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燕
摘 ?要:對于一種語言的學習,閱讀是其重要的輸入途徑,寫作則是語言重要的輸出途徑。因此,在英語學習中,如果將閱讀和寫作進行有效結合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該文將通過以初中學生英語寫作實際水平為依據,將初中閱讀和寫作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有機融合,并以公開課形式進行教學設計,為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中建立寫作支架,以讀促寫,從而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高,降低寫作的難度,有效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希望為今后的初中英語教學起到一定幫助。
關鍵詞:初中英語 ?以讀促寫 ?支架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3(b)-0149-02
寫作是對于一種語言的一種綜合測試,寫作一方面能夠對學生的詞匯量、語法掌握能力進行測驗,另一方面還能夠考察學生的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運用能力[1]。要想寫出一篇滿意的作品,學生在掌握大量詞匯、語法的基礎上,還要具備審題立意的能力、篇幅布局的能力以及語言得體運用的能力。但初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掌握的知識量有限,寫作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往往伴有中式英語,只是把英語單詞簡單羅列在一起。因此,對于學生寫作能力提高至關重要。在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寫作支架搭建,引導學生提高英語寫作水平[2-3]。
1 ?教學案例分析
1.1 教學內容處理
以滬教版教材9A上第二單元“Great minds——Writing”一課為例,該單元所涉及到包括莎士比亞、愛因斯坦等在內的許多名人故事,學生對此比較感興趣。該課主要與書中的文章相結合,給學生們布置一篇關于對安徒生作家介紹類的短文為主要寫作目標,從而對學生仿寫的能力得到一定促進,激發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從而達到提高其英語寫作水平的教學目標。該文以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為依據,選取教材中關于愛因斯坦介紹的文章作為學生們的閱讀材料,文章主要分為3個自然段,第一段主要介紹了愛因斯坦的日常和其出生離世的相關時間;第二、三段主要對愛因斯坦的貢獻和成就做了簡要介紹。學生通過相關的材料,綜合自己能夠理解的語句,進行仿寫,為學生寫作打下基礎。
1.2 學生分析
大體上來說,本班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較差,只有少數幾個成績較為高的學生,大部分學生都在中下游階段。該文所選取的材料自身難度不大,但礙于學生基礎較為薄弱,閱讀老師要在教學時對知識點和學生寫作可以參考的關鍵點進行明確介紹,從而使學生的寫作提高有所保障。在此過程中,需要授課教師更加耐心地對待學生,多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讓學生有自信去進行寫作[4]。
1.3 授課目標
該文主要授課目標包括以下4點:(1)讓同學們對名人的故事有一定了解,從而提高思想高度;(2)激發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積極調動學生們寫作的主動性;(3)通過一定仿寫,對學生的詞匯和語法起到一定積累作用;(4)教授學生寫作的相關步驟,傳授相關技巧和方法,并指導學生運用到寫作中去。
2 ?教學設計
2.1 備課思路
在課前,與備課組的教師們進行一系列討論,經討論一致認為選取一篇名相關短文作為范文較為有益。學生通過自行閱讀提取其中的重要信息。以此為框架進行寫作,這種方式既鍛煉了學生準確提煉信息的能力,有能使得學生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
2.2 課堂設計
(1)在寫作前,教師讓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學生從中摘抄關于人物生平寫作相關句子,讓學生能夠在平時的閱讀和寫作中養成積累的好習慣,文章內容相對簡單易懂,又有關鍵詞作為提示,因此不會占有太多時間,并能夠為后續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2)寫作時,學生通過對材料的閱讀,審清題目,把相對較難的單詞簡單化,使學生更加易于書寫,從而提高寫作分數。可以進行分組,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對寫作中出現較為明顯的問題進行討論糾正,教師點評、學生互評等方式,讓學生們認識到自己寫作中的不足,取長補短,為以后的英語寫作奠定基礎。
3 ?教學過程
3.1 閱讀材料,提煉要點
課前,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愛因斯坦相關短文,并布置學生對文章中Birth、Death、Early life、Achievements、Awards等相關要點進行提煉。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此步驟,能夠鍛煉其快速閱讀的能力,在閱讀中找到相關答案,并初步建立起關于寫作段落的框架。同時對文中好詞好句進行積累,為關于安徒生的寫作做好鋪墊[5]。
3.2 語言輸出
(1)對學生進行分組,保證每個小組綜合水平相對較為平均,進行口頭練習,指導學生對句子相關結構的關注,保證每個句子結構完整。讓學生根據下列內容,寫一篇關于安徒生的80個詞左右小短文,
①安徒生出生時間1805年,由于家境原因不能上學。
②14歲安徒生在劇院工作,經過他人幫助上學。
③畢業后投身于文學,堅持小說詩歌相關寫作。
④安徒生一生共計創作故事160多個,獲得一定成功并在1875年去世。
設計意圖:由于該班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較為薄弱,教師先進行分組討論能讓學生進行適當交流擴展,能夠讓學生對寫作有初步的概念,教師通過耐心引導,能夠使學生對文章的詞語和句子進行適當轉化,保證下一步寫作地進行。
(2)教師布置學生在15min內,完成一篇隨堂寫作,并選擇適當連接詞將句子進行連接,保證文章的連貫性。
設計意圖:通過此步驟,教師能夠為學生搭建一定的寫作支架,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對范文的語言進行模仿,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時間的限制,提高學生書面表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