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化教學是當前數學教學工作的重要發展機遇,教育改革的實施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生活化教學為標準的數學教學模式中,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技能以及綜合素養,切實提高數學教學的實際作用。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能夠正確認識到當前數學教學生活化存在的誤區,并且提出具體的教育指導對策,才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學誤區;學習對策
一、 引言
當前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數學課程通常使用理論知識進行教育講解,對于學生而言學習到的主要是課本上的知識點,學生缺乏實踐經驗,也缺少時間進行思考和探討,數學學習在學生角度來講只是應用計算的方法,卻并不知道如何將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但是新課程改革會增添學生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探索,促使數學教學朝著生活化方向不斷的發展。
二、 小學數學生活化概念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主要是兩種,第一種是生活化教學,第二種則是大眾化教學。相比較高中階段的教學模式而言,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低,所以學生不需要了解每個題目背后的原理,只是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基礎思維能力,使學生能夠輕松愉悅的學習。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并未完善,并不會產生邏輯性思維,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的認識,這也是學生學習的天性。在教育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育解答,從某一種角度分析數學學習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數學知識并不是完全處于生活的,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系統性等諸多特點,如何將抽象系統的知識變得形象立體、激活學生的思維呢,就應當巧妙地運用生活化教學觀念,引導學生在日后學習中打下夯實的基礎。
三、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存在的誤區
(一)生活化教學趨于表面
生活化教學是當前數學教學的重要發展模式,但是大部分教師只是將生活化教學觀念落實在表面,卻并沒有深刻推進。由于教師受到較大的教學壓力影響,能夠進行生活化教學,也只是將數學教材進行簡單的生活處理,完成教育部門設定的目標。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插入生活化的性質內容,導致數學學習。雖然表面生活化,但是仍然是傳統的教育模式,再加之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也無法有效發揮生活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和優勢。
(二)素材選擇有誤
由于受到教學壓力的影響,大部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難以有效涉及生活化教學內容。所以在課堂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選擇的生活化素材存在一定的誤區,課堂上應用的理論知識難以有效結合生活實踐,所以也會弱化教學的統一性,難以從本質上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
(三)主次模糊不清
在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用生活化思維思考和探索,由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生活經驗并未明確,自主控制能力不足。在學習過程中極容易過于關注生活化內容,卻忽略了數學學習中的重難點。所以生活化教學中如果教師不進行合理的引導,可能會導致教師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教學,但是卻嚴重影響了教學進度,也會降低學生的課堂知識理解吸收能力。
四、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解決對策
(一)明確教學目標,開展生活化教學
由于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并沒有將生活化的教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有效的聯系,所以當前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經常會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復雜和枯燥性,會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成長,所以教師需要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對于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內容進行相互聯系,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豐富學生的生活化學習思路。教師也要在課堂實踐教學的過程當中,提升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使學生的思維借助生活經驗,更好地理解數學中復雜的知識點。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利用數學思維解決實際性的生活問題,豐富學生的學習思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教師也可以在生活化的實現教學活動當中明確學習目標,教師也要深入地了解當前數學生活化中的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借助相應的學習技巧鞏固數學知識,強化學生的生活思維。教師也要在數學基礎知識引導當中,考慮如何利用數學內容與生活化知識進行有效地連接,從而引導學生將數學思維運用到實踐當中。教師也要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以生活知識為教學的輔助,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能力和學習思維,豐富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情景。
(二)加強數學教學與生活間的聯系
教師在數學生活化實踐教學活動當中,要將生活化的知識落實到實踐內容當中,提高學生對于生活知識的理解和探究能力。教師也要利用小學數學知識內容與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的融合,通過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與數學概念相輔相成的進行融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思路。例如教師在“分類”教學,教師就可以明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利用數學化標準來進行分類性的引導。教師通過糾正學生的分類理解偏差,使學生能夠樹立一定的數學學習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積累能力和觀察能力。教師通過讓學生借助數學思維解決實際的生活問題,從而加強數學與生活化的教學聯系,明確學生的學習觀念。教師通過關注學生是否對學習有一定的興趣,讓學生收獲一定的快樂,從而明確學生的學習觀念。
