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云
摘 要: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已經開始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其核心素養的培養包括學生的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這些心理能力的培養,也是學科教學過程中的基本方向,但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內容較為抽象和廣泛。因此,本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工作進行分析,探討其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路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20)01C-0018-02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比較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而隨著新課改的落實,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有效落實這一目標,以此提升學生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形式,做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工作。
一、 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
(一)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直觀想象。直觀想象就是通過幾何圖形或空間想象,幫助學生理解事物的變化與運動,解決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第二,數學建模。數學建模主要是指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所遇到的問題用已知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方式構建數學模型,對其進行抽象化處理,并通過不斷的驗證結論改進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第三,邏輯推理。邏輯推理就是演繹推理,通過已有的條件對問題進行具體陳述或得出推理結論,達到思維的導向作用。邏輯推理主要包括演繹、歸納和溯因三種方式。第四,運算能力。運算能力是學生運用基本的運算方式對已有的條件對象進行運算,得到基本的運算思路,獲得正確的運算結果。第五,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是在運算計算結果后,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以數據收集或數據整理的形式,獲得推斷計算對象的具體知識的能力。第六,數學抽象。數學抽象是指將事物從所具備的物理屬性中分離,明確數學學習過程中數量之間和圖像之間的關系,得出數學概念并理清概念的關系。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數學抽象對具體對象進行分析,總結其概念和規律,解決數學問題。
這幾項核心素養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聯系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善于運用數學的方式去看待生活,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并且,要通過培養核心素養的工作,幫助學生用數學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模式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的模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數學本身就是一個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通過營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注重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以此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尊重學生個體化差異,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充分發揮其想象力。第二,采用情境教學法,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前提是學生具有足夠的學習興趣,教師通過情境化的教學方式,實現學生自我對話,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第三,聯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決,不僅提升了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而且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同時產生新的思考,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路徑
(一)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工作,關鍵在于對思維能力的培養,只有進行有效的思維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夠有效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對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通過一定的思維訓練,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發揮學生的潛力。同時,也可以開展數學探究性活動開拓思維,引發學生思考,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思考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提升數學技能。比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電費階梯式的繳納方式,用電量分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每度電的電價便不一樣,學生可通過數學的思維方式去掌握。還有在裝修房子的時候,所需要的地磚量,可運用數學的計算方式對地磚大小用量進行計算。
(二)立足于核心素養,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有效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根據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設計方案,設計科學的教學文化模式。設計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課堂教學,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將知識與文化全面融合,在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將具體的數學內容、數學思想和數學文化進行結合,并且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符合學生發展的需求,從而真正掌握教學知識,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第二,課程分析。課程分析就是要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方向、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的問題,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設計。例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舉一反三,使學生獲得新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概念,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意識,從而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注重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新課標的改革內容中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重要文化,其內容不僅涉及數學方法和數學概念,而且包括數學思想和數學語言等等。對此,要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工作,還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基礎,影響著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一個人的思維是否清晰、正確可通過其語言進行判斷。比如,學生在分數簡化的學習過程中,不同的語言表述展現其不同的簡化方式??梢姡瑢W生能夠通過自身的語言能力和掌握的知識,對數學問題進行條理清晰的解答并得出正確結果。
(四)開展多維度的教學評價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學評價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學評價主要是針對教學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具有指導性作用。教師開展多維度的教學評價可從核心素養培養這一方面入手,打破傳統的單一的教學評價模式,具體可以通過學生自我評價或者師生相互評價的方式,對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技能的提升和創新思維,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多方面進行評價,同時家長也可以參與教學評價。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有效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工作,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就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措施提升學生對數學認知、數學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綜合能力,并且在落實過程中注重生活化教學的作用。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而且可以幫助學生通過數學思維、數學技能和數學知識等方式看待問題,發現數學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
參考文獻:
[1]付麗,梁靜.基于數學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深度學習”教學改進[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11).
[2]張文霞.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