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摘 要:園藝課程的“創意物化”是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綜合體現。在園藝種植實踐中達成“創意物化”,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實施:儲備知識,讓“創意物化”有物可依;有效指導,讓“創意物化”有拐可拄;借鑒模仿,讓“創意物化”有跡可循”。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課;園藝課程;創意物化;種植實踐;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1-0120-02
“創意物化”一詞是2017年12月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中首次提出的。“創意物化”在小學階段的具體目標是:通過動手操作實踐,初步掌握手工設計與制作的基本技能;學會運用信息技術,設計并制作有一定創意的數字作品。運用常見、簡單的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服務于學習和生活。園藝課程是筆者所在校在第二輪新課程改革試驗中開設的一門拓展性課程。它是基于學校“慧童求真,陽光人生”的辦學理念,結合學校實際,以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為導向,促進學生全面而且具有個性發展,滿足學生個性化生活和社會化生活需要,展現學校辦學特色的新興課程。這門課程注重園藝種植活動的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園藝種植興趣愛好和需求,發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園藝課程開設過程中,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達成“創意物化”。
一、儲備知識,讓“創意物化”有物可依
創意物化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但一切實踐活動都需要知識做儲備,這樣在實踐過程中才能有物可依。
筆者所在學校的園藝課程共涉及“種球種植”“種子種植”“苔蘚種植”“多肉種植”“月季種植”和“鐵線蓮種植”等幾部分內容。每一部分內容的種植都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的種植體驗活動。學生的種植體驗可以在學校的“陽光苗圃”和“陽光花園”中進行,也可以在自己教室的“植物角”,還可以在自己家的花壇、陽臺等地方。在教材編排上,每一部分內容都有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講授。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了解和掌握某種(類)植物的習性、特點,還可以了解它的種植要求,為園藝的“創意物化”提供了理論依據。例如,我們種植實踐過的郁金香,又名洋荷花、草麝香。屬于百合科郁金香屬的草本植物,是土耳其、哈薩克斯坦、荷蘭的國花。全世界已擁有八千多個品種,被大量種植的大約有150種,花色有紅色、粉色、黃色、紫色、白色、黑色等。學生了解了這些知識,就能為種植實踐提供有力支撐。在進行種植實踐時,學生提出把花色相同的郁金香種球種在同一個花盆里。這樣,當郁金香開花的時候就會形成一個彩色的小世界。
園藝種植的“創意物化”有物可依,不能僅僅依靠某一個植物的種植,而需要對多種植植物進行整合,有創意地進行種植,形成一種美的園藝作品。筆者所在學校的“園藝長廊”和“陽光花園”里種植的多種植物都進行了整合,從而更好地美化了校園環境,使校園煥發出勃勃生機和誘人的魅力。
二、有效指導,讓“創意物化”有拐可拄
學校開設園藝課程,不僅有專門的配套教材,還有相應的配套教案、教學課件,更是安排了熱衷于園藝種植、有一定園藝種植經驗的教師任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或手把手地指導學生種植,或利用微課指導學生進行種植。園藝課程中最具有創意色彩的內容是“苔蘚微景觀”,對這部分內容的種植進行體驗,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創意的火花,從而創造出多個園藝種植的“創意物化”。在教學“苔蘚微景觀”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先種植某一種苔蘚類、蕨類植物,然后啟發學生進行“創意設計”,最后再指導學生進行造景制作。
1.造景容器的選擇
苔蘚微景觀的造景容器可以是玻璃材質的密封瓶、懸掛開放瓶,可以是傳統魚缸,也可以是陶盆、瓷盆等創意花盆。在選擇造景容器時,教師要指導學生了解各種容器的特點,所適用的觀賞環境等方面的知識,以便學生有針對性地選擇。
2.造景植物的選擇
苔蘚微景觀中,常用的造景苔蘚包括:白發蘚、翁苔、大葉蘚(翡翠蓮花)、石山山苔蘚、小金發蘚、大灰蘚等。同時,我們要選用一些形狀美觀、顏色翠綠且生長環境與苔蘚類似,喜歡濕度較高的環境的植物與苔蘚進行搭配造景,如:狼尾蕨、網紋草、千葉蘭、常春藤、銅錢草、袖珍椰子等。在選擇造景植物過程中要考慮到植物的相容性,植物色彩、大小的搭配等方面內容。
3.造景配件的選擇
常見的苔蘚微景觀,其造景用的配件玩偶以動漫里的人物模型為主,可愛的龍貓、奔跑的小梅花鹿等都是經典的苔蘚微景觀玩偶搭配。另外,小蘑菇、沉木、小柵欄、鵝卵石、河川沙等都是常用的配件。在選擇造景配件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了解配件的屬性及與創意主題的適用性。造景容器、造景植物和造景配件的選擇都要依據學生苔蘚微景觀的創意設計來決定。如:《瓶中小景》,所選造景容器都是密封玻璃瓶,造景植物主要是水苔、白發蘚、網紋草,造景配件是龍貓,但是經過創意設計,就可以有不同的“創意物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學生才能根據自己的創意設計來創造性地“造物”。
三、借鑒模仿,讓“創意物化”有跡可循
園藝種植的“創意物化”的創新思維來源于學生創新和創作。
1.同類別植物種植的“創意物化”實踐
學生對苔蘚微景觀的密封玻璃瓶進行創作后,根據不同的造景容器、造景植物和造景配件的選擇來進行的創意設計,更會有不同美感的苔蘚微景觀的“創意物化”。如:桌面小盆景和生態瓶的創意物化等。
2.不同類別的植物的“創意物化”實踐
苔蘚微景觀是以綠色苔蘚植物為主體,搭配相近環境下生長的觀葉植物以及各種造景小物件,運用美學的構圖原則組合種植在一起的新型桌面盆栽。而多肉的拼盤造景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借鑒苔蘚微景觀的創意物化,多肉植物的種植也可以有自己的創意物化。如:玻璃瓶中的多肉拼盤、陶瓷盆的多肉拼盤等。
總之,園藝課程的“創意物化”是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的綜合體現。在園藝種植實踐中達成“創意物化”,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實施:儲備知識,讓“創意物化”有物可依;有效指導,讓“創意物化”有拐可拄;借鑒模仿,讓“創意物化”有跡可循。教師要本著“慧童求真,陽光人生”的辦學理念,注重園藝種植活動的實踐性、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園藝種植興趣愛好和需求,發揮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艷.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9(24).
[2]陳瓊瑜.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的實施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9(36).
[3]陳麗.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新時代內涵[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