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巧英
【摘要】以學生為中心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諸多優勢使其逐漸取代傳統講解式教學,成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提高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但是,由于當前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仍不夠完善、評價方式不夠合理等原因,導致合作學習模式難以完全發揮其作用,限制了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本文將結合筆者的英語課堂教學,探討與研究有效的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有效評價策略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學生的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讓學生把所學語言運用于實際的生活當中,這就需要我們在課堂中給與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和交流空間。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英語課堂中的廣泛應用,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實踐證明合作學習不僅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更能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相互溝通感情,學會互幫互助,增強集體意識。但是,當前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仍不夠科學合理,部分教師雖然意識到了評價在合作學習中的重要性,由于評價機制不完善、評價方式不合理等原因,導致評價有效性難以得到保證,不能真實、客觀、準確反映實際教學情況,不僅無法針對實際情況改善合作學習,更會對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信心造成打擊,限制了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通過長期的課堂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完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評價。
一、聚焦合作學習,拓展評價方式
有效評價的實現需要以客觀、真實評價為基礎,如果評價結果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偏差,那么必然會導致評價有效性降低。在以教師評價為核心的評價模式下,教師自身往往難以完全了解合作學習情況,同時可能存在一定偏見,導致評價結果難以保持客觀。為了改善這一現象,我們應當積極拓展評價方式,探索更加多元化的評價模式,從多個方面保證評價的真實性與客觀性。當前常見的方式是構建以自評、組評、班評及師評等多種形式相融合的多元化評價模式,擺脫僅僅依靠師評而帶來的局限性,真實反映小組合作學習情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評價方式的評價內容存在一定差異,其中自評主要關注參與情況、合作交流、情緒交流等;組評主要關注參與度、合作與交流、工作態度、學習與創新等;班評主要關注組員參與情況、小組表現情況、組員表現情況等;而師評則要關注學生表現、進步乃至問題等,充分體現教師的引導及指導作用。只有從這些層面進行多元化的綜合性評價,才能有效消除教師評價中存在的不客觀因素,真實反映合作學習情況,而教師則可以根據評價結果對學生進行指導和鼓勵,幫助學生改善不足之處,增強學生自信心。例如,筆者在教學PEP小學六年級英語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相關內容時,小組成員通過“Find the treasure”這個任務,可以多次復習單詞并借助模擬場景分清“left and right”。學生為了完成“Find the treasure”的任務,不斷用turn left, turn right, go straight等進行交流,破解密碼,從而不斷運用所學語言。各小組在分享完他們的討論成果之后,筆者運用一些手勢、眼神、激勵性的話語We're so proud of you! What an imagination!You're so smart. Fantastic!You did a good job!等表達對學生發言的驚嘆之情,再通過 What a good listener. You have a good learning method.來及時肯定各組成員的傾聽和學習行為。同時還要引導小組進行組間互評和組內互評比如:那個團隊給你幫助最大,誰是最優尋寶員,再用Excellent! Wonderful! Great!等激勵的話語,對學生的描述表示肯定和贊賞等等。這種綜合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班級互評以及教師評價的多元評價方式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果。
二、聚焦合作學習,豐富評價內容
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內容應當廣泛覆蓋各個方面,從課堂伊始我們就要有意識地進行評價,從而更加全面、真實地反應合作學習情況。總體上來看,合作學習評價內容應當包括學生參與度、合作交流情況、學習結果、創新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等,不能僅僅以最終結果為評價依據。一方面,僅僅以結果為評價依據可能會導致部分在學習中未取得良好結果的學生感到失落、沮喪,從而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另一方面,唯結果論容易陷入應試教育誤區,只關注學生成績而忽略其它部分,不利于學生成長。因此,我們在實際課堂操作中要不斷豐富小組合作評價內容,以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一)合理把握評價時機,巧用錯誤突顯知識重難點
