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青 廖慧迪



【摘要】本文以PEP人教版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 Look at me Part A Lets learn為例,論述深度學習理念下的課堂評價機制的構建與實踐,認為教師可運用多維度黑板評價機制、多元主體的語言評價機制以及多視角的電子書包評價機制,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心智,提升學生的遷移、批判、運用和創造能力的教學目的,進而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評價 深度學習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3A-0023-02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吧疃葘W習(Deep Learning)”與“淺層學習(Shallow Learning)”是一個相對應的概念。淺層學習是機械的、接受性的,以記憶和復制為特征,毫不費力的學習?!吧疃葘W習”是積極而有意義的學習,注重理解,旨在培養反思和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原始知識為基礎,以學習者積極參與為前提,重視知識結構的建立和認知策略元認知過程。深度學習強調的是:遷移、批判、運用和創造。深度學習,能夠有效實現對學生英語學科素養能力的培養,讓學生真正掌握這門語言,達到提升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效果。英語學科深度學習的核心是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這就需要考慮學生學習的多維度,實現學習從培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到發展“英語學科素養”的轉變。
課堂評價,屬于學生過程性評價中的一個核心部分和重要依據,它對培養學生深度學習能力至關重要,課堂評價的巧妙運用可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是教師調控課堂、激發學生學習激情的一把有力武器。本文筆者以PEP人教版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 Look at me Part A Lets learn為例,從三個方面探討課堂評價機制對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作用。
一、以多維度的黑板評價欄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黑板評價欄一直是教師評價學生、鼓勵學生的重要載體。它是直觀且便于操作的教學工具,能及時針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行為做出評價,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節課上,我們借鑒“攀登英語”的評價,結合本節教學內容中表示五官的幾個單詞——“ear”“eye”“mouth”,設計了表示聽(listen)、看(watch)、說(speak)、展示(perform)的多維度的黑板評價欄(如圖1),并配上相應的五官圖片標志,一目了然。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我們開展持續性的評價,注重評價的及時合理應用。在黑板評價欄中,我們會及時、細致地用小磁釘進行加分,反饋課堂教學中值得評價的點。這一評價活動貫穿課堂始終,激發且保持著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二、以多元主體的語言評價機制,培養學生的心智
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方法關于“評價的建議”中強調:評價主體應從單一轉向多元,也就是說將一元的教師評價,轉變為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師生互評的多元評價。在本節課中,我們主要采用了以下多元主體的語言評價機制。
(一)“綜合性”的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是較普遍的評價方式之一,即教師直接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這一評價過程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問題的本質,把握問題的關鍵。
1.語言評價:本節課上,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或回答出有創意的答案時,我們會對學生進行表揚:“Good.”“Very good.”“Wonderful.”“You did a good job.”“You re great.”
2.動作評價:本節課上,學生進行表演展示和到黑板前當little teacher帶讀單詞、句子后,我們會跟表現優秀的學生擊掌,“give me five”,學生也會擊掌回應,以此給他們肯定、加油。當全班都表現不錯時,我們會伸出大拇指說:“Excellent.”“Wonderful.”“Big hands for them.”當有學生回答得不夠自信、流利的時候,我們用鼓勵的眼神看著他,伸出手拍拍他的肩讓他進行二次展示。
教師的評價不僅僅局限于有聲的語言,各種無聲的語言同樣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一個手勢、一個鼓勵的眼神、一次觸摸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注,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二)“反思性”的學生自評
學生個體的自我評價,即學生根據教學目標對自己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是尊重學生人格的一種表現,也是加強學生自我肯定、自我調節的有效途徑。在本節課上,我們設計了一份學生自我評價表。
此評價表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并反思自己在本節課中的知識獲取、成功經驗、心理體驗等方面,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引導學生加強與同伴在活動中的合作。同時,我們也可以從學生的自評中發現問題,及時輔導學生并調整自己的教學。
(三)“鑒賞性”的小組互評
深度學習被美國國家研究理事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定義為“學習者將某一情境下所學的內容應用于新情境的過程”,并將在深入學習中培養的能力劃分為認知領域(cognitive domain)、人際領域(interpersonal domain)和自我領域(intrapersonal domain)三個領域。在小學英語課堂上,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和表現,屬于人際領域的范疇。我們開展小組互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在深度學習中發展其人際交往能力。
本節課上,在拓展環節(Consolidation)中,我們設計了學生四人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完成自我介紹、小組展示、小組互評的環節。
T:Hi,boys and girls. Im Yuki. Look at me. This is my red mouth. This is my yellow face...Nice to meet you!
S:Nice to meet you,too!
T:Now,its your turn,please practice with your group. Go.
(several minutes later)
T:Which group can perform?How about them?
我們在設計以上環節時,引導學生向班級介紹自己的面部特征。如果學生能運用本課所學詞匯、句子簡單介紹自己的面部特征,可以在黑板評價欄獲得一分;如果學生利用舊知,把之前所學的顏色等詞匯運用上,就可以在黑板評價欄上得到兩分;如果學生能給出更多的細節并有所創新,他們將會獲得三分。該活動以小組合作方式開展,并在講臺上展示,由全班學生進行最終評價。這種同伴合作學習并以小組為單位作為被評價對象的形式,可以極大地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與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相互配合、相互傾聽,還能有效掌握語言和綜合運用語言進行交際,這是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借多視角的電子書包評價機制,提升學生的遷移、批判、運用和創造能力
電子書包良好的交互性、移動性特征可以有效彌補多媒體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在電子書包中設計多元化的欄目,能實現學生英語學習視野的拓展,提升學生的遷移、批判、運用和創造能力。
在本節課的拓展環節(Consolidation)中,我們設計了讓學生在電子書包上裝扮自己喜歡的人物的活動(如圖2),給學生更多表達、分享的機會,又通過評價學生對五官的裝扮,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梢钥闯?,深度學習要求的培養學生的遷移、運用和創造能力都在這堂課中得以體現。
深度學習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和學生雙方均能獲益良多。對教師而言,“深度學習”能作為理論指導,盡可能地探索和挖掘教師的教學潛力,形成良好的課堂模式和策略;對學生而言,“深度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獲得更大程度的提升。深度學習理念下的課堂評價機制的構建,能有效、全面地反饋課堂教學效果,讓教師有理有據地調控課堂,對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如何把這些做得更好,還需要我們在課堂上不斷地探索,努力在實踐中實現。
【參考文獻】
[1]邱敏敏.淺談課堂教學評價語的巧用藝術[J].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4)
[2]李洪修,李哨兵.深度學習下翻轉課堂的實施路徑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17(7)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B類重點課題“基于區域教研組的英語深度學習的課堂教學研究”(課題編號:2019B22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梁青(1981— ),女,廣西柳州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研究。
廖慧迪(1991— ),女,壯族,廣西柳州人,大學本科學歷,二級教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研究。
(責編 劉小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