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琴
摘? 要:在小學語文小學中實施拓展性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可以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提升創造力,激發想象力,培養學生情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要注意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創新教學的方法,運用多個角度多種渠道去引導學生拓展閱讀,同時還要確保學生做到有效的閱讀。該文簡單解釋了拓展性閱讀的概念,簡要說明了現代小學語文拓展教學的現狀,從拓展性閱讀教學的意義入手提出了對拓展性閱讀教學有效實施的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語文教學? 拓展性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152-02
1? 概念闡釋
拓展性閱讀與課外閱讀是有所區別的,它主要是在課堂上進行的,以拓展的文本為主要載體,以學習者的興趣為起點,讓學生在閱讀中進行自主的情感體驗和理解,構建起一種教學閱讀模式,嘗試著去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拓展性閱讀教學可以讓課堂回歸到單元教學的本質,是以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為基礎進行整體推進的專題和情感,它的每一個單元都會突出一個主題。拓展性閱讀的教學目標是開放的,知識具有不定性,這方便給教師和學生留下發展開拓的空間,讓學生可以自由調整和選擇教學的內容。拓展性閱讀還能幫助學生自主發展,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去解釋所了解到的文章和事物,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表現出獨立的特征。簡言之,拓展閱讀能夠幫助學生開拓思想,提升閱讀能力[4]。
2? 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拓展性閱讀教學的意義
2.1 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改革,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成了現代教學的主要目標。一個民族是否能夠繁榮進步主要是看這個民族有沒有創新的能力,創新不僅能使民族繁榮,還能促進社會民族發展。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是否有創新的能力是立足的關鍵。在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將教育重點放在對學生的創新培養上,讓學生在進行拓展閱讀時學會自主地對文章進行理解,體會作者在做文章時表達的感情,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文章進行再創作。教師在進行拓展閱讀教學時,要對學生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在閱讀中發現和提出問題,想辦法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這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學會自主分析,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發散,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非常有幫助。除此之外,在閱讀時學生還要進行情景融入,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文章的內容,感受作者投入到文章中的感情,提高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文章的內涵。
2.2 開闊學生的視野
隨著現代社會飛速發展,教師進行小學語文教育時,不能讓教學知識受到課本的局限,教師要想方設法擴大教學知識的范圍,讓學生了解到課本之外的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使學生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從前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現如今,這個學習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下的時代,而如何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是當下教學改革的主要目標。教師應該靈活地運用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進行一個拓展閱讀教學,讓學生對課堂之外的知識有所了解,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面[1]。
2.3 加強語文課堂與生活的聯系
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但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課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沒有關聯的,這種不關聯性不僅對教師的教學沒有幫助,也會讓學生的全面發展受到局限。新課程改革后,教師在語文教學時把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關聯在一起,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還能夠激發出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更有情境[1]。
3? 現階段小學拓展性閱讀教學的現狀
在進行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時,教師依然會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將文章的大意和主旨教授給學生,運用的教學方式往往都比較單一、枯燥,很難激發出學生對閱讀和學習語文的興趣。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都是課堂的主題,學生往往是被動地吸收知識,而且教師的閱讀教學方式也比較落后,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學生的想象力,如此這般,只會慢慢打消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信心。
使小學拓展性閱讀教學質量不理想的原因有許多種,但主要在于兩個方面:學生和老師。對于學生來講,他們主動學習和閱讀的意識是不強烈的,主動性也比較差,而且學生在進行閱讀時也會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類型去進行閱讀,常常會忽略自身的全面發展。學生也沒有持之以恒的閱讀習慣,所以可能會半途而廢。對于教師來講,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忽視掉自身的引導方式和閱讀形式,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學生對閱讀學習不能產生興趣,從而產生的引導效果并不理想。除此之外,教師一定要對閱讀的內容進行篩選,從而達到高效遷移的效果,如果不能對閱讀內容進行篩選,只是對知識進行重復的教學,就會使教學的內容缺乏新穎性,達不到知識遷移的效果[2]。
4? 語文拓展閱讀教學的實踐方法
4.1 小組合作,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時,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這種學習方式可以幫助提升學生學習閱讀的興趣,所以教師在進行拓展性閱讀教學時可以積極地在課堂行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學會互相合作,在合作中閱讀,使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提高教師的課堂效率。比如:學生在閱讀《半截蠟燭》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一個小組4人,分角色扮演文章中伯諾德夫人、杰克、杰奎琳和德國人4個角色,讓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對課文進行有情感的朗讀,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了解到文章角色的內心和主旨。閱讀完文章之后,教師可以針對課文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例如:課文中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與德國人進行周旋?文章中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神態、語言和動作的句子都有哪些?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如果自身處在場景中會怎樣做,文中人物的做法對還是不對,有什么不妥之處?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討論,發表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興趣。
4.2 營造環境,激發學生的動力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時,要想方設法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主動地進行閱讀,這就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努力,打造一個適合學生閱讀和學習的良好環境。首先,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織學習閱讀的活動,定期帶領學生們參加各個地方組織的閱讀會,讓學生耳濡目染,不知不覺中愛上閱讀;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定期檢查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在班級中建立一個獎罰制度,對課外閱讀多的人表示獎勵,對讀得少的人給出少量懲罰。其次,學校也要加強對圖書館的建設和管理,全方位開放圖書館,將圖書館的真正作用發揮出來,購買添置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制造一個有書香氛圍的校園文化。除此之外,班級在學生閱讀學習中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班級也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慢慢感受到閱讀的重要性[1]。
5? 結語
綜上所述,現下的小學語文拓展性教學還是有待提升的,教會應該注意教學觀念的轉變,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拓展性閱讀教學的提升。而且,拓展性閱讀教學不是一個急功近利的過程,需要緩緩行進,教師要堅持不懈地對學生實施知識遷移,努力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課堂內容,慢慢愛上拓展性閱讀。
參考文獻
[1] 邵淑艷.小學語文教學拓展性閱讀實踐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26):102-103.
[2] 高永平.小學語文教學拓展性閱讀初探[J].學周刊,2019(2):127-128.
[3] 吳建華.淺談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7(34):78-79.
[4] 王小堅.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7(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