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玲 白文博
摘要:岷縣位于甘肅省南部,素有“千年藥鄉”和“中國當歸之鄉”之稱,是中國有名的中藥材主產區,以當歸種植歷史悠久,質量最佳,產量第一而聞名于世。近些年來,該縣當歸營銷雖然在規模上逐步擴大,但其營銷手段落后、農民獲利甚微,并不利于該縣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此,本研究致力于岷縣當歸產業營銷問題,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分析該縣當歸產業營銷現狀,探尋其營銷中存在問題,進而提出相應解決方案。
關鍵詞:當歸;營銷;岷縣
一、概念界定及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采用“現代營銷學之父”Philip Kotler的定義,營銷是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提供、出售、并同別人自由交換產品和服務的方式,以滿足自己所需或服務的社會過程。營銷是通過創造和交換產品及價值,從而使個人或群體滿足欲望和需要的社會和管理過程。營銷學大師Jerome Macarthy提出的4P營銷理論認為,市場營銷應包含產品、價格、分銷和促銷四個方面。本文從4P營銷理論出發,剖析當歸產業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二)研究方法
1. 文獻研究法
主要查閱該縣政府工作網站等有關單位的統計數據資料,另外也在CNKI、萬方數據庫等中文電子資源數據庫上查找相關文獻,獲得對該縣目前當歸產業發展現狀的一定認識。
2. 調查研究法
主要采用自填式問卷的方法,對甘肅省岷縣從事當歸銷售的個人和集體展開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30份,回收123份,回收率為95%,有效問卷118份,有效回收率為96%。
二、岷縣當歸產業發展現狀
(一)傳統優勢明顯
全縣年當歸產量約占全國當歸總產量的70%,在全國所有當歸產品中,唯屬“岷歸”品質最佳。該縣是“中國當歸之鄉”、西北地區第一個獲得原產地標記論證的農產品、通過國家GAP基地認證。目前該縣正依托傳統當歸生產優勢,努力爭取獲得更多國家權威認證與認可,為“岷歸”走出去創造良好口碑,提升其品牌價值,以贏得更多的市場機會。
(二)產業已初具規模
產品主要有藥品、中藥飲片、中藥材提取物、化妝品、保健食品五大系列100多個品種,藥材就地加工量占全縣藥材總產量的40%。藥材銷售也由傳統的產地分散變為產地集中,形成當歸城中藥材批發市場等綜合交易市場,是甘肅南部重要的中藥材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該縣在定西市主推“一縣一品”的特色產業政策下,以當歸產業作為支柱,大力推進當歸生產銷售,促進了經濟發展。
三、岷縣當歸產業營銷中存在問題及成因分析
(一)存在的問題
1. 產品質量不穩定
調查發現,受訪者認為制約銷售的最大原因是市面假貨、次貨太多。由此看來,品質是有效占領市場、提升產品競爭力的第一因素。但在該縣當歸初加工產品中,產品品質受到了嚴重破壞。由于加工者利益至上的觀念加之有關部門監管不力,使得惡性加工事件頻發,致該縣當歸品質參差不齊,銷量和口碑都大打折扣。
2. 定價、議價能力差
當歸只進行簡單的產后清洗整理和飲片加工,加工手段原始,工藝落后。很多藥材只是簡單按照大小、長短分類捆扎,用麻袋、紙箱等包裝。本地人負責藥材的種植與收購,初加工產品低廉,處于產業鏈的中上游,缺乏科技含量的原始產品使其幾乎不具備討價還價的能力。另外,像云南當歸之類的外地產品競爭激烈,也使其在定價上備受沖擊,只有物美價廉的當歸才能在市場中走俏。
3. 分銷渠道拓展能力有限
本地供應商只能提供原始藥材成品及初加工飲片,隨后通過外地中間商銷往廣西、廣東等地,銷售渠道太過單一和傳統。在經營類型上,58%的受訪者屬于個體工商戶、34%屬散戶、只有8%為企業,可知銷售以個體工商戶、散戶形式居多。以個人、家庭為單位,個體經營的規模小、不能有效的進行組織聯合,加之嚴重缺乏商品信息和市場敏感度,使經營具有盲目性的特征。
4. 市場促銷收效甚微
品牌策略一直是該縣藥材營銷的薄弱環節,雖然有統一名稱“岷歸”為該縣當歸產品正名,但在各本地企業中,并沒有贏得廣泛市場贊譽的當歸品牌誕生,導致消費者對該縣當歸的產品忠誠度不夠,成為制約岷縣當歸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二)成因分析
