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孝義
【內容摘要】政治學科又稱為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即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方面進行教學,樹立青少年正確的三觀,帶領青少年學習關于政治上的知識,了解身為我國公民具備哪些權利等等。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想觀念較成熟的時期,同時也是情緒波動最大、最容易受影響的時期,在進行高中政治的教學時,教師們應秉持如何將正確的政治觀念滲透到學生們的生活當中,并讓學生們主動參與到政治學習當中。
【關鍵詞】高中政治 有效教學 探究
在高中階段的政治教學當中,教師們應著力于如何讓學生們在政治課堂上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及學習觀,并對其有所啟發加以應用。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學生們在學習政治時,從政治中了解日常生活法律法規、國家政法、國際間交流等,從政治中看世界,了解世界。高中政治對學生們來說,需要掌握的知識豐富,同時學生們也需要一個有效的學習方法。本文,我將就如何在高中政治的教學當中進行有效的教學,展開幾點我的探究。
一、時事導入教學法
用一個字形容政治學科,那就是“新”。政治時事是需要不停關注,隨著時間的變化,時事隨之變化。相較于傳統的政治課堂那種枯燥又無味的純理論課堂來說,在政治教學課堂上導入政治時事容易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政治時事來源于生活當中發生的事情,可以是周邊生活,也可以是國家大事。通過時事導入課堂,學生們在學習政治時能夠激發學習的熱情,關注時事。
例如,我在教學高中政治必修二《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們觀看一個關于我國人民具備哪些權利的視頻。視頻當中的事件發生在近期,小方(化名),18歲,在參加×x選舉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投出寶貴的一票。接著給學生們觀看另一個視頻,是關于最近人大代表選舉時的時事。在課堂上我給學生們介紹了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并舉例了近期出現的時事。并給學生們講述了幾個關于最近發生的新聞實例作為導入,讓學生們了解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具體內容,讓學生們對我國有更深的了解,增加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增強學生們作為我國國家的主人翁的自豪感。通過課本內容與時事熱點相結合,學生們在學習高中政治時更加具體化,激發學生們學習政治的興趣以及政治課堂的趣味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多媒體結合教學法
在政治的傳統課堂中,學生們往往會認為政治就是純理論學習,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面對著大量需要記背的知識點,學生們深感疲憊。在我的課堂當中,通過書上知識和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革,讓學生們在學習政治時,能以輕松的、愉悅的心情相待。
例如,我在教學高中政治必修二《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這一課的內容時,我將一些實例整理成一個短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通過視頻,我讓學生們寫下視頻當中所講的事例所提到哪些權利,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這些權利。當學生們總結結束后,我會通過放映相關權利的詳細內容供學生們了解,并在學生們觀看時,我在旁進行詳細的解釋,并舉出具體的例子,讓學生們更深層次了解新知識。在課堂結束前,我會布置一個新的課題,讓學生們課余時間通過網絡搜尋相關信息,并整理出一份小報告。通過多媒體結合教學的方式,不僅讓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也讓學生們主動進行學習。
三、實際案例教學法
在政治書上的知識內容,不僅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在學習過程中造成記憶困難。原因在于書上的知識是抽象的,學生們在進行理解時需要有個具體的實例幫助理解書本上的內容。在我的課堂上,我經常采用的是通過一個實例分析出其中所包含的知識,再與書上的知識相結合。
例如,我在教學高中政治必修三《我們的民族精神》這一單元的講解時,首先我給學生們舉一些民族英雄作為導引。比方說董存瑞、黃繼光等英雄的事跡,再引入民族精神的含義。接著我給學生們舉例是近幾年所發生的事件。其中有一件時發生在不就前,四川某處的山發生火災,一群消防員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救火,但不幸的是由于火勢的蔓延以及風向的改變,當中一半的消防烈士葬身火海。通過這個事件,我讓學生們歸納出在事件當中看到了哪些民族精神。當學生們歸納結束后,我再結合書上知識進行補充。以實例進行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們感受到真實感,還能讓他們在學習政治時,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和具象的實例相結合,學生們在進行記憶理論的難度下降了,更能激發他們學習政治的熱情,從而提高政治的課堂效率。
結語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我關于如何在高中政治的教學當中進行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高中的政治教學當中,我們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研究出適合學生們學習的方法。探究出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們在學習政治的過程當中感受到政治當中的奧秘,還能通過政治這門學科,了解并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學生們對政治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自然有所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曉晶,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政治教學分析[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8(04):[I].
[2]陳哲遠.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政治時政述評活動的開展[J],西部素質教育,2018(06):41.
(作者單位:甘肅省舟曲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