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娟
摘 要:在新時期的教育環境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顯然已經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基于此,作為時代發展下初中物理教師,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基于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應用教學策略,從而讓學生以主觀的學習意愿積極參與到課堂當中,再以恰當的引導助力學生充分汲取知識,達到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現實生活;問題情境;合作學習
近些年來,教師的教學思想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得到了極大的進步,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已經不再片面地認為只要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提高就行,而是開始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要從促進學生長遠發展的角度設計教學策略,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的學習樂趣和意義,以求不斷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關于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策略做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聯系現實生活,體現物理學科價值
無數實踐證明,現實生活中有著物理知識廣泛應用。而初中階段學生也有了自己的思想,他們更希望得到一些對實際生活有幫助的知識。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將學科內容與現實生活進行有機整合,通過聯系現實生活體現物理學科價值,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具備將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
比如,以教學“運動的相對性”這一節為例,首先,我以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了一段視頻,視頻中有飛奔的駿馬、綻放的煙花、九大行星運動和布朗運動,從而引導學生發現了從宏觀到微觀世界,一切物體都在運動。然后,我聯系現實生活中火車和乘客的實例為學生講述運動的相對性,使學生明晰了參照物、機械運動和靜止的概念。之后,我將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情景設計成了物理問題,組織學生對生活中的具體事例進行探討,從而幫助學生明確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安排學生交流了學習物理知識的意義。這樣,我通過聯系現實生活,體現物理學科的價值,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的能力,充分達到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創建問題情境,發展學生物理思維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廣大教師一致認為問題情境的創建是課堂教學中活躍學生大腦思維的最佳方式。基于此,作為有著新思想的初中物理教師,我們要知道題海戰術的弊端,從而對提問的方式做出改變,以合理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對學生加以引導,發展學生物理思維,優化學生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水平。
比如,以教學“聲音是什么”這一節為例,首先,我利用信息技術播放了風起的聲音、優美的歌聲、神奇的超聲波等,對學生提問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千差萬別的聲音呢?”從而在活躍學生大腦思維的基礎上導入了新課內容。然后,我引導學生對各種聲音進行了比較,使學生知道了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讓學生了解到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在不同的介質中聲音傳播的速度不同。最后,我引導學生對這節課的重點學習內容做了整理,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從而優化了學生的解題水平,大大提升了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三、開展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參與意識
在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中,以生為本是新時期對教師教學思想產生最大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正是因為該教育理念在教師心中的不斷深入,促進了教育教學趨勢的良好發展。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要知道合作學習的開展是踐行生本教育理念的最佳方式之一,所以我們可通過合作學習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在和諧的學習氣氛下助力學生高效獲取物理知識與技能。
比如,以教學“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這一節為例,首先,我對學生說道:“要想對本節知識有充分的理解離不開實驗。”于是我按照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將其科學地劃分成能夠在實驗過程中互相幫助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合作探討近視鏡與老花鏡的區別,由此引入了實驗目的。然后,我對學生指導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并幫助學生分析了得到的實驗數據,助力學生整理得出凸透鏡成像的條件。最后,我引導學生總結了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間的關系,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開展合作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充分理解了本節知識,并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合作精神品質,從而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下大大提升了初中物理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課堂的教學質量若想得到大力提升,必須要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參與到學習中。基于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的一分子,我們要努力找到學生感興趣的點,從而分析出能夠讓學生帶著興趣參與到課堂中的教學策略,以求學生可以獲得物理學習水平的優化,從而達到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宋斐雯.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4):137.
[2]吳培廷,呂曉曉.多管齊下注重實效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9):145-146.
編輯 陳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