1. 產品問題分析
(1)加工過程不規范。該縣在當歸加工中,普遍存在不良加工方式。例如,為使藥材色澤鮮黃、便于存儲,加工者多使用硫磺液浸泡、硫磺粉熏制等方式,使藥材受到嚴重污染,大大降低了其活性成分,最終使藥材品質下降嚴重,甚至發生了吃當歸致人中毒的事件。惡性加工事件的蔓延,導致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下降。
(2)市場監管不到位。針對上述惡性加工事件,有關部門未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致使該縣中藥材知名品牌的地位遭到嚴重損毀。現有監管主要依據2015年甘肅省農牧廳等相關部門聯合公布的《甘肅省道地中藥材認定管理辦法》、《岷縣當歸道地藥材標準》。除此之外,沒有制定對藥材加工過程中不良行為的處罰辦法。
2. 價格問題分析
(1)產品層次低,影響定價能力。該縣目前主要提供原當歸和當歸飲片,低成本的加工、低競爭力的產品嚴重影響了市場定價能力。當歸價格以歸身不同部位作區別,主要分散裝和箱裝兩種包裝方式。箱裝價格稍貴,散裝價格偏低,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新穎的高含金量加工銷售方式出現。低成本的粗加工方式不僅不能提高產品附加值,還會降低產品檔次和市場競爭能力,削弱其定價能力,使產品在價格上處于劣勢地位。
(2)價格策略不當,影響議價能力。當歸多用于養生保健,只有良好的品質才能吸引消費者購買和使用。如果在藥材銷售中出現大規模的低價促銷活動,消費者反而不會相信其品質,認為讓利過大的藥材不是高品質的藥材。商戶采取低價售出的策略將經過過量硫磺熏制的當歸賣出,由于消費者對降價藥材的高警惕性使其不能贏得信賴。由此,不當的加工產生不當的價格,降低了該縣當歸整體的良好品質形象,也影響了其議價能力。
3. 分銷問題分析
(1)交通基礎設施落后。該縣當歸主要銷往廣西玉林和成都荷花池等地,運輸須先坐兩個半小時的汽車,再到隴西火車站轉火車走隴海線出省,十分不便。該縣于2017年開通“蘭渝鐵路”才結束了該地不通火車的歷史,而高速公路等正在規劃建設中,還需很長時間。由于交通不便導致與外界聯系較少、獲取市場信息的渠道單一、運輸成本大、運輸時間長,影響了產品銷售。
(2)資金投入少、缺乏規劃。該縣現有當歸產業專項投資雖有涉及,但整體吸引投資過少。經銷方以散戶居多,由于個體資金有限,不能有效結合經營者的資金。而本土企業也因自身實力有限、吸引投資過少,導致在分銷渠道擴展上資金投入不足;另外,經營者缺乏長遠的經營戰略規劃,沒有長期發展的目標,使銷售活動呈現出盲目性的特征,從眾現象較為普遍。
4. 促銷問題分析
(1)廣告宣傳策略不當。目前主要采取傳統的口碑模式進行宣傳,雖有歷史積淀,但不能迅速占領市場,有效提升產品知名度。在問及是否可利用新媒體(如網絡)進行當歸的廣告營銷時,有50%的受訪者表示新媒體宣傳很有擴展空間。雖然營銷者對新媒體的營銷作用有較多認可,但因銷售散戶居多、文化水平偏低、對新事物的認知能力有限,導致在具體活動中,不知如何利用新媒體進行良好宣傳。
(2)顧客關系維護能力差。營銷者與顧客關系的友好程度對業務有很大影響,研究發現,該縣當歸經銷人員與顧客關系一般。調查中有40%的受訪者認為其與顧客關系一般、32%的受訪者表示和顧客關系很好、24%的受訪者表示維護顧客關系需花費較大力氣。由此得知,營銷者的顧客關系維護能力差,使產品促銷受到威脅。
四、對策建議
(一)產品策略
首先,應保證藥材品質,品質是市場競爭的核心,政府應該著力加強市場監管,加大對當歸制銷不法人員的懲處,只有嚴格執法才能帶來長久合理的市場秩序;其次,政府應協同當地企業,著力打造高質量的行業規范體系,進一步規范當歸加工體系,嚴格把控品質,以優質當歸品質吸引市場目光;然后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引進高級人才加深產品研發,延長產業鏈,不斷推陳出新提升產品價值;最后,設計美觀、實用、新穎的產品包裝,增加產品附加值,更好的適應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和競爭。
(二)價格策略
影響價格的因素主要包括成本、市場需求、競爭者的產品和價格等。在成本方面,該縣應采取差異化的定價策略,針對投入成本高、品質優良的當歸進行高定價,對低成本生產的當歸進行低價格營銷;在市場需求方面,當市場需求旺盛時,適當提高當歸產品價格。反之,市場需求不足時,適當下調當歸價格以保證銷量和盈利規模;在競爭方面,當歸定價應充分考慮行業競爭者的產品定價,避免自身定價與競爭者定價差距過大,使其在營銷價格上喪失優勢。