英語課小組學習過程中,組員進行交流時出現的語言錯誤很大層面上反映了學生思維的真實狀況和英語知識掌握的真實水平。這時,我們不能直接批評和否定學生,要把握評價時機,巧用錯誤突顯知識重難點,學會利用學生交流或發言時出現的語言表達錯誤,及時發現其中隱含的教學價值,巧用評價引導學生展開思考和討論,將這些美麗的課堂錯誤拋給學生,不斷讓學生在辨析語言錯誤的過程中逐漸內化所學知識,突破學習重難點。比如,筆者在教學PEP小學五年級英語“there be”句型時,There ( )a girl and two boys under the tree.學生會對其中的be動詞選用“is or are”產生疑惑,有的選“is”,有的選“are”,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評價將問題拋出,老師驚嘆“Great discovery!”到底應該選“there is or there are”由各組學生討論、爭辯,最后各組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時再一次肯定并引導學生You've discovered the secret. I have confidence in your judgment!How did you do that? 接著我們再加以補充和說明,在“there be ”句型中若句子出現幾個并列主語時,“be”動詞的形式要與離其最近的一個主語在人稱和數上保持一致,也就是就近原則。利用這種課堂上的小錯誤即時評價,通過口頭表揚、體驗語言等方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探究,合理把握評價時機,巧用錯誤突顯知識重難點,讓小組合作學習在最短的時間內鞏固所學知識,形成知識間架結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二)注重指導性評價,在競爭中提升語言能力
無論我們課前如何預設,課上如何反復強調,多次練習都不能讓學生完全避免語言錯誤或全體迅速掌握知識要點。這時我們應注重指導性評價,讓學生在小組競爭中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When is Easter?”的拓展閱讀中,為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筆者為學生提供了繪本“The Easter Story”并利用微課將繪本用PPT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以小組競爭的形式閱讀并把繪本中描述“The story of Easter ”部分用生動的語言或有趣的畫面表述出來。各組學生知識水平不一,個別學生閱讀比較困難,這時需要采取指導性評價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看圖聯想弄清楚單詞和句子的意思;在小組內其他學生早早理解了“The Easter Story”,而某些學生要在其他學生的幫助下才了解故事內容,此時筆者對這些學生進行鼓勵,如“Try your best. I knew you could do it .I can see progress!”同時對小組內其他學生互幫互助的品質進行表揚:I am very satisfied with your performance. I'm proud of you !告訴全班同學,只有每個組員都理解故事內容,才能更具競爭力,接著讓學生以小組PK的形式完成補充繪本的制作和表演,讓學生在小組競爭中提升合作交流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聚焦合作學習,活用智能評價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課堂評價正發生著革命性變革,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逐漸融入到小學英語教學中,并為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評價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中,班級優化大師這款針對學生課堂行為優化的游戲化課堂管理工具,將學生課堂和生活的每一次進步,將個人學習和小組活動的每一次協作,將家長與課堂的每一次互動,以大數據共享的形式記錄下來,能夠為班級每位學生設定專屬卡通角色,并能通過團隊作戰培養學生榮譽感,自動生成學生成長手冊,以豐富多彩的獎勵勛章激發學生學習信心,家長端、學生端和教師端同步數據共享提供高效的課內外評價策略。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可以充分利用班級優化大師,更加智能地對教學情況進行評價。在英語課中筆者是這樣使用班級優化大師輔助小組合作學習的。
首先,將個人獎勵和小組獎勵結合起來,每個人的獎勵積分會影響小組的積分,再使用“小組點評”和“定時器”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為完成任務主動尋求與他人合作,這樣既可以樹立學生為團隊爭榮譽的集體榮譽感同時有利于英語教學任務設置難易程度的控制;其次,小組評價課內課外同步進行,可以通過課室里的希沃平板,課上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及時評價,課后讓學生推薦他認為本節英語課表現最佳的伙伴進行加分,調動每一個孩子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期待自己被選中而促使自己保持上課最佳的學習狀態;最后評價不是只限于一節課,而是整個學期英語課的綜合性精細化評價,通過班級優化大師的小組日常點評和小組作業量化的數據對學生期末進行精細化評價。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都由班級管理大師記錄了下來,我們只需要觀看超級數據報表就能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合作學習情況,從而更加準確、有效地進行評價,不斷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熱情。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離不開有效性評價,教師應當對此加以重視,并采取各種方法提高評價有效性。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拓展評價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更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智能技術,更加真實、客觀、全面、準確地對教學情況進行評價,不斷優化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張立強.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J].考試周刊, 2013(57):110.
[3]林潤姬.嘗試課堂評價,促使教學雙贏——《小學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形成性評價研究》初探[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12):105-106.
[4]黎小花.小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評價初探[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0):333.
[5]劉敬文.小學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0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