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巧玲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追求的是在課堂上彰顯教師的語言魅力,教師充滿激情、幽默風趣和親切和藹的語言,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點燃學生的激情、陶冶學生的情操,使枯燥無味的課堂妙趣橫生,讓學生愛學樂學,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言魅力;教師語言
什么是魅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魅力是一種悅人心目、牽人情思的吸引力,是一種扣人心弦、激人追求的感染力。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追求的是在課堂上彰顯教師的語言魅力,以此來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
教師的任務是教書育人,而這個任務必須靠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富有魅力的語言來實現。語文課要陶冶學生的性情、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學生的表達能力,必須要從語言人手。課堂上教師妙語連珠、揮灑自如、趣味橫生,對學生必定具有強大的、持久的人際吸引力、精神感召力、智慧啟示力。因此,優秀的語文教師,首先要讓自己的語言富有魅力,在教學中盡量使用簡潔、準確、生動的語言,讓充滿激情、幽默風趣和親切和藹的語言在語文教學中彰顯魅力。
一、教師充滿激情的語言在語文教學中彰顯魅力
一些語文教師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但拙于言辭、苦于表述,缺乏嫻熟的教學技能技巧,“壺里有餃倒不出”,課堂了無生氣、枯燥無味,導致這些優秀的教師不太受學生的歡迎。所以,優秀的語文教師,首先要讓自己的語言富有激情。馬克思說:“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對象世界的一種本質力量。”語文課堂需要教師的激情,需要教師用激情去感染和點燃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27年的教學生涯中,筆者深有體會,如果課堂教學缺乏教師激情的投入,學生學習起來就會缺乏興趣,造成課堂實效不高。
如筆者在執教《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為了使學生感受到英雄人物的壯舉,筆者一邊播放五壯士跳崖的視頻,一邊動情地描述著:“看,五位戰士在戰斗中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后,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打掃戰場時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的樹枝掛住,幸免于難……”這時,學生被五位戰士熱愛祖國、堅貞不渝、英勇犧牲的壯舉深深感動了,感情如決堤的洪水。有的學生飽含熱淚,有的學生哽咽抽泣,有的學生緊握拳頭……一個學生站起來說:“為五壯士報仇!”全班學生也緊跟著高呼起來。
事實證明,教師富有激情的語言,能感染和點燃學生的激情,讓學生和課文內容融為一體,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到五壯士毫不畏懼、英勇頑強、寧死不屈的英雄氣概,使學生受到教育,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二、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在語文教學中彰顯魅力
蘇聯著名教育家斯為特洛夫說過:“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這說明了在教學中,教師如能恰當地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可以使課堂妙趣橫生,大大地開發學生的智力,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愛學樂學,可以使處于焦慮狀態的學生放松神經,從而產生學習上的有意注意,讓其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學習狀態。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幽默風趣的風范,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發笑的同時領會其中的智慧和哲理,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和疲勞感,調動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記得筆者在舉行縣級分片公開課時,是這樣與學生進行課前互動的。
師:孩子們,很高興我們又見面了!還記得老師姓什么嗎?
生:記得,姓何。
師:真棒!昨天我們才見第一面,今天你們就記住了老師!你們可以叫我何老師。今天呀,何老師的心情有點小激動,還有點小忐忑,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我要加入你們這個集體了,不知道孩子們會不會歡迎我?
生:會!(在笑聲中大聲地回答)
師:那表示一下?
(學生熱情地鼓掌)
師:謝謝你們熱情的掌聲!有了何老師的加入,我們就組成了一個“團隊”!孩子們,告訴老師,“團隊”兩個字怎么寫呀?
生:大口框里一個“才”。
師:(板書“團”),這叫“有口才的人”。
師:“隊”字怎么寫?
生:左耳旁右邊一個“人”。
師:(板書“隊”)這叫作“有耳朵的人”。今天,我們聚在一起,就是一群“有口才的人說話給有耳朵的人聽”,你們欣賞老師的說法嗎?
生:欣賞!(愉快地回答)
筆者課前精心設計的這個幽默風趣的談話互動,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消除了學生上公開課前的緊張感和疲勞感,而且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就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了課堂上,調動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就是教師教學語言的魅力所在。因此,語文教學中適度的幽默,讓課堂上不時響起陣陣笑聲,能讓學生在笑聲中產生學習熱情,師生也能得到交流。
三、教師親切和藹的語言在語文教學中彰顯魅力
在課堂中,如果教師板著面孔,甚至以呵責的語氣講課,學生往往會產生緊張感、壓抑感和恐懼感,這不但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而且不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和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教師親切的語言、和藹的目光、溫暖的撫慰、熱情的期待,這些有聲和無聲的語言能使學生身心愉悅、思維活躍,使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學習變成一種充滿快樂、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活動。
如筆者執教一年級《小小的船》這篇課文的公開課時,玩“讀生字摘蘋果”的游戲,課件直觀、生動、形象,大大地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紛紛舉手參加游戲,只見一個小女生低著頭,不敢舉手,筆者走到她身邊,撫摸著她的頭,親切和藹地問:“你為什么不舉手呀?”那個小女生望著筆者,膽怯地說:“這么多同學,這么多老師,我有點害怕。”筆者扶著她的肩膀,輕聲道:“試一試,讀錯了也沒關系。來,老師給你起個頭。”于是,小女生站了起來,筆者給她起了頭后,她開始小聲地讀著生字,后來越讀越大聲,越讀越流利,待她讀完坐下后,筆者問她:“你現在還害怕嗎?”小女生回答說:“不害怕了。”筆者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她說:“你戰勝了自己,敢當著全班同學,當著這么多聽課老師的面大聲讀書,非常了不起!”小女生開心地笑了。以后的語文課上,她都爭著搶著舉手回答問題。
由此可見,教師親切和藹、和風細雨的語言,讓學生在課堂中如沐春風,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生消除了心中的緊張感,放下了心理負擔,能輕松愉快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知識,使課堂教學更加契合新課標的理念,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總之,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語言的重要性,課堂教學的高效,無不得益于教師富有魅力的語言。在語文教學中,優秀的教師應該適時地把充滿激情、幽默風趣和親切和藹的語言集于一身,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陶冶學生的情操,使課堂妙趣橫生、高潮迭起,讓學生愛學樂學,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教師富有魅力的語言必將在語文教學中彰顯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