以數據融合、服務聚力為目標導向,堅持群眾路線,聚焦師生“急、難、愁、盼”的問題及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基于大數據的“一網通辦”復雜流程的再造工作,讓數據多跑路、師生少跑腿。
第六步,穩步推進,逐步實現“一網通辦”流程從網頁端向移動端、便捷性向科學性的轉變。
第七步,基于大數據平臺和業務流程平臺,利用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加強數據分析利用深度和維度,在校情、學生安全預警、學業預警、生源分析、科研成果分析等方面,構建支持管理決策和教育治理,體現數據資產價值的數據融合分析平臺。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基于現有信息化建設成果,結合現代信息化技術,采用本文提出科學規劃頂層設計,抓“安全”、“數據”重點和“一網通辦”亮點,分層分步有序實施的建設方案,應用到2019年度“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專項建設工作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全校各級部門形成了一個科學、有效、完備的“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打開了學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三、總結
本文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專項工作為例,聚焦難點和突出問題,深入分析調研、高度凝練,提出了科學規劃頂層設計,抓“安全”、“數據”重點和“一網通辦”亮點,分層分步有序實施的建設方案,構建了“三型”機關“一網通辦”協同工作體系,對提升學校機關特別是行政機關辦事效率、工作水平和服務質量起到一定促進作用,對高校教育信息化實踐和發展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陶振.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何以可能?——以上海為例[J].蘭州學刊,2019(11).
[2]汪玉凱.“一網通辦”,政務服務新境界[J].中國信息安全:2019(3):61-63.
[3]張璽.“一網通辦”:政務服務供給新階段[J].黨政論壇,2019(8).
[4]郁建興,高翔.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本經驗與未來[J].浙江社會科學,2018(4):76-85.
[5]楊進安.論西部地方高校的機關建設——以甘肅政法學院“三型機關”建設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0(30):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