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勤
摘要:深度教學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連貫的深層次教學活動,從而使所教的知識有深度、思維訓練有深度、師生評價有深度、教學方式有深度、教學效果有深度等,讓課前所預設的教學目標盡可能地完成。而問題導向式的教學是作者在實施小學數學深度教學的探索過程中尋找到的一種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導向式;深度教學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確實欣喜地發現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發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我們也發現有的課堂教學還是比較浮躁,學生在有些課堂上學習到的只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識,缺乏完整知識體系的建構。而深度教學則是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在教會知識的同時能夠關注知識的來龍去脈,關注教學方法的深層次的運用,關注對學生的深層次的評價,關注對學生思維的深層次訓練。
一、巧設情境,引入問題是小學數學課堂深度教學的前提
“學習者要想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最好的辦法是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情境的創設可以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教師課前根據教學內容創設一些有趣且有意義的情境,課堂上利用這些情境引導學生們主動地發現問題。在進行情境的創設時需要注意:1.設計的問題具有探究性,引發學生進行思考。2.設計的問題具有啟發性,讓學生的思維有所啟發。3.設計的問題具有有序性,要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活動一:模仿秀——播放一段小視頻,視頻中呈現的是高鐵快速行駛、電梯緩慢向上、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場面。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感受物體的運動方式的同時了解社會的快速發展,滲透愛國情懷。
問題探究:1.從視頻中你能觀察到什么?2.你能用手勢模仿一下這些物體的運動嗎?3.這些物體的運動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你知道物體的這種運動方式的名稱嗎?4.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物體的平移現象?通過一段小視頻激發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感知這些物體的運動特點。然后依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精心設置一系列的問題鏈,進而采取層層遞進的辦法,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質疑釋疑,生成問題是小學數學課堂深度教學的根本
想要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必須要真正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真正成為他們的課堂,讓他們變成名副其實的課堂小主人,把提問的權力還給他們。在課堂上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讓學生“敢問”;鼓勵學生質疑,積極參與,追源溯根,讓學生“想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收集信息,進而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讓學生“會問”。
活動二: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總結物體平移的特點:物體的平移不僅和它平移的方向有關,還和它平移的距離有關。本環節在學生總結歸納出物體平移的特點之后,我設計了在方格圖中將一枚黑子從位置“1”平移到位置“2”這樣一個動手實踐的環節。此活動剛布置下去,就有同學提出:往什么方向平移呢?平移幾次呢?針對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我并沒有即時給出任何答案,而是組織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逐漸清晰題目并沒有說明平移的方向和次數,那么只要我們經過合理的平移,將黑色棋子從位置“l”平移到位置“2”即可,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
三、建構知識,解決問題是小學數學課堂深度教學的基礎
深度學習是一種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
活動三:自學物體的運動方式一旋轉。三年級的數學課堂教學教師應該適當地放手,學生已經有了學習物體運動方式一平移的學習經驗,經過知識之間的遷移完全可以自主學習物體的另一種運動方式——旋轉。教師在此過程中只要發揮好組織者、指導者、引導者的角色即可。
問題探究:1.你能模仿物體的旋轉嗎?2.物體的旋轉有什么特點?3.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旋轉現象?
問題的設計需要關注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關注學生的發展,突出問題的探究性。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在學習和遷移中建構知識體系,把知識進行聯系和內化,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活動評價,遷移問題是小學數學課堂深度教學的保證
深度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實現知識意義的轉化,讓知識經過學生自己的思維加工之后進行自我建構,最終形成具有學生個性化的知識。由此可見,學生深度學習方式的養成與教師的培養密不可分,其中教師的評價方式尤為重要。
首先,評價的內容要是多樣的。可對學生學習態度、課堂表現、行為習慣、語言表達進行合理、積極的評價,對學生合作意識進行評價,這樣不僅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其次,評價的方式要是多樣的。從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三個維度進行。自我評價是學生對自己學習活動的反思,通過反思,不斷進行自我調整。同伴評價有監督和促進作用。教師的評價更加注重過程性的評價,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各種表現,以此引導學生持續地進行深度學習。
以上教學四部曲是我在問題導向式教學下中的一些嘗試,呈現出來的是每個階段中較為主要的操作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會依據不同的課型進行一些變化。“問題導向”讓我的課堂有方向、有目標、有追求,讓學生的學習有目標、有方法、有個性。
參考文獻:
[1]張敏.基于問題導向的小學數學教學探究[J]名師在線,2019(17).
(責編 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