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工科的背景下,《軟件測試》作為軟件工程的核心課程之一,如何有效地把軟件測試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是“軟件測試”急需解決的問題。該文介紹了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在軟件測試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措施,如加強實踐教學,引進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競賽為導向以及加強校企合作等。
關鍵詞:軟件測試課程;教學改革;混合式教學
基金項目: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2019年度立項課題“新工科背景下民辦高校軟件測試課程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HMXL20190701);本論文系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重點學科經費資助成果。
自2017年2月,我國教育部在復旦大學召開高等工程教育發展戰略研討會,對新工科的內涵特征、建設與發展的路徑選擇等問題達成“復旦共識”以來,之后的“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在對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指導道路上有做出了進一步的完善和補充。作為新工科覆蓋產業之一的軟件產業,在近幾年來一直保持著高速的發展。軟件測試是軟件工程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它對工程實踐要求很高,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也很強。軟件測試不僅貫穿軟件開發的整個生命周期,覆蓋軟件的各種應用領域,而且在軟件開發系統中占據相當大的比重。在一些國際知名的軟件公司中,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的比例通常為1:1,甚至達到1:2。然而,當前我國軟件測試行業面臨著測試人才嚴重短缺的問題。
在這個背景下,本文通過對軟件測試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對現階段軟件測試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不足,探索軟件測試教學理論學習與實踐有機結合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方法,致力于培養學生富有開拓創新的思想意識和良好的學科素質,具有功底深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能適應前沿科學要求和社會主義市場新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型高級軟件工程新工科人才。
1 民辦高校軟件測試課程存在的問題
1)民辦院校的師資力量薄弱。師資是完成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民辦高校的社會地位不如公辦高校,以及各種福利待遇和社會保障也不如公辦院校的健全,民辦高校對優秀教學人才的吸引力并不高。除此以外,民辦高校由于是私人辦學,自負盈虧,因此為了好招生,專業設置十分靈活,什么專業火就申辦什么專業,什么專業冷,就砍掉什么專業。這種機制對于教師團隊的建設十分不利,原有的教學團隊很可能因為專業的新舊更迭面臨教師被迫放棄已積累數年的老專業課程經驗而學習新興火爆專業,與自己本身所學專業不符,民辦院校又不像公辦院校由國家撥款,對教師的培訓力度大,全靠教師自己摸著石頭過河,教學效果堪憂。筆者在接這門軟件測試課程時,也是前面一直沒有固定的老師去教授這門課,沒有同頭課教師商量,全靠自學摸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缺乏合適教材。軟件測試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程,只有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才能使軟件測試教學達到更佳的效果。在目前市面上所能看到的教材大都由一本院校的資深教師所編寫,這些教材面向的學生自學能力強,素質高,難度深度較大,并不適用于民辦院校的學生,尤其是理論部分的學習,很難調度學生的積極性。再加上軟件測試這門課本身在技術上需要使用的工具繁多。高校的教師很多并沒有在企業工作的經驗,學術能力強,而實踐能力弱,編寫的教材往往理論性強,不適合自學能力和自律能力弱的民辦院校的學生。
3)生源差。近年來,很多民辦高校在向著應用型本科轉型,如何培養實踐能力強的學生,使得學生在就業時具備過硬的動手能力,這就要求授課教師充分把握課程的知識架構,課程內容和特點,同時透徹研究自己的授課對象,很多三本的學生并不擅長學習理論知識,上課喜歡玩手機等,針對這種現象設計出更好的授課方案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希望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夠提出一些好的針對三本學生學習軟件測試這門課的建議,最終也能拓展到其他課程。
2 改進教學的舉措
筆者在其所在的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對于軟件測試課程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踐環節改革:測試工具繁多,而且更新速度快,目前關于實驗環節的教材非常之少,而且很難做到能夠適用于每個學校,因此作為授課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并有所選擇的設計實驗內容(學時、測試工具、測試對象等),才能更好的讓學生能夠把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應用到實際。筆者并沒有發現哪一本教材的實踐部分完全適合自己的學生,而是在參考了大量企業人士出版的軟件測試專業書籍,從中選取操作難度適中的例子供學生練習,編寫了自主研發的實驗指導書。
2)改革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輔助教學----線上線下相結合:課前將重要知識點以短視頻的方式發布至超星平臺,學生可以通過PC端或手機端進行提前預習;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利用超星APP推送每節課的測試題,學生隨堂用手機網上答題,完成即可提交,提交后學生就可以看到結果,同時老師在后臺也可以看到每個學生和全班學生對這堂課學習的情況,這樣教師課堂上就可以對學生課堂學習進行可視化診斷,進而進行精準指導、精準教學;課后通過在超星平臺上發布課后作業,學生提交作業后,由教師批語主觀題,系統會自動批閱填空、選擇等客觀題,大大提高了教師課后反饋的效率。通過這樣把傳統教學與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資源的優勢有機結合起來,優勢互補,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
3)鼓勵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證照考試和競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軟件評測師和全國大學生軟件測試大賽。軟件評測師考試屬于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的一個中等級別考試,含金量較高,軟件評測師證書相當于中級職稱,對學生未來就業很有幫助。全國大學生軟件測試大賽自2016年舉行首屆以來,到2019年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這為激發學生學習軟件測試這門課的興趣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將軟考和競賽的題目融入于軟件測試的課程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同時對促進學科學風建設、加速課程改革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4)加強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當地的企業資源,在軟件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認知實習、生產實習、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的環節,從設計、開發到測試,安排學生學習企業項目。筆者所在的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就聯系了當地軟件測試資深企業,八六三軟件孵化公司,該公司于2007年成立的軟件測試中心就通過了國家實驗室的認可。在企業實習的過程中,不僅學生在企業中可以加強實踐技能的水平,同時企業也可以從中挑選優秀的人才作為自己的人才儲備,從而達到雙贏。
3 結語
本文探討了在新工科背景下民辦高校的軟件測試課程中,通過利用現代信息化工具超星平臺建設課程,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優化教材以適應自身學生的特,鼓勵學生參加競賽和職業資格,重視校企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最終達到緊跟時代步伐,提升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國家、社會培養可用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邵開麗,劉經天.基于課程群的軟件測試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3(23):93-97.
[2]王軼辰,曹志欽.基于混合式學習的軟件測試課程設計[J].教育教學論壇,2019(21):160-162.
[3]柯琦等.新工科建設下軟件測試課程教學探索[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0:137-138.
作者簡介
焦陽(1985-),女,河南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圖像處理、計算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