(三)分銷策略
應著力加強分銷渠道建設。一方面,通過政府宏觀管控來引導物流倉儲的發展,積極吸引投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改善交通運輸條件。該縣地形多以高山為主,海拔較高,政府應根據這一特點,擴大倉儲和運輸等物流設施的覆蓋面,調整規模和分布,形成科學合理的當歸產業物流體系,提升藥材銷售運輸能力,擴大其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要通過加強普通農戶與企業的合作力度來集中各方優勢、延長產業鏈,加深當歸產品的研究開發、創新產品樣式,探索更多營銷出路。
(四)促銷策略
可利用多種廣告形式,如電視、互聯網、雜志等,針對不同消費群體采用不同的廣告策略。如針對年輕人,多利用互聯網進行宣傳,深入年輕人常用的微信、微博、淘寶等工具中;針對中老年人,多利用電視媒體進行宣傳,加大養生類節目等的廣告植入,提高消費者對岷縣當歸的信賴度。潛移默化的廣告宣傳是該縣當歸產業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利器,要充分發掘岷縣當歸的藥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利用多種媒介把該縣當歸推銷出去。
五、結語
當歸特色支柱產業地位的確立對于該縣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歸業營銷發展是該縣中藥材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當歸營銷的對策研究是振興和發展該縣特色支柱產業、推動該縣經濟發展的強心劑。在具體營銷活動中,應依托其 “中國當歸之鄉”的美譽,整合各企業優勢,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知名當歸生產、銷售企業,同時加大對行業內商標品牌的扶持與保護力度,全力支持該縣有良好市場品牌形象的企業邁向更高臺階,帶動全縣產業升級優化。
參考文獻:
[1]菲利普·科特勒.營銷管理(14版)[M].王永貴,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2]菲利普·科特勒.市場營銷原理(9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3]王廣平,孫東川.中藥產業發展與中藥技術科學的建立[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
[4]白淑芳.岷縣中藥材加工企業現狀及發展對策[J].甘肅農業,2009(04).
[5]王林安,高占彪.甘肅省高寒陰濕區農業技術研究與推廣[M].甘肅人民出版社,1996.
[6]羅臻.甘肅特色中藥產業鏈建設方案研究[D].蘭州大學,2012.
[7] 張澤華.基于供應鏈的定西中藥材產業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
[8]郭增祥.岷縣當歸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J].甘肅農業科技,2013(12).
[9]王文略.甘肅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區發展的實證分析與對策研究[D].甘肅農業大學,2009.
[10]波特.競爭戰略——分析行業和競爭者的技術[M].姚宗明,林國龍,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11]王海燕.中國西部中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D].天津大學,2014.
[12]王太吉.定西市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蘭州大學,2015.
[13] 李全新,李瑞青.中藥加工業優先發展的理論分析與對策[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
(作者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社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