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梅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散文是重要的一部分,利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教授學生語文知識,提升語文核心素養。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當中,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可以保障散文教學效果,還可以幫助學生進入到散文的意境當中,提升學生的綜合效能。該文主要論述初中語文散文教學中教學情境創設方式,提高初中語文散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散文教學? 教學情境? 創設方式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情境創設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教師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體會文章的情感[1]。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散文的內容和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巧妙地創設教學情境,提高初中語文散文教學質量。
1? 概述初中語文散文教學中情境創設的內容
初中語文散文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需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情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散文內容。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情境創設具有較大的優勢,首先通過創設情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學習內容,因為初中生缺乏社會生活經驗,這不利于學生理解散文意境,無法順利完成初中語文散文教學目標。教師通過巧妙地創設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這也符合初中生的認知情況,有利于實現初中語文散文教學目標。此外,通過創設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散文注重表達作者的情感,利用情境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合理利用情境創設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和理解散文的內涵[2]。
2? 初中語文散文教學中教學情境創設措施
2.1 利用導語情境
初中語文散文教學的第一步是課堂導語,利用導圖可以幫助學生進入到課堂學習狀態。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巧妙地設計導圖情境,可以幫助學生進入到情境當中,引發學生質疑和反思,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創設導語情境,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索散文文本,提高初中語文散文教學效率[3]。教師可以利用課文標題設計疑問,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蘇州園林》這一課,教師可以讓學生介紹自己曾經去過的景點,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提高學生的上課熱情,最終教師總結景觀結介紹方式,讓學生通過閱讀,感受文章有關蘇州園林這一景點的描寫方式,這樣可以自然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也可以通過范讀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課堂情境當中,教師要注重表達作者的情感變化,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情感基調。例如,在學習《安塞腰鼓》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高亢的音調來感染學生,而面對《背影》這類散文,教師需要利用柔和的音調熏陶學生,通過教師的范讀,為學生創造不同的情感意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2.2 利用多媒體技術
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過程中創設具體的教學情境,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驗感受。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初中語文散文教學活動,可以突出文章的畫面感,利用聲音和視頻展現散文的魅力。此外,利用各種多媒體元素,可以激發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興奮的狀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初中語文散文學習過程中[4]。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安塞腰鼓》這一課,教師可以提前為學生準備有關安塞腰鼓的視頻,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利用雄壯的場面和激越的鼓聲,刺激學生的視覺和聽覺,促使學生跟隨視頻一起進行舞蹈表演,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中的描述,體會到文章作者的情感。學生通過觀賞視頻,有利于產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想充分發揮出多媒體的作用,需要做好課堂引導工作,在播放視頻之前,引導學生提前閱讀課文,了解文章中有關安塞腰鼓的描寫;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找出視頻中與文章相近的部分,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認知,使學生更加了解作者的體驗,掌握有關安塞腰鼓的描寫要點,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2.3 結合生活經驗
創設初中語文散文教學情境,需要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在學生的生活角度出發,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聯系散文內容和現實生活,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踐理解文章內容。針對初中語文散文教學,很其中多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教師要善于挖掘教學內容和生活的切入點。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中,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有效聯系學習內容和學生生活,拉近學生和作者的距離,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心靈上的交流,使學生深入了解知識。初中語文教師要善于創設生活情境和情感情境,使學生產生豐富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濟南的冬天》這一課,雖然很多學生不知道濟南的冬天是如何的,但是每個學生都了解冬天季節的特性,教師可以以此作為切入點。文章作者老師不僅在散文中描寫了濟南的冬天,還發表了自己的感受,在平凡景物當中寄托了自己的深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印象中的冬天情境,然后再結合課文感受老舍的情感,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
又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社戲》這一課,文章中生動地描述了具體的生活場景,充滿了水鄉的韻味,教師可以利用影像展示水鄉風景,幫助學生更加地了解文章中描繪的風土人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經歷過的鄉村生活,和大家自己的趣事,再引導學生的思維轉向文章中描述的月夜和水鄉。利用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
2.4 利用角色扮演
在初中語文散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科學地劃分學生為不同小組,引導學生根據散文內容落實角色扮演,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感受文章情感,同時也可以提高初中語文散文教學的趣聞性,保障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八年級上冊《阿長與山海經》這一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落實角色扮演,作者魯迅先生在散文中描述了有關阿長的生活場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再現這些情境,幫助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保障初中語文散文教學效果。
2.5 創設音樂情境
音樂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此外音樂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學生伴隨著音樂閱讀課文,可以更好地進入到閱讀狀態,同時可以為文章奠定感情基調。初中語文教師要利用音樂創設課堂情境,利用音樂渲染散文學習情境。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我的母親》這一課,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燭光里的媽媽》這一首歌曲,利用音樂的感染力,可以幫助學生進入到課文情境當中,可以提高初中語文散文教學效果。
3? 結語
散文是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教師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內涵,和文章作者產生心靈共鳴。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利用各種方式創設教學情境,保障初中語文散文教學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楊怡飛.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30,40.
[2] 李忠山.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72-173.
[3] 張國生.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淺議初中語文情景教學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86-187.
[4] 王福和.給閱讀教學插上“翅膀”——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思維訓練的策略[J].學周刊,2019(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