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經濟快速發展下,教育行業逐漸成為各行各業關注的重點。在當前階段,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從新課標的角度出發,重新審視教學工作,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背景下,需要結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合理的設計教學方案,創新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該發揮數學學科優勢,靈活利用課上教學,帶領學生完成課程實踐,利用課上實踐活動,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升我國教育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創新思維培養是現代教育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重點內容,小學教育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習慣與綜合素養的關鍵時期,小學應該遵循新課標的教育要求,靈活的開展教育工作,明確教育目標,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感知、思考、記憶、理解、聯想,讓其形成創新思維。創新思維的建立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形成的,為此教師需要保有充足的耐心,靈活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創造和諧教學環境,讓學生可以在良好的氛圍中,通過數學活動,訓練學生邏輯思維,教師還應該根據現代教育目標,規劃教學方案,創新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一、 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小學數學教師開展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期間,需要發揮引導作用,為學生答疑解惑。訓練學生的能力,僅僅依靠理論知識并不能實現,而傳統教學模式就是以理論知識為中心,長此以往會讓學生形成既定的思維模式,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遭到極大的打擊,這是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教師應該掌握新課標內容核心,結合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在科技如火如荼發展的過程中,根據教育目標,重新規劃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案。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僅僅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陳述教材知識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此,教師需要努力根據現在教育標準,提升自身教學水平,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將實踐與理論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以知識傳授為載體,靈活地設計教學環節;以創新型思維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利用理論與實戰相結合的教育模式,訓練學生的思維,使其逐漸形成創新思維。
教師需要具備創新意識,靈活的結合教學資源,采用情景創設的方式,為學生營造和諧、歡愉的教學環境。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生的反應能力會大大提高,這便為學生思維訓練創造良好的環境,也是數學教師順利推進教師工作,訓練學生創新思維,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師開展教學期間,應該發現學生在小學階段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偏低的通病,發揮引導作用,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教材內容,理解數學知識。教師應該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按照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內容,結合教材知識,設計教學流程。
在課前教師應該做好備課,根據學生基礎水平,尋找可以達到訓練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練習題,并采用多元思維解題模式,指導學生采用開放性思維,解決數學難題。在培養學生素質能力、訓練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讓學生逐漸形成自主解決難題的能力,在多元解題思維模式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在上課階段,教師應該重視課上互動環節,在問題提出后,應該用多種方式,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的關注度可以集中在教師提出的問題上,并采用激勵的話語,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上問題回答環節中,教師工作要想取得良好的表現,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合理地制訂教學策略。尊重學生的想法,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在一旁認真傾聽,并分析學生的解題思路以及學生解答問題的核心策略,互動環節可以為教師提供足夠的信息,了解學生在課堂中思維訓練的進展情況。了解班級學生整體水平后,結合學生在學習期間存在的問題,及時地提出改進意見,這對學生思維邏輯訓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課后階段,教師應該合理根據教學進度以及學生對課上內容熟悉程度,為學生選擇難度適中的習題,訓練學生的解題思維。通過完成習題,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敏感度,教師可以從學生解答問題的方法中,發現學生數學思維發展情況。另外,同一道問題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之后,可能會有各自的方法,教師應該了解共性與個性之間的聯系,尊重每位學生表現出的差異,不要影響限制學生的發展,讓每一個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中根據問題,闡述自己的解題思路。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合理的設計教學流程,調整教學方案,利用習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還應該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過程中,發揮引導作用,做好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工作,完成教育目標。
二、 開展合作教學
數學教師在教學期間,應該創新教學方式,采用合作學習的手段,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往教學模式過于陳舊,采用填鴨式的方法,不僅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也會產生非常大的消極作用,同時教師還應該發現采用單兵作戰處理問題,并不能取得良好的結果,為此教師應該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可以在互相接觸中發現合作的優勢,相互學習,借鑒經驗,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在互動學習期間,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分工,提升解決問題的速度,學生在互相研究期間,發生思想觀念的碰撞,對于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數學問題亦有非常大的幫助,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工作,可以通過學習任務的設定,讓學生明確各自分工,通過互助的形式,開展小組探究活動。每個組員在學習期間都會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形成組內思想的碰撞,彼此之間根據學習任務合理的思考,每名組員的方式是否合乎實際。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班級各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讓每名學生明確自己在活動中需要完成的任務,采用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究問題,讓每名學生都可以了解不同學生的想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在極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教師在講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教材《比例的基本性質》期間,便可以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設定教學任務,讓學生自動尋找小組完成教學任務。開展教學任務時,每名學生都會根據教師提出的學習任務,合理的尋找滿足要求的生活用品,各組成員計算物品的長和寬,得到長寬比例。在此過程中,學生會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學習教材中比例的基本性質,并靈活地將其應用在生活中,在小組成員共同努力下,可以良好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生在此階段中,也會因為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中,所以不會覺得學習內容枯燥、乏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學的效率。在長和寬研究期間,影響研究表現的因素有比例計算,為了保證活動順利進行,教師應該在學生合作學習期間,到每個小組中觀察學生研究進度,當發現學生存在疑難點,難以繼續按照教學任務開展研究工作時,應該及時提出問題的關鍵,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保證研究活動可以順利進行,讓小組成員可以通過合作學習,達到提升自身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三、 創設教學情境
數學是一門枯燥、乏味的學科,這也為數學教師開展數學工作帶來了不少的教學難度,為了保證教師工作可以順利進行,教師應該合理地結合教材內容找到每章知識的重點,并整合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采用圖片、聲音、圖像等多種方式,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幫助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出發,理解教材知識,將數學知識形象化設計,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學生好奇心重的特點,讓學生對知識內容產生興趣,在求知欲望的驅動下,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其愿意集中精力研究知識內容,當然教師還應該了解到小學生對知識的熱情持續時間不會太久,所以教師應該合理的掌控教學節奏,結合多媒體設備,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的趣味性,緊緊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其將精力集中在教材內容上,并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知識本質,加深學生對知識內容的認識、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定理解后便會產生自信,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師還應該采用鼓勵的方式,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恐懼心理,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活躍學生的思維。
比如,教師在講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教材《圓的認識》這節課時,便可以利用網上資源,借助幻影機為學生展示圓形物體,加深學生對圓的認識,便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除此之外,讓學生在課上活動中親自動手制作圓,根據學生制作的模型,研究半徑、直徑、圓心等內容,采用多媒體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式,提升教學趣味性,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對學生學科素養的培養也有非常大的幫助。
四、 結語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教材內容,合理的設計教學方案,整合教學資源,豐富課堂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并采用合作學習創設環境的方式,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需要發揮引導作用,帶領學生學習教材知識,通過多種方式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蔣飛鴻.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情境創設問題和改進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0,17(2):162.
[2]朱愛玲.從核心素養到關鍵能力的“一線”解讀與實施:以小學數學“數的運算”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0(2):46-48.
[3]陳舉.淺談核心素養導向下小學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20(6):72.
[4]王立飛.實現小學教學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的深度思考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初探[J].名師在線,2020(1):2-3.
[5]徐顯峰.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之創新精神和思維能力培養研究[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743-747.
[6]陳美嬌.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新問題分析與探究[J].華夏教師,2019(27):65-66.
[7]譚坤.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探討[J].亞太教育,2019(5):9.
作者簡介:
鄭真真,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豐澤區第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