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超
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依托“和樂習字秀”活動?提升師生書法素養的研究》(JCJYC18251667)研究成果。
摘要:“和樂習字”校本課程,用音樂陶冶師生性情,用音樂激發學生練字熱情,提高師生的書法涵養,優化師生書寫習慣,進而提升廣大師生的核心素養。該校本課程研究與落實,促進了中小學語文教學與藝術教育的改革,為教育教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培養了師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樹立了學校的良好形象,形成了良好的練字氛圍,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和樂習字”??校本課程體系??核心素養
在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書法藝術的育人功能越來越顯現其重要性。教育部在《關于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中強調指出:“中國書法將漢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藝術融于一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漢字書寫的美學價值得到了超越國界和超越漢字使用范圍的承認。因此,寫字教學可以陶冶學生情感,培養審美能力和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寫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進學識修養?!薄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對不同學段的寫字教學制定了具體的目標和要求。以書法教育為抓手和切入口,通過開展以“和樂習字”校本課程為基礎的“書法教育”,促進廣大師生在古典音樂的熏陶下,加強書法訓練,讓老師引領學生在不同的學段有步驟地掌握書法知識技能,發展其寫字的感知、欣賞、表現、創造等能力,接受書法藝術滋養,能普遍提升廣大師生的核心素養。
采用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同步進行的方式,以新課程標準為導向,以在中小學規范開展書法教育為基礎,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和樂習字”校本課程開發、研究與落實。根據既定目標,將課題細化為若干研究專題,課題組成員按研究專長分工并通力合作,通過組織開展一些理論講座、教學觀摩、教學研究、書法競賽、作品展示等活動,以推動“和樂習字”校本課程的實驗和研究活動,完成各項專題研究,進而促成本校本課程實踐與理論研究的取得豐碩成果。
一、利用地方與本校資源,營造良好書法教育環境
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建設以書法文化藝術為核心的校園教育環境。校園內增建古今著名書法家畫像廊、古今著名書法家名品欣賞墻、學校師生優秀書法作品廳等,介紹我國書法發展史,讓學校的走廊、墻面、書法教室、展覽室等充分展示書法傳統藝術的魅力,打造校園書法藝術文化。利用各班教室,建設書法文化角,介紹本地書法名人故事、文房四寶史和書法習字技能,展示班級學生習作和學生書法心得。
創立“和樂習字秀”活動,利用廣播站統一播放古典音樂,讓學生伴著古典音樂練字,用音樂陶冶學生性情,用音樂激發學生練字熱情,提高師生的書法涵養,優化師生書寫習慣,提高廣大師生的書法水平。
二、開發書法教育校本課程,增強師生書法訓練效果
書法教育結合現行語文教學中關于寫字教學的要求和規定,進一步發展教學課程體系,加強書法教育校本課程建設。組織有經驗的教師編寫校本書法教育教材。每周開設3節書法特色教學活動課,安排每班定期進書法音樂教室強化訓練。各學科教師人人關注學生書寫方面應有的良好態度、姿勢、字跡、習慣,力求每個學生各科書面作業都能寫出一手規范、端正、美觀的字體。改革學生作業評價,實施各科書面作業均有對學生書寫評價。前期學習書法理論知識,進行書法練習和教研組成員切磋交流的基礎上,書法教師每周開展一節書法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書法練習指導,方便對學生進行跟蹤反饋,及時把握學情。改進課堂教學,探索書法教學模式。把握書法教學特點,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融入音樂元素,突出欣賞、品味、感悟、熏陶的教學方式或方法,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升華愛國情感,提高審美情趣,催化人格人品,實現教人化人。在有效用好規定教材的前提之下,結合現行語文教材,研發書法特色教育系列教材——《漢字工程·和樂習字》,以我國優秀文化的經典,如弟子規、三字經、蓮文化等為內容,自編教材,使書香與育人、養德珠聯璧合。以寫好字促做好人,以書品促人品的生成。將書法教育與識字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在練字的同時,掌握漢字的讀音和寫法,結合組詞揣摩理解漢字的意義,從而增強書法教育的系統性和有效性。
三、制定科學的評價制度,建立書法教激勵機制
定期對《漢字工程·和樂習字》、平時作業和考試試卷的書面進行檢查,建立學生書法成長檔案,并及時總結,對學生的書法練習情況進行評估,并及時展出優秀的書面,樹立學習的榜樣,使學生認識到書面美觀帶來的愉悅之感,從而保持長久的練字興趣和動力。學校將教師的三筆字基本功和重視對學生的寫字教學成效納入教師考核范圍。一年一度舉辦全校師生書法藝術節、舉行“千人現場書法大賽”,書法名家進校園等活動,邀請市書法協會舉行專家指導,組織參加各級各類師生書法比賽活動,成立翰苑書畫社,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學生書法興趣小組活動,進行書法啟蒙教育,培養書法新苗。在學生中建立小書法家評選制度,開展星級評比活動。根據各學校實際情況,制定寫字星級班集體評比條例,每學期評選星級寫字優秀班集體,注重整班性學生書寫質量的提升,鼓勵各班互相學習,不斷進步。
四、加強教研與培訓,建設一支書法教育專業教師隊伍
學校相應建立以校長親自掛帥的教師書法協會,組織教師加強理論學習和業務探討,不斷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意識和能力,建設圍繞本課題研究目標和內容的教師教學論壇和書法沙龍,定期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書法教師定期授課,在教研組還定期舉行聽觀摩課活動,及時討論交流,對不足及時提出及時改正,對優點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利用校園網絡環境建立教師專題書法交流微信平臺與智慧互助平臺。每學期舉行書法教學活動課的展示、觀摩、評優活動,相互學習提高。為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聘請書法教育與實踐方面的專家來校作輔導講座。在青年教師中舉行三筆字基本功比賽和優秀作品展覽。結合以書法教育、學生素質發展、校園文化建設等開展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研論文的評比和交流活動。
“和樂習字”課程體系則是利用古典音樂促進書法練習的一種傳統文化綜合課程,是結合當前學校教學實際新創設的一種書法教育情境模式,有前瞻性與創新性。本課程領域的研究與探索,進一步整合了資源,開辟了新領域,明確了新方向,指引廣大教育工作者推進以書法教育為主體、以和樂習字為途徑的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打造成書法特色教育品牌。
參考文獻:
[1]《關于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2002年5月17日教育部
[2]《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
[3]《中小學書法教育的策略與基本模式》《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1期.虞曉勇.鄭然.
[4]《論音樂與書法藝術的相通性》《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1年第1期.李紫娟
[5]《論音樂與書法藝術的比較研究》《山東電大學報》2001年第3期.張飛龍