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躍
摘 要: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給青少年思想教育和健康成長帶來了巨大挑戰,利用網絡互聯網技術,青少年可以隨時獲取豐富的學習資源,在虛擬環境下可以實現自由地交流,可以足不出戶了解最新發展信息,拓寬知識的廣度,但如果利用方式不恰當,在缺乏監管力度的環境下,容易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文章將從多個方面,就基于網絡環境不斷發展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分析討論。
關鍵詞:網絡環境;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分析
網絡已逐漸成為青少年學習和生活中重要的交往媒介和通信手段,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著重要的知識傳遞和思想影響作用,在為青少年學習生活提供便利途徑的同時,也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因此,在網絡環境快速發展形勢下,必須采用恰當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促進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長。
一、網絡環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網絡環境所構造的虛擬空間因其具有自由等特點,受到廣大青少年的喜愛,但同時由于監管力度不夠,也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造成一定的威脅。青少年通常對世界充滿好奇心,追求自由,個性,但自我保護意識淡薄,自律能力較差,尚未建立正確完善的是非觀念,容易過度沉迷于網絡環境,受到網絡的負面影響,容易產生厭學情緒,不利于其健康成長。因此,必須高度重視網絡環境下對青少年的教育工作,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幫助青少年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使其能夠學會運用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對網絡內容加以判別,對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判斷,在利用網絡資源優勢的同時,也能夠有效避免不良內容的思想侵害,提升自身的保護意識和抵御能力,成長為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有為青年。
二、網絡環境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力度不夠,網絡環境缺乏監管
網絡環境通過構建虛擬空間使青少年可以自由言論,查找資料,進行社交,但青少年心智尚未發育成熟,難以對網絡的內容做出正確的分析與辨別,特別是面對網絡極端思想等負面內容,容易受其影響,迷失自我,長期依賴網絡環境進行社交,青少年容易出現人格分裂,迷失奮斗方向等情況,因此,必須加強網絡環境的監管力度,充分運用思想政治教育力量保障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可以借助網絡技術,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積極開展各種教育活動,使追求個性、自由的青少年,能夠受到網絡環境的積極影響,通過有力的監管措施,減少其消極影響,使青少年里建立起親近感與認同感,因此,在教育過程中,對青少年而言吸引力較低,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難以激發青少年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一味說教,難以發揮學生學習的自覺主動作用,基于當前的網絡環境,若要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必須要學會結合網絡的優勢特點,將網絡技術引入到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多樣化開展教育,實現以學生為主體,采用更加多元生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思想教育內容真正走入青少年的內心,貼近青少年的實際生活,拉近與青少年之間的距離,在青少年的學習、生活中潛移默化地發揮出積極引導作用,有效影響青少年的思想,保障其身心健康成長。
(二)教師隊伍建設不完善,思想教育專業性有待提升
教師是對青少年有效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長的重要引導者,其自身專業性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對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言,有著非常直接且重要的影響,所以為了有效保障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須建設好專業化、精益化、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就現在實際情況而言,網絡環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教師常常無法把握網絡時代特點,政治思想教育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教師在應用網絡技術,對其進行恰當操作的能力較為欠缺,教師對多媒體網絡教學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和信息處理能力仍存在一定不足,同時,教師隊伍整體的專業性需要結合實際發展情況不斷進行提升,應該能夠將網絡技術和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結合,不斷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教學手段,實現教師隊伍綜合素質與教學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網絡環境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用策略
(一)加強網絡監管力度,凈化網絡環境
網絡環境復雜,所傳播的信息有的存在著一定的消極思想,甚至出現極端、分化等不健康內容,為了保障青少年鍵康成長,需要對網絡環境進行有力監管,嚴格把關,認真審查網絡環境下的各項信息、內容,為青少年創設健康的學習、社交平臺,促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好發展,最大限度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可以從法律制度以及技術等層面出發,全方位打造優質、安全、自由的網絡環境,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例如,基于網絡環境下,積極開展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圍繞黨組織召開的系列活動,積極做好青少年的思想引導,帶領青少年對活動內容及精神內涵進行充分學習,引導青少年正確發表言論,可以通過對網絡環境監管技術的進一步研究,實現對網絡環境信息的有效過濾,除去影響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負面信息,做好各種軟件的審查把關,確保軟件的內容及使用功能科學的科學性與健康性,使網絡環境下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激濁揚清,發揮好青少年思想成長過程中的正面導向作用,此外,可以由學校為主導,建設青少年思想政治交流論壇,鼓勵青少年就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匿名討論,學校可以設置專職管理教師,加強論壇的監管,便于及時掌握青少年的整體思想動態,必要時需要立足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以民主、自由的方式正確引導青少年樹立思政觀、價值觀。此外,需要根據網絡技術發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互聯網技術的相互融合和推動,不斷創新青少年思想政治的教育形式和方法,更好地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點,能夠依托網絡環境,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效啟發和引導,使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呈現出正確、多元的發展趨勢,幫助青少年建立堅定地信念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增強自身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同時,要建立完善的網絡監控體系,強化網絡環境的輿論引導作用,優化青少年網絡成長環境,加強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的正確引導,使每個青少年既是網絡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學習主體,同時也能成為正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傳播者。
