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以生本教育理念為指導開展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其學習效率。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教師要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創新和優化教學方法,使教學活動更具趣味性,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生本教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424.2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095-624X(2020)02-0040-02
引 言
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最重要的環節,小學生的學習大部分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因此,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十分重要的[1]。具體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不斷地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使其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增強其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一、小學數學課堂中融入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的教育模式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教授的內容。這種教育方式雖然有一定的好處,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即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創造能力。
數學是一門關于數學計算與空間組合的學科,對人們的生活、生產有著很大的幫助。小學生學習數學,有利于其智力的開發和思維的發展。將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符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要求,有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釋放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天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小學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課堂枯燥,學生缺乏興趣
如果教學課堂枯燥無味,會使學生不想學習、不去學習,甚至對學習產生反感,并在課堂上進行一些與學習無關的活動,如說話、睡覺、走神等。對于小學生而言,有趣的課堂、有趣的教師、有趣的教學方式才是促進其學習的關鍵。而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是一個值得小學數學教師深入思考的問題。
2.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記
很多時候,在課堂上,教師只顧著完成教學任務,布置完題目后很快就說出答案,沒有為學生留出自主思考和解答問題的時間,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學生在課堂上只知道記錄教師所講的內容,缺乏自己的思考,也沒有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因此,學生不能真正掌握所學知識。長此以往,不懂的知識逐漸增多,最后學生面臨大量知識漏洞,不利于其智力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也會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更多的困擾。
3.教師不能及時發現每位學生的問題
學生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已有基礎等都不一樣,雖然課堂上教師統一教學,傳授給學生相同的知識,但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課堂專注度不同,因此,每位學生最終的收獲也是不同的。例如,有的學生基礎水平較差,聽課比較吃力,聽課效率要低于其他學生,如果學生的性格內向,不能及時向教師反饋聽不懂的內容,教師便無法及時發現,就會使學生水平呈現差異化。
4.教學方式單一,忽視合作交流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多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即教師講、學生聽,即便有課堂互動,也是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而且學生通常只是自己思考,很少與同學交流,這就導致學生對問題的分析不夠全面,而且缺乏同學之間的合作,從而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2]。因此,單一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合作學習、互動交流,也不利于對學生自主探索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
三、提高小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引導先學,啟發思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學,慢慢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其主動學習,反復思考,讓學生感受到探索數學奧秘的趣味性,進而在無形中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3]。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適應新內容。學生會因為能夠自主獨立學習新的知識而獲得心理滿足,進而在課堂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并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教學“四則運算”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其通過自主預習提前了解新內容的相關知識。課上,首先,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有關新內容的題目,讓學生試著解答,也可以提出問題,如500-125×2+325=?其次,教師讓學生進行運算,看看誰做得又準又快,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教師教學相關的加減乘除運算的知識點。通過布置應用題來讓學生分析和運算所學知識,使其在做題中鍛煉分析能力,提高運算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率。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成長的起跑點。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幫助學生增強對學習的興趣。學生如果對所學的內容保持濃厚的興趣,就會有強烈的欲望去學習,這樣,學生才能學得輕松,學得快樂,學習效果也會變得更好。同時,“樂學、好學、愛學”也是教師教學的目標[4]。如何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呢?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創設各種有效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方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簡單的情境,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情境了解所學的內容。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出一道題,引導學生思考,隨后再根據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或者現象引導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動手動腦,并借助多媒體教學等手段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理解方程的意義,并掌握所學內容。
3.變教為導,提高效率
課堂教學過程是雙向的,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組織者,學生是參與者、是主體,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主動思考和學習知識。在現代教學理論下,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采用啟發式教學,而不是一味地灌輸,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這也是課堂教學取得成功的保障。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讀題后思考問題所要表達的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在問題中提取關鍵信息,在答案中得出結論。這個結論是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經過自己觀察、自己思考后最終歸納總結出來的。整個學習過程是教師先引導啟發,不斷地提出問題,讓學生不停地探索問題、思考問題,最后解決問題的,這一過程不僅讓學生學習掌握了解題技巧,找到了解題的思路,而且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4.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過程
多媒體的運用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體現之一,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快速地獲取信息,進行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課后復習等。利用多媒體技術,學生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和精力學習知識,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例如,學生借助多媒體設備的輔助完成課前預習,而教師可通過觀察學生的預習情況,提煉和總結更合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和教師一起參與教學活動。之后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探究、討論,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空間。
再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前的小組討論,然后匯總討論的結果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學生的特點不同,展示的內容也會有所不同,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分享自己的想法。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使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拓展了學生思維的廣度,而且加快了課堂的節奏,拓展了教學中的信息量,從而使教學效果得到優化。
5.小組討論,自主學習
生本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能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與交流[5]。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自主獨立學習、自主探索,學生之間互動交流,并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獨立性、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雞兔同籠”的數學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讓學生在討論中探索問題的答案。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各小組派代表上臺講解,這樣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能讓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性,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問題,自主尋求答案,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不盲目地聽從教師的意見,不是被動地獲取知識,而是主動地探尋答案。這樣的課堂,是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的課堂,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智力和各項能力,既促進了他們的全面發展,又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結 語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生本教育理念給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素材、新的想法,同時也開啟了新的機遇、新的探索。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標、研究新教材、設計新的教學模式,從而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張紅麗.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策略分析[J].教育,2017(16):160.
羅世鑫.“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7(02):100-101.
楊瑞.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以“分數的意義”為例[J].新課程(小學),2017(03):81.
石曉委.生本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好家長,2017(30):88-89.
成超.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分析[J].小學生(下旬刊),2017(03):6.
作者簡介:王妍(1988.3—),女,陜西高陵人,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