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萍
摘 要:初中語文課堂是對學生實施德育的主要課堂,2020年初是一個特殊的時期,這一時期許多感人事跡每日都有發生,且學生正處于德育的關鍵期,因此在特殊時期為學生實施德育顯得重要且必要,作為語文教育教學者,應該抓住這一關鍵期,對學生在課堂上有的放矢地實施德育。
關鍵詞:特殊時期;實施;中學生;德育
德育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題中之義,其重要性早已被多次論證,初中語文課堂是對學生實施德育的主要課堂,2020年初發生的感人事跡為學生德育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契機,具體來說,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實施德育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
一、樹立學習榜樣,發揮榜樣力量
語文教師在實施課堂教育時,應該收集2020年初發生的感人事跡,在講解教材內容知識時,提取榜樣人物精神,對學生開展德育,比如,傾盡全力捐款但不留名且收入頗少的環衛大爺,為救助他人性命而犧牲自我的諸多醫生……我們雖無法一一列舉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的英勇事跡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正是擁有這種愛心和意識,讓這些愛心人士能夠自愿去貢獻自己的愛心,在這一特殊時期涌現出的這些典型和先進事跡,都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作為語文課堂的主要德育實施者,要讓學生在學習榜樣事跡的基礎上感悟這些榜樣人物是特殊時期的先行者,他們為我們指明了戰勝病魔的方向,他們身上的“責任感”和“博愛之心”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精神力量。比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課文《紀念白求恩》時,在學習完這篇課文之后,我們可以感受到白求恩作為一名醫生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古人已去,但精神永留。同樣,在此次特殊時期為救治患者而犧牲生命的醫生,他們的名字與白求恩一樣,同樣值得我們銘記于心,他們的擔當和奉獻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是應該被歷史去記錄的。語文教師在課文學習中通過對身邊醫生事跡的回顧,讓學生深切地感悟到榜樣人物的精神力量,激發學生的愛心和責任,引導他們跟隨榜樣人物的精神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修養,達到德育的目的。
二、建立知識專區,陶冶學生情感
語文教師應該要求每個學生就特殊時期發生的事情,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人物或者事跡,都應該讓學生去收集,然后將收集的資料編制成冊,形成學習體系,在班級中建立特殊時期知識專區,學習的資料就是學生或者教師自行收集的相關資料等,讓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余的時間去學習在這一特殊時期涌現出來的一大批先進人物、先進事跡,讓他們能夠以一顆感恩的心去向這一特殊時期的英雄人物致敬,感恩他們為中國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奇跡,致敬他們不畏生死的勇氣和堅毅,讓學生明白,我們每個人的歲月靜好從來都不是理所應當,只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語文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在語文課堂內外的學習中建立知識專區,能夠讓學生體味到在特殊時期我們凝聚的力量,正是因為中國人民必勝的信念,所有中國人在這一特殊時期都能感受到最偉大和最無私的愛,一直支撐著中國直至取得最后的勝利,通過一系列的情感感悟和升華,不同的情緒體驗,對學生實施情感、思想和道德的教育。
三、練習作文寫作,豐富情感體驗
在對學生進行完特殊時期情感和常識的德育后,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能夠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語文教師應該以這些榜樣人物或者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為主題,讓學生通過文字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完成與這一特殊時期相關的作文,形式不限,文體不限,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完成文章的創作,在寫作文的過程中能夠進一步陶冶學生的情感,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以不斷提升思想道德品質,規范其行為,實現德育目標。
作文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選,可以將比較優秀的作文在全班范圍內傳閱,并將其置于優秀作文選集中,讓其他學生在學習優秀作文的同時,也能提升自己的作文寫作能力,在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感受特殊時期帶給學生的特殊體驗。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通過對特殊時期中國人民的偉大精神與教材內容知識的有效融合,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德育,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特殊時期我們的凝聚力的同時,也能夠看到大愛無疆的無私,讓學生看到生命脆弱的同時,也能看到與生命搏斗的堅毅,從而能夠更加熱愛生命、感恩生命、珍惜生命,能夠向榜樣學習,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夠多做平凡卻又偉大的事情。
參考文獻:
[1]肖宏偉.淺探中學語文教育中實施創新教育的有效策略[J].初中生優秀作文,2015(17).
[2]楊杰.在語文教改中不容忽視德育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2(29).
[3陳選玲.語文教學應重視人文教育:中學語文德育內容新探[J].美與時代,2005(7).
編輯 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