(二)學校家庭相互結合,豐富教育形式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輔助力量,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成長過程集中學習的重要內容,同時,家庭環境作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影響因素,使家庭教育也成為青少年成長階段不容忽視的重要內容。在網絡環境下,為了更好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需要學校和家庭相互配合、溝通,加強對青少年上網行為的監督與管理,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青少年的自律能力,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例如,教師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思想引導作用,要求能夠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更容易接受、認可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積極參與到教育活動中,同時,家長也應該發揮好教育輔助作用,加強與學校教師以及青少年之間的溝通,積極了解當時青少年關注的熱點問題,學會理解青少年的思想,并且能夠以身作則,帶頭規范自身行為,共同創建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網絡環境,可以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發展優勢,針對廣大青少年,創建思想政治教育園地,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進到青少年的實際生活與學習過程,將家庭、社會與學校相結合,多維度整合教育資源,匯聚教育力量,全面提升青少年的政治思想素質,同時,學校可以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作用,利用周末時間定期舉辦思想政治教育學術研討會或者講座,鼓勵青少年及其家長積極參與,增強青少年自身以及其家長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指導家長運用網絡環境優勢,學會運用恰當方式方法加強與青少年之間的溝通,發揮正確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全方位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采用線上線下教育相結合的方式,立足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課堂,通過定期舉辦思想道德講座等方式,用專業化的思想政治知識,指導青少年正確認識世界,樹立正確的人生信念,立足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通過與青少年分享具有良好教育意義的紀錄片、影視劇等教育資源,幫助青少年在輕松的氛圍下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理念,幫助青少年培養是非判斷與道德自律能力,此外,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談心、交流等非正式學習方式,提升青少年的是非分辨能力,使青少年能夠學會運用正確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分析、判斷網絡的言論、觀點和內容,能夠自覺抵御網絡不良文化、內容的侵蝕,增強自身自律能力,自覺遵守社會道德等相關要求,嚴格約束自身行為。
(三)注重一專多能培養,提升教師能力
青少年往往存在逆反心理,對事物充滿好奇心,自制能力較差,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下,青少年缺乏正確判斷意識,極容易受到網絡消極、負面內容的影響,因此,加強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師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性的同時,還需要不斷提升心理專業知識和輔導能力,以及網絡信息技術運用能力,要恰當運用網絡資源優勢,做好網絡環境下青少年的心理指導,積極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時針對青少年成長中存在的煩惱、疑惑,以恰當的方式進行正確、有效的解答,培養青少年良好的個性,通過正確的心理疏導等方式提升青少年的心理素養,幫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成長情緒,保障良好的心理狀態。
例如,基于網絡發展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教師在提升自己專業教育能力的同時,需要不斷提高計算機的應用能力,能夠準確把握青少年成長中的興趣點,運用好互聯網技術輔助教學,從互聯網上獲取能夠發揮更多積極引導作用的內容,靈活適當地運用到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青少年能夠具備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可以積極運用網絡環境作為教育載體,在加強青少年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培養的同時,更應該熟悉網絡環境的特點,掌握網絡信息技術,在網絡環境下,加強對青少年心理狀態的關注度,做好青少年的心理研究,結合其成長特點,多元化開展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做好網絡信息的搜集、發布、傳播和管理,實現對各種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及時洞察青少年在網絡環境下的心理變化,做好有效分析,判斷和正確引導,通過有效的思想交流,拉近與青少年之間的距離,根據青少年的實際思想變化,做好青少年的心理疏導,使青少年能夠正確辨識網絡環境下的各種網絡文化及內容,建立良好的心理素養和心理狀態,在運用網絡資源優勢促進學習提升的同時,能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提升自我保護能力,能夠用正確的信念規范自身的網絡行為。
四、結語
網絡環境在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也對其身心健康成長產生了一定的威脅,為了保障網絡環境下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需要不斷加強對網絡環境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論研究和應用實踐,充分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加強網絡環境監管,充分利用教育資源,豐富青少年思想政治的教育形式,提升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與專業能力,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環境,促進青少年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 沈城.網絡環境下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中華少年,2017:25.
[2] 陳麗,郭躍軍.網絡環境下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86(05):174-175.
[3] 鄒琪.網絡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下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