(三)積極轉變教學內容和方法
由于當前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慢慢地培養,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當中根據教學內容來轉變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方法,結合當前生活化的教學知識,在觀念上進行積極的創新和轉變。教師也要通過改進當前的教學策略,來積極地構思如何實現將內容與方法進行的創新應用,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讓學生在實際問題探索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和理論基礎。教師也要正確地引導學生樹立問題的分析能力和分析思維,引導學生在生活當中利用所見的生活內容與數學知識進行有效的聯系,不斷地強化學生的認知觀念,讓學生在學習當中解決相應的問題。
(四)將生活化知識融入教學中
教師在生活實踐教育教學當中,要從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進行教育教學的拓展,并且在此基礎上,通過將科學與知識理論相互結合,并且在相關理論基礎知識當中利用社會化的教學滲透強化學生在生活中注重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并且借助生活當中的實例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積極的融合,從而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結構,利用生活內容來解決學生的學習思路,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教師也要將生活化的教學知識直觀的融入教學課堂當中,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進行創造和探究。教師在創新過程當中,利用生活化的內容來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感性認知能力。教師在以植樹類的應用題作為教學拓展內容,將生活化知識與知識類的應用題進行教育融合,充分的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需求,在實踐教學活動當中強化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情景模擬或社會實踐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思維靈活性。教師也可以通過速度與時間一類的應用題,與生活當中的知識進行有效的融合,才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和探究熱情,使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動力。
(五)合理選擇教學素材
高中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當中,要通過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通過促進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內容融入數學課堂當中,提高數學教學的價值觀念,并且在教育實踐活動當中豐富學生學習思維。教師也要注重將素材進行科學的選擇和引導,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課程來進行教學的滲透。教師可以在實現教學活動當中,利用多邊形面積作為教學的案例,通過創新課程教學設計利用教學資源來進行教育的拓展。教師也要積極地組織學生,樹立科學學習的觀念,教師也要在課堂實踐活動當中豐富學生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固定的草坪、課桌、講臺等日常化的事物來進行教學的測量引導,方便學生對于知識理念的學習和認知,教師也可以對計算公式來進行熟悉和掌握,通過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測量和交流,從而豐富學生的創新觀念,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樹立科學的數學學習思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生活體驗感和數學探究熱情。
(六)合理控制教學主次地位
教師要科學的把握教學的主次地位,通過保證學生利用生物化的教學知識來進行實踐性的引導,推動數學課堂學習目標的實現。教師也可以對數學教學生活化來進行科學的滲透,通過教師在課堂當中的靈活性引導,設計生活化的教學素材,使教授素材能夠合理性地進行分配,從而滿足學生的實際生活需求,豐富學生的學習思路,教師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教師在實際性的教學活動當中,要通過生活化的數學知識,把握生活當中的數學元素,并且回歸到課堂中,對數學內容進行及時地了解和掌握。教師在圓柱圓錐體積教學時,就可以組織學生利用生活當中所常見的圓柱形走廊或沙堆,讓學生切實感悟到圓柱和圓錐體積在生活當中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圓柱圓錐體積的分析能力,加強學生的思維靈活性,讓學生在學習和探索當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五、 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當前數學教育的發展需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生活化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效率,并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從現實角度來講,數學生活化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將所學習道德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之中,教師也應當不斷的改革創新教學模式,在生活化教學改革道路上完善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改善教學缺點,才能夠有效普及生活化教育對策。
參考文獻:
[1]董紅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卷宗,2017(17):128.
[2]孔生銀.新課程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探略[J].考試周刊,2017(55):122.
[3]章雅君.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誤區及對策研究[J].中外交流,2017(44):105.
[4]陳東珂.新課程視野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誤區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10):175.
作者簡介:林復興,甘肅省酒泉市,甘肅省酒泉地區玉門市獨山子東鄉族鄉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