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語文課程目標也得到改進,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然而,當前教學教學過程教師重心在于課堂講授,忽略活躍學生的思維,雖然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卻沒有從學生的實際特征出發。本文就小學語文,探究教學中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引言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闡明的是教師與其給學生灌輸大量的書本知識,不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學生學問,讓其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思維能力是占據著所有能力的主要位置,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開發學生的智力,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思維讀書,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語文教學。針對此,以下,將簡要談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1.注重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
思維能力是動態而不是靜態,學科性質無法約束。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仍然是課堂的核心人物,發揮著主體作用,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成為一個被動學習者。新課標下,出現新型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學工作者,突破原有的教學方式,構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不再是被動的學習者,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旨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始終,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例如,在教學《竊書記》時,教師可以根據讀書這個話題來設計教學內容,予以學生思想的啟發。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問題:“對于刻苦讀書的故事,你們知道有哪些古代的人物嗎?”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學習,引導學生猜測構想即將要學習的課文內容。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平時閱讀的書籍分享給大家,并簡述一下分享此書籍的原因。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拉近師生關系,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
2.注重學生思維創新興趣的激發
貝弗里奇說:“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多樣化會使人觀點新鮮,而過于長時間鉆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蠢。”可見對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實際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創新情境的創建,能夠在課堂上形成一個創新的氛圍,讓教學環節更加新穎有趣,轉移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每個單元,讓教學內容變得更加靈活多樣,改變以往枯燥無味的教學模式。例如,在教學《樹苗與大樹的對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開展有趣的教學活動,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組,引導各小組去校外公園,對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觀察分析,了解樹苗與大樹的異同,以及它們如何進行對話,之后讓各小組的學生對自己的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整理,得出活動學習的結果。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鍛煉學生的思維。
3.注重學生釋疑能力的培養
大膽提問具有重要的作用,讓學生養成提問不懂問題的習慣,能夠幫助學生獲取有用些知識。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不恥下問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能夠吸收和接納更多新鮮的知識。例如,在教學《全神貫注》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然后將文章中比較重要句子或者是不理解意思的句子用橫線標出來,之后在課堂上大膽提問,跟教師、同學一起討論、分析不懂的句子;還有在課堂講解過程中,如果對教師講解的課文內容不理解,學生可以大膽發問,直至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引導學生做主提問學習,能夠讓學生在發現課文疑問、提出課堂疑問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其閱讀水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掌握課文的中心思想,感悟文章的情感,從而培養學生的釋疑能力。
4.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創造能力離不開想象力,只有豐富的想象力,思維才能開始創新。想象跨越時空,但是與生活息息相關,是將具體的事物變得更加形象化,從而讓形象化的事物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小學生正處于想象力及其豐富的階段,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將其想象力滲透于語文學習。例如,在教學《鋤禾》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技術展示反應詩詞內容的圖片,圖片內容為烈日炎炎下,農民正在除草,擦一下汗,有時抬頭看一眼太陽,其實表達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教師要讓學生根據圖片內容,設身處地地想象農民當時在烈日下的情境,感受農民又累又渴的狀態,即引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中心思想。通過這樣展示詩詞內容,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詩詞故事的理解,還能夠讓學生感受詩詞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開發學生思維。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要跟上新時代教育的步伐,踐行新型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引領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創新興趣、想象力以及釋疑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給予學生發揮個性的空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邵燕飛. 探究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 課外語文,2018,000(6):99-100.
[2]陳萍.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研究[J]. 教育, 2019,000(007):P.28-28.
[3]張春光. 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 軟件:電子版, 2019,000(008):186.
作者簡介:蒲媛珍(1973.09--),女,瑤族, 廣西梧州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