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偉義
摘 要 經濟新常態下,制造業必須通過加強管理來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以體現實體經濟的主體地位。而管理會計工具必將成為應對新常態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從管理會計工具在成本控制中的應用為切入點,分析運用此工具進行成本控制時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 經濟新常態 管理會計工具 制造業 成本控制
一、管理會計工具在制造業成本控制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一)管理會計工具的實際應用與理論脫節
在實際應用中,制造業未能將管理會計工具與實際情況相融合,而是停留在理論、模型和公式中。這些企業要么妄想二者能夠一步到位執行,盲目追求國外的先進理論,要么始終處于使用者的末端,被動地利用管理會計工具,未能充分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管理會計工具,進而難以有效落實應用,成本控制效率較低。
(二)成本控制未涵蓋各部門及各環節
現階段,部分企業未能實現全員控制,導致很多環節被遺漏,除觀念中牽頭的財務部門、過程中的生產部門及其環節外,其他部門并未參與其中。在分析成本時,由于與其他部門的信息阻塞,未能實現信息共享,所以只能利用財務部門片面的內部信息。事實上,根據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論,生產部門只是成本控制中的重點部門之一,實際上企業價值鏈上的每個增值環節都應是其中之一。因此,僅靠壓縮生產環節來降低成本是有局限性的。
(三)管理會計工具在成本控制應用中的成果不易量化
從整體看,對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狀態零散,未能形成體系,沒有一個系統的目標,所以有些工具應用顯得很片面,不夠深入,并且各個方法之前缺乏聯系。根據各部門的單位成本費用及相關指標,不難發現各指標實現程度不清晰,無法有效地確定應用管理會計工具后成本控制的實際效果。企業對成本控制中沒有量化的衡量指標,獎懲機制不夠完善,使各部門對成本控制沒有追求。
(四)管理水平有限導致營運資金緊張
從資金管理層面看,企業要想節約材料及避免資金流失,科學合理地運用管理會計工具管控成本,就要積極建立購置及生產計劃。企業只有計算出存貨的最佳數量,才能避免產生存貨堆積及周轉率不高現象,進而確保經營資產的合理運用。不僅如此,若企業的銷售收入中應收賬款占比過大,則不利于企業回收資金,會阻礙企業的穩健發展。若企業經營資金不足,企業將面臨外部融資增加的處境,不利于減少企業成本支出。企業對系統開發、激勵落地等工作相對落后,很難對管理活動給予有效的支持,進而使成本管控相關工作流于形式。
二、完善管理會計工具在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中的應用對策
(一)管理會計工具的實際應用與理論相結合
在實際應用中,應把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應在借鑒西方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找到符合經濟發展趨勢及企業自身發展狀況的管理會計工具。企業要想做好成本管控工作,就要充分考慮管理會計工具的特點,避免其解析方法過于繁雜,提高其可操控性。不僅如此,制造企業還應充分考慮經營鏈條的特征,有目的地選擇適當的管理會計工具。
(二)成本控制應覆蓋企業的所有部門及環節
第一,所有部門都要積極參與成本管控工作,明確預算部門、采購部門、生產部門和銷售部門的成本責任。各部門都應建立有關的成本控制目標,各個部門協調開展成本管控工作。第二,各個部門都應積極提供管理會計工具所需要的信息,以充分發揮企業內外部信息的職能。第三,企業應有效運用管理會計工具,從購置、生產、銷售以及報銷等角度全面管控成本,管理者應將成本控制提升到企業的戰略高度,控制全局,使成本控制活動覆蓋所有部門。
(三)健全企業績效考核體制
企業要想充分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及主觀能動性,就要把績效考核與成本管控相融合,建立健全內部考核體制和激勵制度,努力形成內部責任與權利相互制約的局面。管理者應加大對員工的考核力度,把成本控制指標具體分解到部門及個人。企業一方面要基于生產經營的需要,積極運用預算評估標準,指導成本管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充分發揮預算管理及績效考核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運用平衡積分卡等績效管理工具,從降低采購成本到合理節稅,提高資產利用效率等環節設立關鍵績效指標,講求平衡,從而達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四)提高營運資金管理的應用水平
制造企業應建立周密的采購生產計劃,做好購置與預算管理工作,不斷規范購置流程。要想規避購置風險及財務風險的出現,就要對供應商進行信用評級。并通過多渠道采購設備,升級招標采購,合理運用開放式采購方法,以較低的價格購入高質量材料。只有做好質量管控工作,才能有效降低生產活動中的購置及物流成本,減少流動性占用。不僅如此,企業要想盡快回收企業資金,減少企業成本支出,就要加大對客戶信用的管理力度,積極實行信用政策,對于那些及時付款的客戶給予現金折扣,鼓勵其盡快支付,以此實現成本控制的預期目標。
例如,某大型生產制造集團的資金成本管理工作,通過積極探索,與全球最大的營運資金B2B交易平臺C2FO公司開展國際合作,成為C2FO公司在國內的首席合作伙伴。通過競價系統和算法,撮合平臺內多筆交易、多家供應商的銷售折扣業務。現已通過集團內的第一家試點公司,為全公司400家供應商提供了全流程的付款服務,月度運維資金池資金上千萬元,既實現了營運資金的優化配置,又給予了供應商切實的資金支持。
(作者單位為中德聯合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翁立瑩.管理會計工具在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中的應用[J].財會學習,2020(04):134-135.
[2] 邵彩霞.基于轉型升級的管理會計工具整合框架構建——以制造業企業為例[J].中國商論,2019(20):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